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动词“doubt/suspect/怀疑”的语义句法对比研究
2017-07-15冯倩倩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315212
冯倩倩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
英汉动词“doubt/suspect/怀疑”的语义句法对比研究
冯倩倩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
本文对比分析英语动词“doubt/suspect”和汉语动词“怀疑”的语义特征和句法表现。研究发现,1)“doubt”通常表示怀疑为真;“suspect”通常表示怀疑为假,同时伴有怀疑为真的情形,两个动词的语义分工相对而言比较明确。汉语动词“怀疑”是一词两义,既可表示怀疑为真也可表示怀疑为假。2)三个动词都可携带名词性宾语和宾语从句,但是这两类宾语成分与动词怀疑为真和怀疑为假的意义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3)三个动词意义的确认主要与怀疑对象的可疑度有关。可疑度越高,动词表述怀疑为真的可能性就越大。可疑度越低,怀疑为假的可能性就越大。
英汉动词;doubt/suspect/怀疑;语义特征;句法表现;可疑度
一、引言
英语动词“doubt/suspect”和汉语动词“怀疑” 是认知类心理动词,在实际使用中很有特色。请看以下例句:
(1)No one directly involved with the case doubted him.
(2)I suspect that some accident has delayed him.
(3)我怀疑他的为人。
句(1)中“doubt”表示“不太相信”,即怀疑为真;(2)中 “suspect”表示“猜测”,即怀疑为假。句(3)中“怀疑”表示“不太相信”;(4)中“怀疑”表示“猜测”。本文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以上动词意义的确认与句法表现形式存在关联吗?
本文拟对比分析英汉动词“doubt/suspect/怀疑”的语义特征和句法表现,总结其异同点,指出动词意义的确认主要与怀疑对象的可疑程度有关。
二、前期研究回顾
前人研究的重点是汉语动词“怀疑”的意义变化和句法表现。李兴亚(1987)指出,“怀疑”的义项有二:1)不很相信(倾向于否定);2)猜测(倾向于肯定)。义项一的宾语多为名词性短语;义项二的宾语多为从句。韩蕾(2001)指出,“怀疑”句义模糊的主要原因是句子焦点的不同。张伯江(2009)指出,高生命度的名词性宾语作受事时受影响性大,“怀疑”义倾向于疑;生命度较低的宾语从句受到动词的影响不大,“怀疑”义倾向于信。袁毓林(2012)认为,怀疑两义的产生与隐性否定义的溢出和倒灌有关。袁毓林(2014)进一步探究“怀疑”两义的形成机制和解读策略。张建理、吴洁雅(2013)指出,如果宾语中的判断不是自己做出的,或不是自己当前做出的,动词义为不太相信;如果宾语中的判断是自己当前做出的,动词义为猜测,即主语与此判断存在领属关系。
综上,汉语动词“怀疑”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怀疑”两义的形成原因和判定方法仍有争议,而且相关英汉对比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拟从英汉对比角度对动词“doubt/suspect/怀疑”的语义特征和句法表现展开调查。需要指出,本文的语例主要取自真实语料库,出处不再一一注明。
三、英汉动词表述怀疑义的概念框架
英汉动词表述怀疑义的概念框架主要涉及怀疑对象和动词义的互动关联。怀疑的对象一般包括人、人所拥有的某种属性、一般抽象事物和完整的命题等。以上怀疑对象的实例分别如“法官”、“某人的能力/水平”、“动机”和“明天会下雨”。这些怀疑对象包含某种主观判断,具有不同程度的可疑性。怀疑对象的可疑度越大,动词义的否定性(即不太相信)的可能性越大。需要指出,怀疑对象的主观判断可以是隐含的,如“怀疑裁判”,也可以是明示的,如“怀疑裁判的执法水平有问题”。
怀疑对象和动词义的互动关联还有如下两种情形。第一,如果怀疑对象的可疑度不太确定,动词表述的困惑义会得到增强。第二,如果根据某种不太有把握的迹象或信息来看,怀疑对象的可疑度很低,动词会从“不太相信”逐步引申出”猜测”的意义。以上概念框架的内容在英汉动词的语言实现层会有体现,但其实现方式有异同之处。下文详述。
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是系统学讨论班最大的成果,这是中国人智慧和原始创新。我们认为还有一个重大的成果,就是系统学讨论班培养了一批研究复杂系统工程的人才,这批人在各个领域及各类复杂系统工程研究和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继承和发展并广泛实践了钱学森系统思想、理论、方法等。
四、英汉动词“doubt/suspect/怀疑”的语义特征句法表现
(一)英语动词“doubt/suspect”的语义特征句法表现
上述概念框架在英语动词中的语言实现如下所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中“doubt”有两义:1)to feel uncertain about sth.; to feel that sth.is not true; 2)to not trust sb./sth.; to not believe sb。“suspect”与本研究相关的义项有二:1)to have an idea that sth.is probably true or likely to happen,especially sth.bad,but without having definite proof;2)to be suspicious about sth.; to not trust sth.。“doubt”的上述义项可归结为“不太相信”,即怀疑为真;不存在怀疑为假的意义。“suspect”的义项一是”猜测”,即怀疑为假,是该动词的典型意义。“suspect”的义项二是怀疑为真,是次典型意义。“suspect”包含两个意义相反的义项。
动词“doubt”宾语成分的主要句法表现如下:1)名词短语,如(5-6);2)由“whether/if/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如(7-9)。
(5)She did exactly what she had promised,I’m sorry I ever doubted her.
