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影响和预防研究
2017-07-16宋世杰
宋世杰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250000)
摘要:地质灾害在今年来越来越进入人们的视线,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命造成的危害都是不可逆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应对、预防地质灾害,甚至是如何规避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机理都要有深入而透彻的了解和理解。首先,调研了解、细致研究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然后,在了解症结所在的基础上,做好针对性的预防工作;之后,才能通过对地质灾害影响和预防研究来为我们现实工作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地质灾害;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一、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
地質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二: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无外乎以上两种,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是不可控的,存在未知性。在自然规律面前,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主观能动性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然而因为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地质灾害,却是我们能发挥最大效用的领域。人类可能是出于利益追求、无知等原因而枉顾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最终引发了危害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
(一)自然因素。地质灾害属于自然灾害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有: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在自然因素中导致地质灾害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此外,气候原因也会一定程度上引发地质灾害。首先,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一些地区地理环境先天条件差,比如地处活跃的板块运动地带,地壳运动异常……其次,地质构造的特殊性。有些地区因为地震等灾害发生,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具备易于发生地质灾害的特质;甚至一些岩体、山体本身断裂发育,为地质灾害发生埋下了隐患。再者,气候原因也不容忽视。一些地区雨季时间长,雨量充沛,季节性的引发地质灾害……对于存在的这些自然因素,在诱发地质灾害发生机理研究中,都要做好研究,引起重视的。
(二)人为因素。人类在“天灾”面前本就弱小,如果还有“人祸”,那么地质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险将是无可估量的。很多地质灾害的发生诱因中,都不乏人为的因素。市场经济发展、资源的稀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欠缺,也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心,出现了过度垦荒、滥砍滥伐、胡乱开山等现象,最终引发了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影响
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我们生活、生命产生巨大影响。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和经济两个层面。
(一)自然层面。地质灾害在自然层面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地质结构和环境本身。很多地质灾害,比如地震、因矿产资源过度开采导致的山体损害等都是不可逆的,而且还会对地质环境自身的后续成长和发展产生持续性影响。二是对于人类生命安全而言。因为山体滑坡、洪涝灾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的危及生命的事件已是屡见不鲜。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论是对自然、还是生命,我们都还是要怀揣着敬畏之心。
(二)经济层面。经济损失是地质灾害发生必然引发的结果。比如:对于突然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区来说,不仅会损毁道路交通、破坏通信、堵塞河道,严重地,甚至会发生村落被掩埋的情况。灾害的发生,不仅破坏了原来的经济基础环境,而且后期的救灾工作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三、地质灾害的预防举措
(一)建立完善的调查机制。“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根据灾害的发生机制,要建立起完善的调查机制。调查机制建立工作包含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地区地质结构和地质环境定性调研工作;二是对于已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改变情况进行调研工作;三是各地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建立情况调研。
(二)完备的地质灾害预防意识宣传。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因中,认识层面意识淡薄是关键的因素。政府相关部门应会同媒体在全社会进行地质灾害预防意识的宣传,帮助人民、企业家树立起节约资源、合理规划的理念,才能从源头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加强地质灾害救灾抗灾硬软件配套工作。很多情况下,之所以地质灾害会造成经济损失重大、灾情拯救有延误,是因为在抗灾救灾硬软件条件上的不足。一是增设地质灾害逃生技能教育课程;二是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的演练;三是加强对交通、通信以及专业设备的配备
(四)健全地质灾害监测机制。预防具体工作第一步就是要健全地质灾害监测机制。监测机制的建立可以抓好两个主体:一是地质灾害监测专家;二是地区基层执行人员。地质灾害监测专家提供专业的地区地质灾害监测,提供最及时的信息和资讯。地区基层执行人员,加强基层地质灾害巡查监测的工作,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五)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机制。在防治策略中,首要的防治重点就在于健全预警。这是由于,相关部门只有具备了健全的地质预警体系,才能够明确特定地区的灾害隐患和风险。在预警体系中,监测灾害的关键点应当在于提升预警的技术性,同时也不能够缺乏灾害防控的投入。一旦发生了异常,那么有关人员就需要借助监控手段来搜集特定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信息。通过预警体系的反馈,就可以给出实时性的灾害预警信号。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判断地质灾害的成因,这样做有助于争取珍贵的救援时间。
结语:我国地域范围广,地质结构的多样性、特殊性也是多有体现,所以如何做好地质危害的预防工作也是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多样复杂的地质结构和环境是务必要做好调研,有紧急预案以便应对这种突发情况,监测工作更是要常态化,预警工作要及时,这样才能让灾害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准预防。
参考文献
[1]王亮,刘长宪.解析地质灾害防治及其地质环境利用[J].建材与装饰,2016(11):205~206.
[2]闫国芹.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6(10):207~209.
[3]刘传正,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05):1469~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