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新格局下河南自贸区的思考

2017-07-14唐芳

商情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新格局河南国际贸易

唐芳

摘要:通过分析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讨论河南自贸区成立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探索河南在对外贸易模式中的定位以及发展方向。河南自贸区赋予了河南自主发展和改革的权力,为优化河南的产业结构,提升河南发展层次以及探索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河南自贸区的发展也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应根据国际经济发展情势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创新。

关键词:国际贸易新格局河南自贸區机遇挑战

一、国际贸易新格局

(一)高级化的产品结构

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初级产品在当今国际贸易中比重下降,制成品的比重在农产品、燃料和矿物、制成品三大类中居主导地位。在初级产品贸易中,以石油和铁矿石为代表的矿物燃料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而原料和食品贸易发展缓慢。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服务贸易的产品结构也向高级化发展,新型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二)地理分布呈多元化发展

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更多的发达国家企业开始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进一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货物贸易。其中,中国自2009年以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出口国,以及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

(三)竞争格局更加集团化

为追求贸易利益,各经济体纷纷跨越洲界结盟成地区性经贸集团。近年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和诸多边服务业协议(Plurilateral Services Agreement)的队伍逐渐壮大,目的即是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来追求贸易利益,构成了全球东西两半球和一个轴心的全球化贸易新格局。

二、河南自贸区成立的必然性

(一)贯彻实施全方位自贸区战略的必然选择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由美欧主导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下的经济发展一直步履维艰。中国在新一轮区域自由贸易谈判中处也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积极参与到全球自贸区谈判中去,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并贯彻实施全方位的自贸区战略。2013年9月27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2014年12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新设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区。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批复成立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区。至此,中国形成“1+3+7”共计11个自贸区的格局。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大自贸区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我国与新一轮全球规则体系的接轨。河南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对我国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开放新格局至关重要。

(二)对外贸易模式中的特殊定位

河南是对欧亚大陆开放的战略要地,同时也是对促进流通国际化的战略需要。随着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启动,处于内陆地区的河南的区位格局也发生巨大改变。河南地处中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具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十二横九纵六放射”高速公路网以及“三纵五横”的国铁干线网向东可通过上海、连云港等港口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向西可直达中亚、中东欧、波斯湾,向南可通过广东、广西直抵东南亚。其发达的交通网络决定了河南在新一轮对外贸易模式中的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是我们国家长期以来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河南地处中原,是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在河南建立自贸区,对推动内陆地区向更高层次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开放的方式来促进河南经济转型发展,在增强中部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同时,也为西部地区全方位扩大开放探索了途径、积累了经验。河南自贸区的建立可全面提高全省产业的外向程度,升级内陆地区的开放型经济,从而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河南自贸区的发展和挑战

第一,增强开放意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河南地处内陆,与沿海沿江城市相比,开放的意识不足。所以才会出现经济外向型低,鲜有500强企业在河南的萧条景象。作为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地区,提高开放意识,扩大开放力度是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从这方面考虑,响应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对应的方针政策建立自贸区,是推动产业、市场、要素及合作全方位开放的唯一途径,同时也可产生联动省内外国内外的大开放新格局。

第二,深化教育机制改革,培养引进大量高层次人才。河南作为人口大省,但是教育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却普遍较低,由此出现了人才储备少,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资料显示:目前全国两院院士1517人,在豫院士19人,占1.25%;全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层次专家17.19万人,河南有2492人,占1.45%;全国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2.9万人,河南为2400多人,占1.9%。可见,在当前情形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提高河南教育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实现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之选。

第三, 充分发挥郑汴洛独特区位优势,实现战略功能定位。河南自贸试验区分为郑州、开封和洛阳三大片区。其中,郑州片区73.17平方公里,致力于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和全面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开封片区19.94平方公里,因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优势,应着重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和文化产业对外开放,促进国际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洛阳片区占地26.66平方公里,在中原地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较为发达,在洛阳地区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河南自贸区“三驾马车”齐驱,定能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杨大凤,河南省建立自由贸易区的 SWOT分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6.

[2]苏科五等,国际贸易.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4]张倩,河南自贸区“三驾马车”齐驱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平台.郑州日报,2017.

[5]吴建有,河南湖北自由贸易区同时获批郑州武汉中部发展“双核模式”渐行渐近.中国产经新闻,2017.

[6]杨佩,两会聚焦之“一带一路”——构建河南对外开放新格局,协商论坛.

猜你喜欢

新格局河南国际贸易
大相中原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Jokes Today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广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丘卫青:以开放基因书写一流开大新格局和新使命
新格局下社会办医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