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东畲族传统舞蹈的渊源与发展趋势

2017-07-15雷高平宁德市畲族歌舞艺术传承中心352000

大众文艺 2017年20期
关键词:闽东畲族凤凰

雷高平 (宁德市畲族歌舞艺术传承中心 352000)

闽东畲族传统舞蹈的渊源与发展趋势

雷高平 (宁德市畲族歌舞艺术传承中心 352000)

闽东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也是畲族传统文化保留和传承最好的地区,拥有畲族人口19万之多,占全国畲族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但是由于畲族对世代流传下来的氏族图腾盘瓠祖先崇拜的奥秘,历来有强烈民族意识的腾图禁忌以及外族的歧视,许多民俗活动只限在族内秘密举行,而不外传。因此,长期以来畲族被认为“只有对歌,没有舞蹈”的民族。近年来随着《畲族婚礼舞》、《龙头舞》、《猎捕舞》、《铃刀舞》、《雷决舞》、《打尺寸》等畲族传统舞蹈的挖掘整理和《凤凰到此》、《祥瑞畲乡》大型畲族舞蹈以及我国首部畲族舞剧《山哈魂》创作演出,充分表明了畲族不仅有优秀畲歌而且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舞蹈。对此,做如下粗浅的分析:

一、畲族传统舞蹈的来源与图腾信仰

畲族大多数的舞蹈与图腾信仰祭祀礼仪活动有关。这种盘瓠图腾信仰,集中表现在祭祖活动上。畲民举行祭祀大典时,有许多歌与舞,有简单的巫师舞与歌唱,并有锣鼓相和。由于祭祖系全族性的,畲民唱着《盘瓠王歌》,跳着各种祭祀舞蹈,并组织庞大的迎祖队伍游村游山,以示全村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意。这之后再返祠堂继续祭祖,直至封族谱、祖图止。畲族的许多传统舞蹈都与这种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其神秘的舞蹈大都出现在族内的祭祀活动中。《龙头舞》《日月舞》表现畲民对祖先盘瓠的怀念及其盘古开天地、日月照人间。若干巫师高举龙头和象征日月的道具。伴着锣鼓的节拍,动作刚柔相结合,通过队形的变化,使龙头与日月交相辉映,具有浓郁的畲族祭祀舞蹈风格。祭祀舞蹈《行罡舞》流传于闽东畲乡,该舞源于巫舞,明朝中期传入,表现迎神、驱鬼和祈福,常在葬俗中表演。舞者(巫师)靠脚前后跟弧形顺向更换,构成人体高速旋转,体现战胜邪恶、不怕困难的民族气质,动作有锁练、梳头、扣缠、洗脸、筛米、八步等,其中以走八步为主要舞步,舞姿多采,舞蹈动作柔中有刚、节奏鲜明。

畲族传统舞蹈《猎捕舞》的由来,在闽东畲乡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祖先盘瓠王带领三公主和子孙们到广东潮州凤凰山定居。在一次巡猎中盘瓠王不幸被猛兽撞下山崖而亡,子孙们抬起盘瓠王的遗体,点燃火把,高举猎刀,吹起螺号,送至凤凰山上安葬。如今畲家人每年在迎送祖宗牌位时,总有一班青壮年扮演手执猎刀与螺号的猎人,吹响螺号,用大鼓响器伴奏,按三步一回头的步法跳跃前进,作为纪念盘瓠王的祭祖仪式,这种仪式以后就逐渐发展成为《猎捕舞》,并一代代地流传下来。

在有盘瓠图腾崇拜内容的畲族三大民俗:祭祖俗、婚俗和葬俗当中出现的舞蹈场面,如:“祭祀舞”“迎祖舞”“迎客礼”“敬酒舞”“告慰仪”等等,这些舞蹈同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二、畲族传统舞蹈与民族习俗的关系

盘瓠王定居凤凰山后,子孙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一次大迁移中大部分迁移到现今的福建东北部,随后又有部分向浙江、江西和安徽的山区迁移。他们依山搭寨,勤劳耕作。因此,现今反映勤劳朴实的畲族人民生活、劳动的舞蹈《竹响畲山》《茶山春色》《男织》《婚礼舞》等,都极明显地来自生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感情色彩。同民俗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如凤凰同畲族的关系,就象马对蒙古族、孔雀对傣族那样具密切相联的关系,畲家在婚嫁的喜庆日子里都爱在厅堂的正壁上贴着“凤凰到此”四个大字。畲族女性穿戴也爱扮成凤凰装、凤凰头饰。凤凰是畲族吉祥如意象征,畲族对它倍加尊崇。因而独舞《凤之禋》和畲族女子群舞《凤冠银光》中就有对凤凰形象的体现。编导根据这一民族风俗结合畲族祭祀舞蹈中的“手脚舞”和“独脚舞”,运用别具一格曲线美的独特气韵,摹其形,摄其神,以神带形,形神兼备,把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质和勤劳、勇敢、善良的山哈精神表达尽致。

畲族舞蹈同民俗的关系还体现在其服饰上。畲族男女衣着都爱黑色,女性爱着凤凰装。并且从服饰的襟前都绣有造形优美的舞蹈人物。有的是两人对衬式,有的是一字排列式。闽东畲族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短裙中刺绣人物多达33个,造形逼真,舞姿动人,可以说,服饰中的各种图案、花纹是畲族文化的象征,可见畲族自古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畲族散居我国闽、浙、赣、粤、皖五省,虽因地域生产条件和地缘关系的影响,致使生活习俗各有差异,但从蕴藏在传统文化中的事象习俗惯例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轨迹里,有着共通性,这有利于畲族舞蹈的挖掘与整理。

三、畲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趋势

纵观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史,一种舞蹈从产生到形成,大凡要经历两个过程:首先在民间时,它的风格尚不稳定,在自发流传中,人人都参与创造。到一定时候,群众中的艺术高强者就要对原素材进行整理,使其规范化。艺术提高了,风格也相对稳定了,也就更加便于普及。再提高、再普及的规律,正是畲族舞蹈流传和发展的历史规律。畲族由于种种原因,它的舞蹈尚处在前一个过程。作为有志为畲民族舞蹈事业奋斗的舞蹈工作者,要担当起这个挖掘、整理、规范的任务,不断地深入生活,从群众中挖掘、学习,经过鉴别、整理之后再拿到群众中检验,达到传播发展的目的。在挖掘整理时,一定要抓住畲族舞蹈原貌的一些基本特点,切忌拿其他民族现成的舞蹈风格硬套在畲族舞蹈上。近年来随着《五彩山哈》《凤凰到此》《祥瑞畲乡》《男织》《凤冠银光》《花朝节》《手指舞》《新嫁娘》《赤髀横裙》等一大批畲族优秀传统剧目和畲族舞蹈作品在参加全国专业比赛和重大汇演以有赴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演出,得到国内外观众的普遍赞誉和认可,也收获了许多沉甸甸的荣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首部畲族舞剧《山哈魂》的诞生,成功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并获佳绩。是广大畲族舞蹈工作者和编导凝心聚力、潜心挖掘、精心创作孜孜以求共同奋斗的汗水结晶。这些剧目都以传统、现代和原生态相互依存的演艺形式,让无数观众饱享畲族文化盛宴,向全国推广的畲族舞蹈艺术精品。

闽东的传统畲族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备原生态性、兼容性、多元性等多种特征,独特的畲族传统舞蹈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为繁荣发展闽东畲族优秀舞蹈文化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闽东畲族凤凰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永安“三月三”
凤凰飞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台湾“闽东新娘”:最想念妈妈的“味道”
凤凰精选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