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7-07-17李晓明周俊扬何马力
李晓明+周俊扬+何马力
摘要: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从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到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银行账户管理制度改革,新规章制度不断出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大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财务工作已不仅仅是记账工作,更是给领导层提供决策的管理工作,这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分析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管理会计深化运用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事业单位职工对财务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管理会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用研究
管理会计从字面来看,由管理(Man-agement)和会计(Accounting)两部分组成。管理是对“人”“ 财”“ 物”“ 组织”“ 资金”“信息”等的管理,会计是“核数”“计量”“统计”的工作,因此,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是针对管理工作的会计。从字面意义理解,管理会计涵括单位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2014年11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管理会计迅速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财务工作者迫切期望了解管理会计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期望能够通过管理会计来解决会计实务问题[1]。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分析
(一)会计国际化的要求
2013年3月,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一次会议中谈到管理会计是我国的短板。会计改革在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方面成效显著,但管理会计一直是“短板”。要实行会计国际化,重点在于大力培育和发展管理会计。财政部因此成立了管理会计专家委员会,并于2014年10月27日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准备利用3~5年时间使中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随着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分析意识的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已不能完全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建设适合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
二、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理论要点
立足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特点,构建管理会计的前提是设计、执行和完善预算管理系统,目标是提供管理决策信息。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业务最终都要通过预算管理系统衔接起来,并且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实现对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因此,在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时,以预算管理系统为构建基础,需要正确处理好与预算会计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关系[2]。
三、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根据工作需要和安排,事业单位基本上制定有预算管理规定,明确设置了预算管理体制和各责任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和调整中的权责范围。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基本上能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明确编制依据、程序和编制方法。对单位需要投资评审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财务部门均能督促责任部门尽早履行投资评审手续;对新增办公设备申报进行分工,设置好台账进行备案管理;严格控制“三公两费”的编制和使用;加强对业务部门编制业务活动的经济分类科目进行指导和培训。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基本上都制定有经费支出审核审批管理规定,严格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和单位相关管理规定对单据进行审核审批,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对需要政府采购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项目支出“应采尽采”。对预算执行实行定期通报制度,确保预算执行信息传输及时、畅通有效。及时分析预算执行偏差,与项目执行部门保持沟通顺畅,提出实现预算目标的合理建议。
但是,随着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检查力度的不断加大,事业单位原有的预算管理模式和预算管理工具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预算管理的需求,迫切需要提高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内部控制体系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内控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财政部门十分重视,多次在会议上督促各事业单位加快建立内控制度。去年以来财政部门要求:一是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应当作为部门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内容进行报告,积极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公开。二是自2017年3月1日起,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年度终了后,编制报送上一年度能够综合反映本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的内部控制报告。
近年来,事业单位以迎检为契机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纷纷建立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持久工程、系统工作,需要领导和风险点责任部门的大力配合才能构建出零风险的内控体系。但是在实践中,内控制度常常被认为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风险点责任部门相互推诿,加之领导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风险点较多,风险防控能力较弱。
四、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深化应用的建议
(一)开发引进综合财务管理系统软件
为实现经费全过程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亟需构建从预算申报、预算分解、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全面预算会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服務平台。该平台将是信息化建设在应用方面推进的重大措施,也是“互联网+”建设的深化与延伸。在软件实施过程中,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有效控制预算”的原则。模块应包含:
1.预算指标管理系统:管理和细化正式下达的可用指标,可对指标进行分解、新增、追加、追减、调整、调剂、冻结、结转及指标台账、指标执行过程、指标执行比例的查询等操作。
2.网上报销系统:实现经费支出的用款申请、网上报销、事前审核/审批、经费项目和科目自动对应、预算额度自动控制、财务凭证自动生成等功能。
3.薪资管理系统:将薪资信息初始化、信息更新、薪资发放等所有功能在平台上管理和运行。薪资变化、薪资申报、薪资审核、薪资计算及计税、薪资发放、薪资信息查询等操作应现智能计算和源数据共享,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自动进入预算体系支持经费过程控制的管理。
4.预算编报管理系统:支持预算管理程序的多上多下编制预算;以预算方案形式多维度建立预算管理体系,保证预算系统与核算系统一致性;支持部分预算项目按定员定额标准编制; 支持预算编制与历史数据对接,做出分析;能与科研项目等衔接,进行项目预算;支持预算的网上填报、网上移动端审批等。
5.网上移动审批系统:领导能够通过移动端(手机、ipad等)对报销等各类财务业务进行审批;经办人员通过移动端实现查询、报销单据填写;提供各種单据和电子签章的防伪解决方案;支持整个财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对工资、部门或项目预算经费等数据的移动查询;推送重要通知、通告等,如在app上可即时查询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推送支出进度排名,促使各部门增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紧迫感。
6.项目管理系统:支持通过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使用,来完成项目支出的申报、评审、排序、核对、批复、滚动管理、执行跟踪、绩效考核等各项管理职能,对大量跨年度的项目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标识和处理,实现项目支出预算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如科研经费等专项经费可在其中单独管理。
7.财务信息门户管理系统:将与财务工作有关的政策法规、办事流程、资料下载、财务软件系统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所有内容呈现在一个门户平台上,用户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单点登录,在统一集成的工作环境下,轻松进行财务各项信息
查询。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按照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要求,全面、系统开展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首先,组建内控机构。内控制度建设是单位的“一把手”工程,单位一把手、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均是机构领导。其次,建立考评体系实施机制。由分管财务的领导、项目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讨论设计内控体系,出台内控实施方案,各责任部门找出内部控制的风险点,关键岗位、重要环节,最终形成考评体系。第三,设立法律顾问室。对设立的规章制度进行制度规划和合法合规性审查。第四,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协助制定内部建设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金昌,马萌. 管理会计:研究热点、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J].会计之友,2016(12):24-28.
[2]陈立波.基础会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李晓明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财务处;周俊扬 广西财经学院;何马力 广西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