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探究

2017-07-14白红霞

神州·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养成家校合作小学低年级

白红霞

摘要: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耑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介作。良好的习惯有利于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而家校合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又一新课题,它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改进。由于小学低年级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本文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家校合作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

学习习惯是指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更新,充分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其习惯养成,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本文先就家校合作对小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作出了简析,接着着重探讨了家校合作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

一、家校合作对小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习惯不是由遗传得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差异,使得习惯具有因人而异的差异性,具有在特定场合或特定情景才表现出来的情境性等特点,尤其对小学生而言,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協调习惯养成过程中的矛盾,对于学生适应学校教育、维持良好习惯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不同的生活际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不同的个体以及个体之间不同的心理需求、不同的生活习惯。家庭与学校协作可以取长补短,弥补双方教育模式的不足,各自教育内容的空缺,提高教育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家校合作培养良好习惯有助于实现统一要求与个别指导的有机协调,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关注低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实现从家庭到学校的过渡,尽快适应学校生活。通过家长、教师的说理教育和榜样示范等各种教育活动,学生逐步述立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新连结,养成新习惯,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学校生活。习惯一经养成,次重复该动作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少,学校生活也会愈发地轻松。所以,愈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新连结的学生,愈能够较快适应学校生活。

二、 家校合作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

1、 设置置家校合作管理机构

家校合作的管理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切实担负起家校合作的统筹协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的工作任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家校合作的发展,组织开展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制定督导评估内容、建立系统的考评机制,负责组织相关的教师教育及家长教育工作。为家校合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提供强大的行政支持,使家校合作成为推进素质教育、养成教育全面、深入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层面,要确立家校合作的管理机构,明确家校合作的归属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立专门的家校协调机构。由专门的行政领导统一指挥,全面负责家校合作的方针制定、方案落实、评估检查等各项工作,可以保证家校合作的具体落实。

2、 加强家校沟通

通过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家长能够了解到学校对于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的要求,然后在家庭教育中逐渐的引导和监督学生按照学校的规范来培养。将家庭教育与在校教育相结合,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正能量,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及时的排除外界的干扰,积极向上的走下去。教师通过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将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反映给教师,同时将自己的见解加到其中。家庭与学校的结合,也是家长与教师之间心灵沟通,通过沟通能让家长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更多,增加信任度。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应当使家校沟通形成制度,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关爱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和年龄段独有的特征,实事求是的反应学生在校期间的优点与不足,并通过反馈将改进的意见加进去,意见的可操作性要强,具有针对性。通过家校交流,家长能够掌握最新的资料,尽早的发现学生的问题,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3、 举一反三,渗透学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日常学习中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给孩子一个榜样,这个榜样的选取应该是慎之又慎。既要让孩子们听得明白,又要有明确的正面或反面教育意义。其实这样的“举例法”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有些家长会在孩子不肯吃饭的时候吓唬孩子,“你看你看,某某不爱吃饭,最后长不高了。”言下之意是可不能像这个人一样,否则会有类似的事情在自己的身上发生。有些老师会在表扬某个孩子的时候也顺带激励其他的孩子,“正是因为某某上课时很积极地动脑筋,所以他的成绩越来越棒!”言下之意是大家都要向他学习。我们给孩子举例的内容非常宽泛,从某个孩子读书、写字的姿势,到吃饭、睡觉的习惯;从认真、仔细的态度,到自学、自理的能力……凡是需要孩子们养成的良好习惯,都可以用来举例。在学校里举例表扬了哪些小朋友,评选他们为某个方面的“小标兵”,回到家里家长再进行“反三”,帮助例举出孩子自身还不够的地方,还需要改进的方面,与学校里的“小标兵”逐一进行比较,争取进步……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就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同样的,家长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地反馈给学校、老师,多与老师进行沟通,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更好地查漏补缺,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及时纠正,又可以为新一轮的“举一反三”铺好路。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良好的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又是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做人的直接阵地,让学校和家庭携手,形成合力,对当前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上文就此方面作出了简析。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成家校合作小学低年级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