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衔接对TEM8题型下阅读理解测试的影响
2017-07-16李欢欢
摘 要: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的阅读理解选材广泛,分值较大,考查学生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既注重准确性,又强调阅读速度。因此,阅读理解的分值直接关系着考生是否能在TEM8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运用语篇衔接理论来探究其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最后研究结果显示,在阅读中掌握语篇衔接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TEM8;阅读理解;语篇衔接;影响
作为目前国内最高等级的英语水平考试,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统考(TEM8)是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进行的一种英语水平测试,而测试题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则占据较高分值,英专学生专八成绩的高低也会是用人单位最后考量录用与否的砝码之一。因此,很多学生在阅读理解上下苦工,力争高分。2015年我国外语专业专家委员会对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试卷结构、考试形式、测试要求均做出重大调整,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并对外宣布新改于2016年起正式启用。
1新改后的TEM8题型下阅读理解部分的特点
新改革后,阅读理解试题分布如下:4篇阅读材料,共4000词左右,12道多项选择题和8道简答题。阅读材料新增文学和语言学方向。重点考查文学、社科、文化经济、语言学以及人物传记等方面的知识。考纲中阅读理解考查要求为:能明白所提供材料的主旨大意,理清其中的事实和细节;能明白阅读材料的字面和隐含意义,能对阅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能辨别所读材料的中心思想观点、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法;能在阅读中把控阅读速度和具有一定的阅读技巧。由此可见,本次阅读题型的主要变化是强化了考生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无形中给考生增加了难度。TEM8是衡量我国高年级阶段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尺,而阅读理解则是影响最后总成绩高低与否的一道关卡,掌握解题技巧,轻松应试,无疑给考生带来希望和成功。
2衔接理论
Halliday于1962年首次提出“衔接”的概念。1976年Halliday和Hasan在合著的《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衔接这个概念,即衔接被定义为一种语义概念。 韩礼德和哈桑认为“它存在于语篇内部,使其成为语篇的意义关系”。Halliday指出“如果语篇中的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那么这两部分之间就存在衔接的关系。”韩礼德和哈桑还表示, “语篇有一个谋篇机制, 其作用就是把一组句子组成语篇,将上下文联系起来”。
2.1衔接手段分类
由韩礼德和哈桑的研究得出,衔接手段主要分为语法衔接(grammatical cohes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两方面又分别包含以下内容。
2.1.1 语法衔接
语法衔接手段有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
照应。照应指语篇中一个成分用作另一个成分的语言现象,它能够将语篇内的代词与所指的成分之间建立起照应连续体的关系,形成照应衔接纽带,帮助提升语篇的连贯性。照应主要由人称照应,指不照应,比较照应这三类。
替代。替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在语篇当中用替代形式来取代上文出现过的内容从而实现与下文的衔接,使通篇不因内容重复出现而觉得啰嗦复杂。替代包含动词性替代、名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替代主要通过句法来体现语义关系。
省略。省略的目的同样也是为了避免重复,突出信息轻重,使语篇紧凑连贯。事实上省略的内容可以从上下文语境中找到,通常被称之为零替换。例如:We consider that he can change the situation, if two parties try their best. For his side, he is.省略的內容是: For his side, he is indeed trying his best。
连接。连接是通过连接各个成分来体现语篇中不同成分的各种逻辑关系的手段,连接手段主要由连词、副词或词组(短语)来体现。连接成分本身并没有衔接意义,而是通过它们特定的意义间接地具有衔接作用,可以表示为顺接、逆接、添加、对比、同位等语义关系。
2.1.2 词汇衔接
词汇是语篇信息的主要搭载体。英语语篇中通常利用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词等帮助句子完成衔接,构成连贯。
重复。重复在特定语境中有时需要避免,但有时语篇中单词和词组的重复必不可少,重复手法的出现有些时候会使读者印象深刻,可以起到强调和突出主题的作用。如在演讲I can fly中,"I can fly”这个句式被多次使用,其目的在于更加强调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引起读者注意,突出了文章主旨。
同义词。同义词指相同或相近意义的词项间的接应关系。如:The two sides should be prepared to compromise. It is important to give way a little to ensure a happy marriage. compromise和give way这一对同义词的使用避免了重复又丰富了语篇的表现力。
反义词。反义词的功能是构成对比关系。The world will little note nor long remember what we say here, but it can never forget what they did here. remember和forget这一对反义词构成了对比关系,体现出了在语篇中的接应关系,不仅增强语言鲜明的对比性,还能起到加强语义的作用。
上下义。上义词与下义词相对立。上义词的含义一般概括且抽象,下义词则代表更具体的含义,它可以使文章叙述更有条理性,类属关系分明,文脉清晰。如: I had a dream last night, in the dream, I were a rich man.endprint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语篇衔接研究最早的是Traugott和Jacobson(1960),他们对文学语篇中句法结构和排比现象做出分析。1964 年,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者韩礼德首先把衔接分为两大方面: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随后,1968年哈桑出版了《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语法衔接》(Grammatical Cohesion in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一书,书中详细研究了语法衔接知识点。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合著《英语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此书的诞生标志着衔接理论正式成立。二人从系统功能视角出发,提出了一整套较完整的语篇衔接理论。
后来国外涌现出许多语言学家,他们纷纷批评和质疑了此理论。H.G. Widdowson于1978年出版的《作为交际的语言教学》(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中对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语篇中存在衔接现象,但应根据语篇中命题的发展来研究衔接。如果在同一个句子内的不同成分之间或不同的句子之间可以看出某个命题在发展,那么语篇就是衔接的”。Martin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以新的研究视角使衔接理论得以进一步发展。Martin 在他的出版书《英语语篇:系统与结构》(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中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研究语篇语义系统及其结构。他的研究发展了语篇衔接理论的语义层和语境层,并从语篇语义结构的角度丰富了衔接的定义,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衔接系统。
2.2.2 国内研究现状
