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中儿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

2017-07-14石蕾陈梅

神州·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卡佛雷蒙德社会

石蕾+陈梅

摘要:雷蒙德·卡佛是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和小说界“简约主义的大师”,其作品描写的几乎全是中下层人物饱经辛酸、紧张惶恐、冷漠疏离的生活。本文将着眼于卡佛作品中儿童描写的篇目,集中探究卡佛笔下儿童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之下,如何形成多样的消极人格从而更好地解读其作品并了解美国二十世纪后半期的社会文化。

关键词:雷蒙德·卡佛;儿童;家庭;学校;社会;消极人格

雷蒙德·卡佛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十分鲜明,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纵观大部分关于卡佛作品的研究,着眼于儿童形象的几乎没有。因此本文将着眼于卡佛作品中儿童描写的篇目,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展开集中探究儿童消极人格的形成。

一、儿童与家庭的关系

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家庭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而是由多个亚系统组合而成。家庭各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父母作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一言一行对于子女都产生重大影响[1]。阅读卡佛的作品,不难发现其所描写的家庭与儿童的关系,不同于我们认知中的正常的父母子女关系,而是一种畸形消极的关系。这种不正常的关系也导致了儿童乖张暴戾、粗鄙扭曲等消极人格的形成。

卡佛作品中儿童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消极人格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1)父母对孩子是冷漠疏离的,不能正确引导孩子,缺乏应有的沟通和理解。《软座包厢》[2]中父亲去斯特拉斯堡看望八年没见的儿子,但他发现自己不知道见面如何交流且其实根本不想见到儿子,认为儿子是敌人,是自己不幸婚姻的始作俑者,于是决定不下车去见儿子。显然,父亲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太深,也可看出父母对子女亲情的寡淡甚至无情。《没有人说一句话》[3]中母亲得知儿子雷生病也无动于衷,看到雷捉到的鱼只觉得恶心并谩骂孩子,而不是孩子所期待的赞许。父母的粗暴言行显然给雷的内心留下了阴影。2)相应地,在卡佛笔下孩子对父母是无理与不敬的,孩子与父母争执,肆意辱骂,欺瞒等行为时有发生。《亲爱的,这是为什么?》[3]中孩子隐瞒工资、实习、衬衫的血迹等,母亲询问原因后,孩子冲母亲发火,并让其滚出去。《还有一件事》[4]中女儿肆意地辱骂酗酒的父亲,并联合母亲将父亲赶出家门。显然这种不正常的父母子女关系助长了儿童偏激消极性格的形成。3)最后,家庭的不和谐也是导致儿童畸形性格发育的关键。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影响着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的和睦与否,关系着孩子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卡佛笔下的家庭生活无疑是气氛紧张,冲突频发的,夫妻双方的争吵、打架、出轨、分居、离婚是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性格必会受到影响。《没有人说一句话》[3]中孩子好奇父母之间的性行为,坐上一位女人的顺风车后,甚至幻想与她发生性关系。这种不健康的扭曲的性格很大程度来自于家庭环境的失和。

二、儿童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传统视角下学生在学校应是笃志好学。然而不同于传统视角下的学校与儿童之间的和谐关系,卡佛笔下的学校教育并没有培养出一个个渴求知识,行为规范良好的孩子,恰恰刻画了许多在学校里不认真学习,甚至逃学的儿童形象。《没有人说一句话》[3]中“我”作为儿童形象的代表,对父母谎称生病,逃学钓鱼;《还有一件事》[4]中雷两周不上学等。卡佛小说中对于儿童逃学的描写很多,通过这些描写,反映了儿童与学校教育的冲突、不和谐。区别于世俗意义上的学校对儿童的辛勤教育培养,儿童对学校知识教育的向往与尊敬,卡佛笔下的儿童是不愿意上学,讨厌学校并拒绝教育。

从学校里的人际关系角度来看,学校可以被认为是独立的社会,里面有各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学校本应是美好同窗情谊的载体,而卡佛以冷峻的视角描写了一种区别于常理的同学关系。《自行车、肌肉和香烟》[3]中三个同学密谋把另一个同学的自行车拆毁后相互揭发,互不承认;《洗澡》[4]中两个男孩相伴上学,在十字路口,一个男孩被车撞到后,另一个男孩拿着薯片站在那里,思考的却是把薯片吃完,还是继续上学。通过卡佛的这些描写,反映了同学之间病态的关系,同学之间没有相互的关心之情,互相帮助,甚至在同学生死攸关之时,表现出麻木不仁的路人心态的形象。

三、社会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人从出生起就离不开社会,社会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的成长。卡佛的小说经常出现与枪支有关的内容。这也反应了其小说的社会背景——美国的枪支文化。在小说中也有不少儿童与枪支之间关系的描写。《没有人说一句话》[3]中两个儿童捕捉鳟鱼,年少的儿童咒骂:真希望带着枪,对付它肯定绰绰有余,这反映了儿童的暴力倾向。《亲爱的,这是为什么》[3]中孩子买了猎枪和猎刀出去后,回来不理母亲,母亲第二天发现床上卷成团的衬衫上全是血。卡佛含蓄隐晦及留白的描写方式让读者不禁思考孩子出去都做了什么,衬衫上的血迹是谁的,这一系列的追问都会让人产生阵阵寒意。在美国枪支合法化这一社会背景下,成年人和家庭拥有枪,社会中层出不穷的枪击事件,都影响着尚未形成正确生命观的儿童。

在儿童与家庭、学校及社会这三者的关系研究中,儿童的多样消极人格表露无遗不仅体现为家庭中的乖張暴戾、粗鄙扭曲,学校里的叛逆冷漠,也体现为社会中的漠视生命,暴力主义倾向。文学作品是时代的缩影,雷蒙德·卡佛作品中的儿童形象的塑无疑是其所处时代庭和社会的写照,对儿童消极人格的探究为解读卡佛作品提供了新的方向,也有利于了解美国20世纪后半期的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张银霞: 《少年儿童的情绪行为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5.

[2]雷蒙德·卡佛:《大教堂》,肖铁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2009

[3]雷蒙德·卡佛:《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自选集》,汤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4]雷蒙德·卡佛:《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小二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2010

作者简介:石蕾(1996.12.05)女,民族:汉,籍贯:湖北省鄂州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单位: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卡佛雷蒙德社会
最后的断片
蜂鸟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最后的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