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三步曲

2017-07-14吕灵芝

商情 2017年18期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教学法阅读教学

吕灵芝

摘要:學生的“自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价学习成败的关键。那么该如何利用我们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能”呢?

关键词:阅读教学 探究式学习 “三自”教学法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就为我们指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所以,学生的“自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价学习成败的关键。那么该如何利用我们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能”呢?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自”字做文章,大力挖掘学生的自学潜能。基于以上认识,根据学生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一般规律,我们把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一般指一篇课文的教学,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的教学)分成设疑、解答、测试三个基本步骤,为阅读教学设计了“自我质疑──自我解答──自我测试”的“三自”教学法。“三自”教学法每一个步骤的实施和完成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既以发挥、利用其自学能力为依靠,又以发展、强化其自学能力为目的。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也同时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给学生自学“入门”介绍必要的知识,对每一个步骤中的自学活动作精心的组织和切实的指导,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一、自我质疑

自我质疑的基础是发现问题。要质疑,首先必须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问题,质疑又从何谈起?在自我质疑这一步骤,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并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阅读课文。要发现问题,首先必须认真阅读课文。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阅读方法,并在阅读的范围和深度上提出明确的要求。一般地,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通读”课文及其一切助读性文字,如提示、注释等,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学重点”一定要仔细阅读并熟记于心,要在获得对全文的总体印象并明确学习重点的前提下再去钻研课文,直至把课文“读通”。要求并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运用圈点勾画在课文上做读书笔记,自觉的学习、吸收课文中的有关知识,主要是字、词方面的语言基础知识和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有的须摘录整理在笔记本上。

2、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课文比较浅易,学生感到无疑可设,提不出问题来。其实再浅的文章,只要深入进去,总能找出许多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激励学生深入地钻进去。与此同时,结合示范,介绍一些探赜索隐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逐步学会领略课文中常有的“看似寻常最奇崛”,表面平淡无奇,实际匠心独运的妙趣。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课文既深且广,可能使学生疑窦丛生,反而不能一下子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预料在先,在备课时就要排出可能直接影响学生读通课文大意的难点,指导学生把握重点,课堂上则要引导学生集中“攻坚”,为学生独立探索打通道路。

3、表述问题。为了征得别人同自己一道探讨,求得问题的解决,须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明白地表述出来。教师在这里必须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培养学生准确表述的能力。这一问题必须花大气力,可以通过说、写、纠、改等方法使之表述得当,语言规范。

二、自我解答

这一个步骤是指组织学生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寻求“自我质疑”中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解答,这不仅能直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论辩是非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遇到难题找老师的依赖心理,增强他们独立自主意识。自我解答也是最能体现课堂教学特征的一个步骤,因为课堂乃是师生集体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要发挥其集体优势。在这一点上,自我解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研讨观念、团结协作攻关精神,有助于形成互竞互勉、民主求实的良好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说,自我解答在自我质疑时就开始了,质疑人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实际对解决问题已经做了十分艰辛的探索和力所能及的尝试。

因此,一般质疑人自然也是第一解疑人,而到集体讨论式的自我解答时,质疑人往往担起第一发言人的任务。在进行自我解答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在于精心周密地组织安排,或直接开展全班性的大讨论,或先小组讨论,后筛选出质量较高的,再在全班大讨论。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倡各抒己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参谋”,相机诱导。还要当好“裁判”,对讨论的结果要拿出主导意见或作出可供学生参考的结论。有时,为了将问题引向深入,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适当提示、诱导,让学生在深层的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自我测试

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学完了,效果如何,需要及时检查,若存在问题,就必须迅速地采取补救措施,并调整今后的学习。自我测试就是在这时进行的,这实际上是对前面“自我质疑、自我解答”工作的一个评估。我们在这一评估工作上彻底打破了历来考试为教师所包办的传统,而采取学生自我测试的方式,题目由学生自己拟,答案由学生自己做,评分也由学生自己完成。

在自我测试中,教师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1、指导拟题。这一教学行为要通过常识介绍或举例示范,使学生逐步掌握拟题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一定的训练,使他们能拟出切实可用,具有较高效度的试题。

2、组织拟题。教师要对学生的拟题加以选择,重新组合,必要时做一些修改或补充,以形成一份完整而小型的测试题,一般适用于五分钟上下的测试。

3、组织、指导答题和评估。答题、评估通常采用对照法:教师逐一公布试题,学生跟着逐一答题,教师随即公布备好的答案和分值,让学生自我对照打分。其优点是组织起来井井有条,评估出的结果具体明确。

“三自”教学法追求的目标是学生的“自能”读书,而真正实现学生的“自能”,不可寄希望于一日之功。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反复实践的过程。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并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教学法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