(6)They inwardly doubted the facts.
(7)He doubted that the policeman had understood a word he had said.
(8)He doubted if he would learn anything new from Marie.
(9)He doubted whether they would be able to help.
以上宾语成分都存在程度不一的可疑性。与“doubt”组合后,怀疑对象的正面判断遭受质疑。(5-6)中宾语成分隐含了正面判断。根据两句的语境信息,“她”可以指“她的诚信”,“事实”可以指“事实的真实性/可靠性”。(7)中宾语成分表述一个完整的命题,即“警察已经理解了他说的话”。(5-7)中宾语成分与“doubt”组成动宾形式后,具有了较大的可疑度,因此动词的意义被确认为怀疑为真。(8-9)中引导词whether/if表述是否义,其后宾语从句所表述的命题的真伪不容易判定,因此“doubt”的意义从比较强势的怀疑为真义变为疑惑义。综上,由于宾语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可疑性,“doubt”表示“不太相信”义可细分为两种:1)怀疑为真的典型义;2)表示疑惑的次典型义。
动词“suspect”宾语成分的主要句法表现如下:1)名词短语,如(10-11)和(14);2)由“that”或省略形式引导的宾语从句,如(12-13)。
(10)The milk jar has been overturned,and I suspect the cat.
(11)The mouse suspected danger and did not touch the trap.
(12)I suspected that he was homesick.
(13)I suspect that she is not as ignorant as she appears to be.
(14)I suspect his motives.
(10-12)中宾语成分所包含的判断具有较小的可疑度。(10)中说话者根据“牛奶罐被打翻”这一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对“猫”的行为作出较为可信的事后判断,即“猫可能打翻了牛奶罐”。(11)中说话人根据“老鼠没有触碰夹子”这一结果,对其原因进行反推,从而做出“猫可能猜到有危险”的事前判断。(12-13)中说话人可能根据对宾语从句主语的某种了解,做出了相关猜测。总之,(10-13)中说话人做出某种判断通常会依据某种迹象或信息,这种判断或许是比较可靠的,因此“suspect”的意义被确认为”猜测”,即怀疑为假。此外,如(14)所示,“suspect”还有一个与“doubt”相同的义项,怀疑为真。怀疑为真往往是“不怀好意”的,因此,“motives”可解释为“好的动机”。 综上,“suspect”意义有二:1)怀疑为假的典型义;2)怀疑为真的次典型义。
(二)汉语动词“怀疑”的语义特征句法表现
上述概念框架在汉语动词中的语言实现如下所示。《现代汉语词典》中动词“怀疑”有两义:1)疑惑、不很相信;2)猜测。可以看出,“怀疑”是一词两义, 怀疑为真和怀疑为假。动词“怀疑”的主要句法表现如下:1)宾语为名词性成分;2)宾语从句占据句首位置,“怀疑”处于句尾;3)宾语从句包含“是否、能否、能不能”等词;4)“怀疑”处于句中,宾语从句处于句尾。下面拟证明句法表现一和二中动词义为“不太相信”,句法表现三中动词义为“疑惑”,句法表现四中动词义通常为”猜测”。语例如(15-23)所示。
(15)我觉得出了事故,应该先查清楚,不能先定框框,不应当随便怀疑人。
(16)迄今为止,我一直在爱着,努力地爱着,因为,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爱情。
(17)*我们怀疑电脑桌。
(18)他会说德语,我很怀疑。
(19)正因为“阿约”出台的这一背景,不少人怀疑 “阿约”的目标能否实现。
(20)他们怀疑 “敌军”可能事先已经得到了相关情报。
(21)当初他们中的一个走后,她觉得玻璃板下少了一张父亲的照片,怀疑可能那人偷走了。
(22)我怀疑他去了医院。
(23)我怀疑小李可能做了好事不留名。
(15-16)中名词短语蕴含某种正面的主观判断(如“爱情的存在性”),与“怀疑”并置后,动宾短语表述不相信这种主观判断。(17)是不可接受句,“电脑桌”作为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一般不蕴含某种正面或反面的主观判断,因此“不太相信电脑桌”是无法接受的。但是,如果明示与客观事物相关的主观判断,句子就可以接受,如“我们怀疑电脑桌坏掉了”。(18)中表述完整命题的宾语从句作为旧信息处于句首位置,“怀疑”作为句末焦点,需要提供新信息,其动词义被确认为怀疑为真更为合适。(19)中的宾语从句包含“能否”,其可疑度并不十分确定,因此“怀疑”的否定意味减弱,表示“疑惑”义,疑的比重稍大于信。需要指出,怀疑为真的判定还可借助动词前修饰语的帮助。动词义为怀疑为真时,动词往往可受“非常、十分、很、有点儿”等副词的修饰。修饰语的功能是表明怀疑为真的强弱程度。
