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油茶的种植与管理

2017-07-14王启勇向春明

农家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锦屏管理技术种植技术

王启勇+向春明

摘 要:油茶是我国一种高产油料植物,同时也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作物,如在润滑油、防锈油、肥料、农药、栲胶等多方面用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本文针对油茶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展开研究,以实现油茶高产、稳产为目标,并结合贵州锦屏地区的相关影响要素提出优化措施。

关键词:油茶栽培;种植技术;管理技术;锦屏

油茶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位列全球四大木本食用油原料之一,含油率高达30%,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包括湖南、贵州、江西、两广等省份,如贵州省锦屏县是油茶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温度适宜、无霜期较长,山地海拔、土壤深度及成分、pH值等都具有相对优势,锦屏油茶种植已经有600余年的歷史。随着社会发展对木本食用油料的需求增加,结合传统栽培优势对油茶种植和管理展开优化已成为一项必然趋势。

一、油茶树栽培条件概述

油茶属于茶科、茶属常绿灌木(或乔木),其栽培环境需求总体上喜温怕寒,平均年气温变化区间为14-21℃,对花期的温度要求较为稳定,平均为12-13℃,如果花期出现温度骤降或霜降现象,机会出现大面积的绝收(落花、落果),客观上对生长环境的气候条件需求较为苛刻。油茶生长发育的过程包括了新梢期、花芽期、开花期、结果期、根系再生长期等阶段,经济效益期长达40-50年,具体来说生长环境对品种、生命期的影响很大。

以贵州锦屏地区为例分析,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70-2008)为16.5℃,全年无霜期时间达到342天,在整体上较为适宜,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利条件。

首先,开花期温度较低。油茶树的花期在10月份,下旬进入“盛花期”,整个花期的延伸会持续2-3个月,这一时期的温度需求在12-13℃左右,而锦屏在11月份的平均温度保持在15℃以下,进入12月份则跌至10℃,来年三月份后才会回升。

第二,光照过于集中。油茶树在生理习性上具有“阴阳参半”的属性,幼苗期喜阴、成株喜阳,充足的光照是油茶良好生长和产量的保障。平均统计油茶全年所需要的光照时间为1600-1900小时,在花芽分化期间的每天光照时长不低于11小时,而贵州锦屏县的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086小时,并且光照时间集中在每年的4-9月份,这明显不利于油茶产量提升。

第三,气候条件不稳定。包括降雨和霜期两个方面,一方面,贵州锦屏县的降雨分布并不平均,每年7-9月份容易出现干旱情况,而此时正是油茶树需要水分较多的期间。另一方面,霜期早至或者延长,会造成花芽膨大、干枯、脱落。

以上结合贵州锦屏地区对油茶树栽培条件进行了简单描述,事实上,除了气候、降水、温度、光照等客观原因之外,种植与管理技术也至关重要,以下做进一步的说明分析。

二、油茶的种植技术

1.苗木选育技术。油茶苗木是否强壮直接关系到其生长适应性和丰产能力,因此油茶苗选育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选育层面都遵循优良无性系、优良家系的原则,也包括少量的杂交子代。其中,杂交苗具有寿命长、适应力强、根系发达等优势,但是单株的变异性很大,结果难以控制。“实生苗”是指利用种子播种得到的油茶苗木,主要用来做砧木,通过嫁接的方式繁育优良品种。每年五月份是进行扦插苗培育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中油茶新梢停止生长、腋芽膨大,在扦插中需要保留一芽一叶,发根前在叶面喷施0.2%硫酸二氢钾溶液,可以有效地保障成活率。

嫁接方面主要包括三个要点:(1)接穗的选取。一般选择一年生优良单株的母树树冠,集中上部枝条范围,侧重发育充实、枝芽饱满的位置上采取。(2)芽苗的嫁接。选择还没有展叶的胚苗作为砧木,在芽苗种子的上方1-1.5cm处用利刀或剪刀切断,随即用单面刀片从砧木正中髓心劈开,开口约1cm,在嫁接芽梢的下放切削1.2cm左右的刀口,削成契形一芽一叶,然后插入接穗然后用铝锡膜包扎好。(3)保护与管理。一般来说,接穗苗长大之后保护膜不会自动脱落,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拆除,同时要防止嫁接过程各种出现的初生叶柄断裂,充分保障苗床的供水、保持湿润。

