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乡下,除了“洛中”
2017-07-17井上章一单元皓
井上章一+++单元皓
井上章一,1955年出生于京都,日本建筑史家、风俗史研究者、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及副所長。著作甚丰,也曾几次获文学奖。2015年出版的《京都惹人厌》居日本亚马逊“地域研究”类书籍榜首,并盘踞多家书店畅销榜。
连日本东京都瞧不起的京都人,从哪里来的满满的优越感?即使同为京都人,“洛中的”瞧不起“洛外的”,这条分界线在哪里?
人们常把京都的中心城区称作“洛中”。“洛中”北面的市郊则被称作“洛北”,东南西三面的市郊也分别对应着“洛东”“洛南”和“洛西”的称呼。这四面市郊还有一个统称,叫作“洛外”。
另外,人们会把从其他地区前往京都的行为称作“入洛”。有时为了表达对京都的敬意,还会用“上洛”这种说法。总之,京都与“洛”这个字的联系密不可分。直到现在,人们的这种表达习惯都没有消失。
对洛阳的憧憬
京都市,是一座8世纪末才建成的新城。当时的桓武天皇之所以下令建设这样一座都市,就是为了将它作为国家的首都。
作为京都建设范本的,是当时中国唐朝的都城长安。不过,洛阳作为中国自东周以来的数朝首都,在那个时候的日本人心中也有着相当的分量。因此,人们将建成的京都分为两侧,把西侧(右京)称作长安,把东侧(左京)看作是洛阳。
后来,京都的西侧开始衰落。据说是因为西侧的排水条件太过恶劣,导致人们开始厌恶这里,全都迁往了东侧。到了10世纪后半段,西侧已经完全没有了城市的模样。
也就是说,只有最初被人们看作是洛阳的那一半城市留存了下来,而被称作“长安”的那一半则不复存在。因此,人们对京都的称呼也就慢慢只剩下了一个“洛阳”。至于“长安”这个称呼,尽管代表了这座城市建造时的范本,最终却只落得个被人遗忘的下场。
如今将京都市中心称作“洛中”,将郊区称作“洛外”的习惯也源于此。在现今的京都,仍能感受到人们自古以来对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的憧憬。
实际上,中国洛阳的中心城区在历史上似乎也曾有过“洛中”这样的称呼,这一点我们从中国的古籍中可以看出些许端倪(《南史·陈庆之传》)。或许可以说,如今日本的这种称呼习惯正是源自当时的洛阳。不知如今的洛阳市中心地区,是否还保留着这样的称呼习惯。
叫“近畿”还是“关西”?
众所周知,日本现在的首都位于东京。19世纪后半叶——也就是明治维新时期——天皇将皇宫迁至东京,京都便由此被东京夺去了首都的地位。
不过,现今仍有许多地名能够帮我们回忆起京都作为首都的那个时代,从“近畿地方”这个地名中便可窥见一二。“近畿”的“畿”字,指代的就是皇都或是皇宫。
“近畿”便可理解为“离皇都很近的地方”。而“近畿地方”所指的正是京都府、大阪府、滋贺县、奈良县、和歌山县、三重县和兵库县所在的区域。现在也有很多人把这片区域称作“关西”,因为从东京的角度来看,这片区域是位于关口以西的边远地区。
沿着这个话题,我还想再介绍一下“中国地方”这个区域名称。日本的“中国地方”,是山口县、广岛县、岛根县、鸟取县和冈山县的总称。“是因为从中国来的移民太多了,所以被称作‘中国地方吗?”中国游客常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曾经,在京都作为首都时,划分区域时都是以京都为中心,按照同心圆的形状向外延伸而成。依距离京都的远近将日本划为四片区域,京都附近的区域是“畿内”,“畿内”外围的区域是“近国”,最远端的地方是“远国”。如此一来,位于近国与远国之间的区域便自然成了“中国”。
去东京是“东下”,
不是“上京”
在如今的首都东京,无数的公共设施都是以此为中心构筑起来的。比如日本的道路网以及铁路网,几乎所有的铁道线路都会在规划时把东京定为始发站。因此,从其他地方前往东京会被称作“上”京。而从东京去往外地,自然就是“下”了。
从京都前往东京当然也不例外。京都人去东京坐的也是新干线的上行电车。不过,京都人在心里并不承认这一点。他们更喜欢将去东京出差这种行为称作“东下”。他们会说:“前段时间我因为工作东下了一趟。”