如果宾语从句包含某种负面、中性和正面判断,而且说话人自己认为这种判断是有一定理据的,宾语从句作为新信息,处于句末位置充当自然焦点,“怀疑”充当句中的旧信息,因此表示”猜测”义,如(20-23)所示。需要指出,1)由于怀疑为假表示一种不太确定的肯定,因此通常不能受到“非常、十分、很”等副词的修饰;2)这种不太确定的肯定义的确认还可从宾语从句中出现的“可能”等词中得到进一步的佐证。综上,汉语中怀疑对象的主要句法表现为名词短语或从句,名词短语的出现往往与怀疑为真的动词义相连;但是宾语从句出现时,动词表示怀疑为真和怀疑为假的情形都是存在的。
五、英汉动词“doubt/suspect/怀疑”的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通过上述调查,英汉动词“doubt/suspect/怀疑”的异同点可作如下归纳。相同点有二:1)怀疑对象的可疑度与动词的否定性呈正比关系。可疑度越高,动词表示怀疑为真的可能性越大;可疑度越低,动词表示怀疑为假的可能性越大。2)宾语成分为名词短语或宾语从句与动词义为怀疑为真或怀疑为假并无一一对应关系。相异点如下:总体来看,动词“doubt”是一词一义,表示怀疑为真;动词“suspect”尽管是一词两义,即怀疑为假和怀疑为真,但前者的意义更为常见。因此,可以说英语两个动词的意义和语义分工都较为明确,一般无须借助语境信息来确定动词的意义。汉语动词“怀疑”是一词两义,消除歧义主要依赖宾语成分的可疑度。宾语从句的句法位置、副词修饰语等辅助信息也起一定作用。
六、结语
本文首先构拟英汉动词表述怀疑义时的概念框架,接着描述英汉动词“doubt/suspect/怀疑”在意义和句法层面实现概念框架的具体形式,最后对比分析上述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表现。
研究发现,1)“doubt”通常表示“不太相信”,即怀疑为真;“suspect”通常表示”猜测”,即怀疑为假,同时伴有怀疑为真的情形。“doubt”基本上是一词一义,“suspect”尽管是一词两义,但是”猜测”更为常见。汉语动词“怀疑”的常见义项有二,即“不太相信”和”猜测”。2)句法调查显示,三个动词均可携带名词性宾语和宾语从句,但是这些句法表现与动词义的确认通常没有对应关系。3)动词义的确认主要与宾语成分所表述的判断的可疑度有关。希望以上英汉动词的语义句法对比研究能够为其他动词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和帮助。
[1] Biber,D.,et al.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M].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1999.
[2] 徐睿、王文斌.心理动词也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65-69.
[3] 李兴亚.“怀疑”的意义和宾语类型[J].中国语文,1987(2):114-117.
[4] 韩蕾.“怀疑”的词义、宾语和句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 (1):35-38.
[5] 张伯江.从施受关系到句式语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 袁毓林.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和溢出条件[J].中国语文,2012(2):99-113.
[7] 袁毓林.“怀疑” 的意义引申机制和语义识解策略[J].语言研究,2014 (3):1-12.
[8] 张建理、吴洁雅.同形反义动词 “怀疑” 的多维度读解[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 (6):1-8.
冯倩倩,女,1995年9月生,浙江台州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英汉对比和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