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017-07-14曾长春
曾长春
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被证实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好方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有效的学习效率。学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都得到提升。本文通过对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及如何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三方面的论述,阐明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關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内容
1.如何建立高中物理合作学习小组
(1)学习小组组建的原则。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状况,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发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组内按职责设有: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各一名,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各职责采用轮班制倒换。
(2)学习小组组建的形式。按照需要采用分组形式有:①自然座位式:同桌两人或前、后桌四人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其优点是随机进行,节省时间。②差异组合式。由四人组成,其中一个为优等生,两个为中等生,一个为后进生。这样组成的小组优点是,结对帮困,取长补短。③自由搭配式。由学生自由组合(4-6人),组内成员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这种组合优点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3)学习小组变换的频率。在物理教学中,要动态化变更小组成员,使学习的氛围随着需要做以变化,可以活跃学习气氛。一般以5-6周调换一次,可以根据情况做微调。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兴趣,而且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小组学习可以让每一位同学自由展现自我,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发言,给每位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并给每一位敢于发言的学生及时的给予赞许的态度。
2.如何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有以下几个:
(1)如何建立小组实验学习。将学生实验分成小组进行,组织小组实验竞赛,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群策群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实验要求每人各自把自己实验的环节如实的记录,不许敷衍塞责,要实事求是,组内互相监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如何建立课堂小组讨论学习。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提出一些具有研究性和针对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切磋争辩中分析问题,教师通过对话找到对话中的使用的概念、判断、推理和结论,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够自然成长,并随时纠正谬误之处。
(3)如何建立小组知识竞赛学习。小组知识竞赛是根据教学内容及高中物理知识的环节而设计安排的,注重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选择题的形式让小组抢答,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练习生活实际,深入探究背后的知识,强化知识的结构和背景,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再去寻找资料进一步补充知识。
(4)如何建立小组制作学习。小组制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物理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喜欢动手制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做好充分准备,把实验动手的环节认真加以完善,这对丰富课堂理论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如何建立小组合作作业学习。正常情况下的物理作业是以书面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但一些设计性、探究性的作业以小组合作完成效果更好,如实验设计作业,课外制作设计作业等。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作业,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产生集体荣誉感,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到集体智慧和力量,从中分享成功喜悦,真正体验到学习快乐和做作业的乐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各项小组学习活动都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进行。学习的方式方法需要精心组织、设计,预知问题发生的环节和避免的措施,避免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互相争执或拖延浪费时间。
3.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1)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的评价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更加注重合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使教师获得信息反馈,反思自己对合作活动的组织目标设计,及时调整,使合作学习更加完善有效。
(2)即时评价。即时评价要求教师在课堂过程中各项合作能力的评价;它包括组内成员自评、互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自我评价以及师生合作评价等形式,在过程评价中教师要做好对评价的指导工作,设计好各项评价表格,使学生从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中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技巧,
(3)结果评价。结果评价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成果评价。小组评价很重要,体现小组成员的荣誉,体现小组与小组的竞争意识,更能促使小组成员间相互团结的合作意识。通过结果评价使成员间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尹绍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J]科技信息,2009.4.
[2]刘崇.浅谈高中物理学习小组在实验教学中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0,(13).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田家炳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