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指导四年级学生预习课文

2017-07-14潘早云

速读·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动笔预习选择

摘 要: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不仅是学习的准备,也是培养学生自学方法和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预习,应注重以下几点的训练:反复读,读时一定要有的放矢;动手查阅工具书,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动笔批划;选择性地抄写。

关键词:预习;反复;动手;动笔;选择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备学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不仅是学习的准备,也是培养学生自学方法和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上课时,经常会有这种现象:讲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在讲解,有些学生如在云雾里穿行,不知所云;有些学生确听得津津有味,还能根据老师的讲解与老师进行互动,质疑问难、大胆发言。究其原因,就是预习和没预习的结果。

那么,学生如何自己预习课文呢?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的训练。

一、反复读

读是预习的关键,是理解的基础,但读时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能盲目的读。如:了解一下课文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然后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弄清课前预习提示和思考练习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对预习也很有帮助。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看看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练习题则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口头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

二、动手查

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现在小学生最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三、动笔划

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另外,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还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对隔断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

四、选择抄

抄,不是说要抄整篇课文,是指抄写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或者优美的词句在采集本上,巩固记忆。抄写的过程中数量可以自己决定。

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可见,課前预习非常重要。

注释:

①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出自《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作者简介:

潘早云(1963.07—),性别:女;籍贯:湖南省怀化市;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动笔预习选择
毛毛雨
春天的雨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多写创意日记激发动笔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