1994年,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中指出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多层次思想。随后朱永生和严世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中对语法衔接手段进行了详细评论,他们认为语法衔接中的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四方面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黄国文(1988)先生把篇章的衔接手段分为三方面:语法衔接手段、词汇衔接和逻辑联系语。他首次主张把“时和体形式”列入语法衔接手段的范畴。他对衔接手段的分类还是相对较完整的,在学术界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张德禄和刘汝山(2009)在《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一书中建议把衔接手段分为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两种。这种分类不仅仅是基于语篇的概念意义关系,而且还基于语篇的人际意义关系。
此外,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将语篇衔接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四、六级和TEM4测试中。研究者如但汉源(2013), 魏静姝(2012),汪桂芬(2009),李长忠(2011)分别从翻译、写作和听力的角度探讨了衔接,另一部分研究者如段云礼、孔祥永(2009), 谭丽花(2007)和李君(2010)则分别研究了衔接在专八写作、专八翻译、英专四级写作测试中的应用。然而将语篇衔接理论用于英专八级阅读理解测试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题旨在调查语篇衔接理论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专八阅读理解测试的影响,更具有针对性。
3研究内容
3.1研究对象
试验对象为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四学生,根据她们在大四第一学期专八模考试成绩的情况,笔者选取40名学生,20人为一班,分别命名自然班(NC)和实验班(EC)。她们的英语水平都处在中等或中等偏上。在阅读课上,他们由同一位英语教师授课,使用相同的教材,每周授课时长为2学时,因此研究对象的英语程度相似,学习环境相同。
3.2 研究方法
将自然班和实验班进行对比教学研究:自然班的学生接受传统的阅读教學模式,实验班学生将在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进行新的教学模式学习。在研究中采用两次问卷调查—前问卷和后问卷。本研究还分别在实验前和实验后专门进行了一次阅读理解测试以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并及时记录前后测试分数。阅读测试材料选自2016年的专八考试真题,内容包括4篇文章,共12道多项选择题,8道简答题,满分50分。阅读理解评分按照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评分标准批改,并用SPSS软件来计算所收集数据。之后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两种方法检验语篇衔接知识的运用是否对英语专八阅读理解测试产生影响。
3.2.1 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的TEM8阅读教学
自然班仍使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首先老师讲解文章单词表生词,学生朗读熟记,之后老师阅读课文,并概括段意和文章主旨。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详解重点单词,分析杂糅句子结构,翻译重点句子,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通过课后练习巩固课文中所学过的单词、句法。
实验班采用语篇衔接理论教学模式。老师首先向学生普及语篇衔接理论,并伴随例子分角度和层次解读,阅读教学过程从讲单词,分析句法转移到授课教师有计划、循序渐进地给学生传授篇章衔接手段及结合例文分析其作用,进而更深入地理解全文。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明确课文背景知识、文章出处,从宏观结构切入,分析掌握课文中的衔接手法,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段落联系,使学生清楚理解课文承载的知识信息,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色。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首次测试后,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前测中实验班和自然班阅读水平持平。为了进一步比较试验的变化情况,笔者对显著值做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前侧中的显著值为0.348, P值与平均值几乎相同(7.615,7.563),这表明实验班和自然班学生在前测中阅读理解水平持平。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笔者对该测试对象进行了后测,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平均值比自然班的平均值高出3.243,这表明实验班的测试成绩高于自然班的成绩,并且其中的显著值显示为0.0480 , P值小于0.05,这表示实验班和自然班在后测中产生了明显变化,从而说明实验班学生通过语篇衔接理论的学习,阅读成绩得到显著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在实验班采用语篇衔接理论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endprint
3.4 研究结果
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语篇衔接理论指导学习下,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明显提高,即语篇衔接理论对英专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测试有积极影响。这种理论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句之间关系和篇章的整体结构,明确其文章脉络,使学生较为准确地抓住文章核心,明白大意,从而做出正确选项。该理论的教授与学习可以提高英专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准。
4结论
经研究语篇衔接理论对TEM8阅读理解测试有积极的影响。此理论可以帮助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较好地把握作者的谋篇布局,从整体上把握语篇,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理解当中,把握语篇的各种衔接机制,运用衔接手段来阅读材料能够使考生把握语言中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前后衔接,从整体上把握语篇内容并围绕中心准确理清细节,正确答题。最后笔者建议,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教授语篇衔接知识,培养学生对语篇衔接手段的运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提升答题准确率。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and 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 Longman,1976.
[2]Traugott, G.Jacobson, H. Discours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
[3]Hasan,R.Grammatical Cohesion in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M].London: Edward Arnold,1968.
[4]Widdowson H 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5]Martin W.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M].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1.
[6]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7]朱永生,嚴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9]张德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李欢欢,江苏南京人,现就读于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语言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