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医学(1)理论体系
2017-07-15
土家族医学是通过对土家族“口碑文献”和民间医药抄本搜集整理,总结出的源于民间的医药和乡土疗法,经历代药匠(土家族对医生的称呼)在实践中探索和经验总结,使之成为形式特殊、内容广搏、民族气息浓厚的土家族医学。
土家族医学的基础理论是土家族对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认识,“三元学说” 为土家族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其他理论还有十窍、肢节、筋脉、气血精三元物质理论等。
1. 三元学说
土家医将人体内脏概括为三部分,即上、中、下三元。上元为天,中元为地,下元属水,藉自然界的天、地、水来囊括人体的内脏和功能。
上元主要包括脑、心、肺,共居上天,统摄人体气血神志,为三元之首。
中元主要包括肚、肠、肝,共居腹内,为水谷出入之地,水精、谷精化生之处,像大地之长养万物,为三元供养之本。
下元包括腰子、尿脬、养儿肠或精脬,共居下元,有排泌余水之功,为人体孕精生成之处,生命发生之根。
三元是人体组织结构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的生命物质——气、血、精都是由三元中的内脏所产生;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均受三元的内脏所支配;人体的气血,经天、而地、至水循环往复并灌注于全身,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2. 十窍
关于人体的孔窍,土家医概括为十窍,其中有九大窍,和一小窍,即眼二窍、耳二窍、鼻二窍、口一窍、肛门一窍、尿孔一窍,共计十窍,又称为十孔。其外还有皮膚上无数个小小的汗孔。
3. 肢节
肢节包括肢体、骨头和榫三部分。肢体分为手肢(上肢)、脚肢(下肢)和腰肢(躯干)三部分;骨头有长骨、短骨、大骨、小骨之分,土家民间有“七十二大骨,三十六小骨”之说;两骨联合处称为榫,又称为骨节,榫的主要作用是联结骨头和肢体运动。
4. 筋脉
筋脉包括筋和脉两个部分,有大、中、小之分和内外之别。筋脉遍布于人体各个部位,是沟通天、地、水三元和联系人体上下、内外、表里的独特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运载气血精,濡养躯体,以维持人体各个部分的正常功能。
5. 气血精三元物质理论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据三元脏器的功能正常,而这些脏器功能的实现又以气血精为物质基础。气血精不断地循环转换,滋养着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保证各个组织器官功能的实现,才能使人体得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