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应关注读与写之间的有效迁移

2017-07-16黄凤珍

报刊荟萃(上) 2017年7期

黄凤珍

摘 要:面对小学生喜欢“读”,害怕“写”的现状,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读与写的有效迁移呢?本文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在文章阅读中指导学生寻找精彩语段、赏析精彩语段,进而引导小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精彩语段,循序渐进的帮助小学生实现读与写的有效迁移。本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读与写的有效迁移有一定的启发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寻找精彩;赏析精彩;运用精彩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语文教学中阅读积累与写作运用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然而,在经历日复一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大部分学生依然怕写作文,或者无效作文。写人,千篇一律;记事,言之无序,言之无物。常常人云亦云,谈不上有真情实感,更不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造成这种无效、低效作文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就在于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分离,不注重阅读积累和写作运用之间的有效迁移,从而忽略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下面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针对上述问题谈谈自己是如何促进读与写之间的有效迁移的。

一、在阅读中寻找精彩之处,感悟语言魅力

一篇篇精选的课文,一处处优美的词、句、段,都是作文中闪亮的“贝壳”,应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寻找精彩语段,感悟文本精彩之处。如《少年闰土》一文中,有两处描写了闰土的外貌特点,一处是在开头一段中写到:“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另一处是在第四自然段中写到:“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帽,颈上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又如:《“风辣子”初见林黛玉》中“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是王熙风的语言,这几句话,表面上是赞美林黛玉,实际上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嫡亲孙女儿。一个一石三鸟,圆滑之至的人物形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二、在阅读中赏析精彩之处,领悟写作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品味文本的精彩语段,而应该在感悟、欣赏语言魅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领悟精彩之处的写法,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比如前例中的《少年闰土》一文,两处描写闰土的外貌特点,前一处抓住了闰土的年龄、部位、动作等特征,简单的几笔勾画出了乡下孩子的轮廓和姿态;而后一处则抓住了闰土的脸、头、颈等,充分表现出江浙一带农村孩子的聪明、能干、机智、勇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就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的语言才更生动形象。“风辣子”王熙风一石三鸟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圆滑之至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鲜明地出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像这样,每教学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我就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明白写人物特点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内心活动来写。在刻画出人物形象之前,要从不同角度摄取人物的特点,抓住特点进行人物外貌描写,这样才能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

三、在阅读中运用精彩之处,提升写作能力

挖掘教材中每篇课文的写作训练点,设计相应的小练笔练习,能有效促进读写迁移,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灵活的语言实践机会。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仿写更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课文《少年闰土》一文,品味、赏析了上述精彩语段后,我相机让学生自由描述班里的某一位同学,开展了一次以“猜猜我是谁”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度很高,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了一次人物片断仿写的迁移训练。

又如,教学课文片段“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待到金色的秋天,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碧波轻抚河畔的小草。”碧波多温柔!让碧波拥有人类的情感和行为,可以“轻抚”河畔的小草,这种修辞手法就是拟人。学会使用拟人,给自然中的事物赋予人的情感,山水河流,花草树木就有了人的灵魂,文章就会富有灵气。在品味、赏析的基础上,我适时引导进行课堂实践,进行习作导航:我们在荒山野岭洒下辛勤的汗水,给裸露的山岩披上绿袍,使寂寞的荒山枝繁叶茂,让小动物们有了美丽的家园,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结合课文的描述,写一段话描述植树造林后的景象。建议:注意尝试运用拟人手法,并恰当用上积累过的词语。这样,通过课文示范、教师指导赏析、引导仿写,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写作欲望,点燃了他们热情的写作火焰,使他们能写、爱写、乐写。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赏析精彩语段,学生才能入情入境,进入文章描绘的情景状态。这样,学生自然会被文中描写的人、事、物、景的精彩之处所感染。然后,在我们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就容易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有感而发地仿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作文。

当然,语文课堂实践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除了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精彩、赏析精彩、运用精彩等连接读与写的活动,还有更多的读写活动等待我们去挖掘,去探索。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写作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在阅读教学中仿写、扩写、续写、补写、改写、缩写等。结合阅读教学适当地安排小练笔可以让学生一吐为快,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在“读”中获得“写”的灵感,学生写作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变“我怕写”为“我乐写”真正使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從而达到读与写的有效迁移。

参考文献:

[1]郁兵.小学语文教学促进“读、写结合”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21):62.

[2]刘火苟.中小学语文教学读写关系认识述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6):1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