生活在历史如此悠久的古都,京都人对江户——后来的东京——抱有蔑视也在情理之中。“京都是日本的中心”这一观念一直留存于生活在洛中的那些心高气傲的人心中,从未消失。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读者会将这种傲慢与京都作为日本首都的历史联系起来。毕竟在天子脚下上千年,市民不可能不受到宫廷风气的影响。的确,偶尔也会碰到一些人,他们常把“天皇回归京都”挂在嘴边。天皇并不是搬到东京定居,而是在那里稍作停留(尽管已经过了一百多年),很快就会回到京都——他们如是说道。不过,抱有这种虚无缥缈幻想的人终究只是少数。当然,他们可能也已经渐渐发觉,自己之所以会保留这种想法,只是因为不愿面对现实罢了。
连皇宫都称不上“洛中”
生活在京都市中心,也就是洛中的人们,优越感尤其强烈。他们自高自大,看不起一切其他地方(包括洛外)的人。从其他地方迁居过来的人,难免会与京都人的“中华思想”产生摩擦。
记得十几年前,出身于京都市伏见区的幸田未来以歌手身份出道,一举成名,以“京都歌姬”之名红遍全国。
对于她被冠以的这个称号,京都洛中人的反应应该是最冷淡的,“从京都市里出了一个明星”这件事并没能让洛中人感到喜悦。因为伏见区属于洛外(具体来说是洛南),洛中人不想承认这个在伏见区出生的“乡下女孩”是京都人。
虽然伏见区属于京都市,可是他们在背地里吐槽,说伏见人也配说自己是京都人?尤其是“京都歌姬”这个称呼,在他们看来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在他们眼里,能够光明正大自称为京都人的,就只有生活在洛中的自己而已。他们就是有着如此强烈的排他式的自尊心。
以我的亲身体验而言,京都最为高傲自大的,就是居住在祇园祭举办区域的那群人。他们常说,只有在祇园祭中能看到山鉾的区域,才是京都真正的中心,才配得上“洛中”这个名字。依他们的说法,只有御池通和五条通这两条道路之间那片南北长度不超过两公里的区域,才是“洛中”。
而最为夸张的说法,莫过于说洛中只包括举办祇园祭的区域。
照此说法,连皇宫旧址——京都御苑都不能算作洛中了。那些承担举办祇园祭重任的人,把天皇的旧居以及庭院,都踢出了洛中的范围。
在这里我必须提一下,洛中和洛外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在每个人心中,洛中、洛外的范围都不尽相同。虽然导游手册上会把北大路以北称作“洛北”,西大路以西称作“洛西”,但这种叫法也并不严谨。
如今的祇园祭,少不了京都町众的支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祇园祭已然成了一项属于公民社会的祭典。町众以及它所代表的公民社会,出现在14世纪左右。由此算来,他们的那种自豪感,满打满算也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这种充斥着京都的“中华思想”正是由那些町众以及京都的市民孕育出来的,但这与皇室以及拥护皇室的贵族们并非毫无关系。宫廷与町众之间仍有一定交流,双方的合作还曾在京都被传为佳话。
不过,町众们也渴望能够自治,这使得他们不但疏远宫廷,而且在面对宫廷时还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也就是所谓的“市民意识”)。这种现象由来已久,而皇室舍弃京都迁往东京的行为,恐怕更加剧了市民的这种情感。
“真正的洛中并不包括皇宫旧址。只有市民们举办祇园祭的区域,才是‘洛中中的洛中。”我们从这样的话语中,可以体味到一丝公民社会所特有的自豪感。
京都常被人称作“千年古都”。的确,从皇室于此建都算起,京都作为首都一共经历了一千两百年的风雨。不过,“市民意识”作为如今洛中“中华思想”的源头,并没有那么久远的历史可以追溯。在我看来,谈到京都“市民意识”的历史,六百年——相当于京都作为首都历史时长的一半——应该是个比较妥当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