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当下策略

2017-07-14袁艳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家校初中生心理健康

袁艳容

摘 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面临初中生健康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要提高意识,从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更新教育理念及方法:构建家校共育体系等三方面,加强引导、讲求实效,形成学校、教师、家庭的合力。

关键词:更新教育理念 家校共育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当前,在校初中学生,或因学习任务繁重、升学压力大、社会不良风气等的影响,心理较脆弱,抗挫折能力不足;或因是独生子女;或因家庭的变故(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造成了许多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叛逆、争强好胜、和同学关系不好,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或因父母或老师的一句批评的话语,就离家出走、轻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例例血与泪的教训,无不透示着学生们的心不够强大,心理不够健康。作为家长的我们,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不为之痛心?不为之而汗颜呢?如果我们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其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教育又怎能算是成功?培养一批高学历且有心理问题的社会高端人才,这个社会谈何进步和发展、和谐与稳定?因此,我认为必须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必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创设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

加强校园先进文化建设。我们常说,“环境造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孟母三迁的故事远远流传。“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是传道授业的地方,文化的熏陶当然必不可少。因此,学校要敢于担当,主动有为,发挥先进校园文化的正能量引领作用,加强文化建设。其一,要提倡、支持各班级、年级以及学校建立各自的文化,应鼓励他们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特色,以引导学生既独立思考,又海纳百川的道德品质。其二,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重视硬件,又要注重软件。我们应当充分运用校园内花草树木、建筑景观、美术作品、图书馆以及各种宣传平台给学生以高雅的熏陶,逐步提升其理性思考和审美判断能力。同时,又要善于发挥校服、校歌、校徽、校训等文化引领作用,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其三,既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让学生感悟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以更有效提升民族自豪感;又要善于运用世界先进文化的作用,引领初中生作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助于培养学生心胸开阔的心理特质。其四,要重视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建设,加强指导,用高雅的、优秀的音乐、影视作品占领先进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弘扬正能量,切实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创设育人情境。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中,初中生越来越有个性。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放出眼光,开动脑筋,积极发挥创造新鲜活泼的育人情景,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我提升的能力。其一,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可以采用个别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其二,要敢于“走出教室”,运用升国旗仪式、运动会、学雷锋活动、感恩师长、敬老助残、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以及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形式创设生动情景,增强感性认识。其三,针对初中生普遍乐于通过手机、网络收发信息的特点,认真做好班级博客、QQ群、微信群、校园网等运行、维护和管理,与时俱进,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影响。

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由于部分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学校应该进一步重视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全体师生都应积极参与心理教育活动。其一,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定期对所有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让他们掌握合理的心理教育方法,如调整学习方法、减轻压力等;各班级增设心理委员;校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其二,抓住重点,讲求方法。对成绩压力造成的恐惧、自卑、抑郁等情绪情感问题、与家人及同学人际关系问题、青春期困惑等问题要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还要注意方法,既要善于引导,又要善于倾听,还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其三,开展各种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活动,如讲座、素质拓展课、心理健康节等,营造全校性的注重心理健康良好氛围。

二、更新教育理念及方法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引导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一,“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应当主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学识水平和道德修养,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次,老师应把每一个学生当作知心朋友,改变严厉死板的形象,经常深入课堂、寝室、操场及相关活动场所,主动与学生交心,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作他们的好师长、好顾问、好朋友。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人格及身心健康发展。

健全评价体系。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因素虽太多,但作为育人的基地,作为一块净化学生的灵魂真空地带,我们学校还应健全评价体系。首先,传统的“封闭型评价体系”改为“开放型”的,抛弃“唯考试论”“唯成绩论”,允许学生提交论文、文体作品、竞赛成绩、社会调查报告、社区评价取代“考试成绩”,给“偏才”“怪才”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其次,要坚持批评与鼓励并重的方式。一方面,批评应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防止以偏概全,严禁使用“批评忌语”,不可简单、粗暴的随意发挥、“联想”,更不可贬低人格,对一些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慎用严厉批评,可以采用委婉含蓄的方式,比如在在谈心时用建议的口吻,不妨说“你可从另一个角度看”“让我们再考虑一下”。另一方面,要更新观念,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他们的细微进步,对他们多些宽容理解,多些赞扬,如表扬某“差生”在运动会上热心集体公益、荣誉感强;赞扬某学生的书法有进步等,让学生在鼓励的春风下,心理更加阳光、自信。

三、构建家校共育体系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一般认为家庭教育应包括是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可见,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在家庭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取得家长的合作,及时预防初中生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成长就十分必要。其一,要坚持家校互动、家校共育的原则,学校通过家长会、家委会、家长学校、家访等方式和家长联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确实不方便联系的,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平台进行。其次,家长也要加强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理论,转变观念和方法,及时疏导子女的心理问题。如应当充分相信子女,善于发现其优点、长处,给予适当鼓励,对于其缺点,也要掌握批评艺术,切记过于唠叨。不要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允许其多方面发展,避免过重的学习成绩压力。对于青春期的人际交往、逆反心理等问题,家长既要尊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也要加以合理的引导。

世界有多大,孩子的心就有多大!作为跨世纪的一代,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还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不仅应该当好管理者的角色,还应当好引导员,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质。

猜你喜欢

家校初中生心理健康
家校距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