2.种植环境处理。结合贵州锦屏县油茶种植的环境分布,山地或丘陵海拔应在800米以下,而超过这一标准的产量会大打折扣,对于油茶苗林的土壤、土质处理可从厚度、肥力、pH值等多个方面入手,不做累述。其中相对关键的是油茶苗品种的适应性,油茶品种繁多,主要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认定并通过引种试验在本地表现良好的品种,或本地选育的优良品种。

油茶种植的株行距根据立地条件划分,根据坡度大小和土层深厚肥沃情况而定,坡度较平缓、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栽植密度宜小一点;反之,栽植密度宜大一点。纯林密度株行距以2m×3m、2.5m×2.5m、2.5m×3m 、3m×3m较为合适。油茶的挂果期需要3-4年,期间可以进行作物套种以增加经济收入,如黄豆、绿豆、油菜、花生等作物。

三、油茶的管理技术探究

针对幼苗成林状态的管理十分重要,幼林早期的管理特点是促进树体快速生长;始果期管理的特点是促进油茶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

1.除草管理。除草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减少土壤肥料消耗,同时也是改善油茶林土壤条件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改善幼苗林生长过程中杂草争光、争水的现象。幼苗林尽量不使用除草剂,每年进行集中性的除草作业2-3次,重点在于每年5-6月份和8-9月份。

2.施肥管理。种植以后尚处于幼林阶段的油茶施肥管理主要为保障“营养生长”需要,出冬季施加基肥以外,在叶芽萌动期间还要施加速效性肥料,氮肥为主、磷肥钾肥相配合;当年6-7月为恢复期适当是施加薄肥,第二年3月份、6-7月份、12月份分别加入速效肥和农家肥,并根据油茶树的不断生长而增加肥量。

3.虫病管理。油茶树的虫害、病害管理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辅,主要根据油茶树体的现状展开,在大规模病虫害出现以后用专用农药试剂喷洒,每年4-7月份定期喷洒杀虫菌剂,如波尔多液、多菌灵等。其中,一些患有炭疽病、软腐病或者其他病害较为严重,不仅无法成株且造成周边苗木感染的单株,可以直接去除并进行补植。

4.补植管理。油茶树幼林时期要及时处理病害严重、生长缓慢、孱弱死亡等茶苗的清理工作,以满足个体结构合理、群体组合科学为目的,及时进行补植,重点加强补植单株的成长维护工作,在整体上保持较为一致的生长状态。

5.整形管理。在油茶林苗达到50-60公分左右进行打顶定杆,避免生长过高,通过整形实现自然圆形,这一工作需要每年统一进行且修剪幅度不可过大,整体上保持均匀分布、适当疏密,尤其是对于成株而言,确保“大枝少、小枝多”的结构,实现“内膛通风”,一般在前三年生长期摘除花蕾,以加快树冠的形成,提高立体光照度,从而提高产量。

四、结语

总体而言,油茶种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个稳定、高效的经济型作物,人们在漫长的栽培过程中也积累了相关经验,例如,油茶生长相对缓慢,一般需要3-4年才能瓜果丰收,这一期间可以进行林间套种增加经济收益;整体上,它作为一种农作物具有高抗风险性、高收益的优势。通过进一步的种植和管理优化,可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并满足市场需求多样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黎韵,邓杰. 油茶种植的管理技术研究[J]. 农技服务,2016,(06):51.

[2]罗汉东,牛德奎. 油茶种植与管理初探[J]. 绿色科技,2016,(05):62.

[3]张燕,王晓敏. 贵州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农技服务,2014,(06):17-18.

[4]曾亚军,许杰,罗扬. 贵州油茶主产区茶林低产原因浅析[J]. 贵州林业科技,2011,(01):54-56.

猜你喜欢

锦屏管理技术种植技术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