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祆神楼
2017-07-14张兵
张兵
祆(xiān)神楼,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顺城路东端,西邻介休市博物馆,由北宋名相文彦博所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楼高三层,近19米,平面呈“凸”字形布置,是原祆神庙(现称三结义庙)的组成部分,楼因庙而得名,集门楼、乐楼、过街楼于一体,造型独特,结构精巧,气势恢弘,色彩绚烂,琉璃精美,斗栱繁复,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唯一尚存的祆教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与山西万荣的飞云楼、秋风楼,永济的鹳雀楼并称为“三晋四大名楼”。祆神楼1963年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2年下放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8月又升级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祆神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祆教历史
祆教也称拜火教,源自古波斯(今伊朗地区)的琐罗亚斯德教,公元6世纪后传入我国,受到北魏、北齐、北周、南梁等统治阶级的支持。北魏的灵太后率领宫廷大臣及眷属几百人奉祀祆神,北齐后主“躬自鼓儛,以事胡天”,以至地处中原的山西、河北等地,都出现了很多奉祀火祆的神庙,专为“胡僧顶礼之所”。唐代多建庙祭祀,宋元时偶有残余,但反映祆神的唱词出现在元曲中屡见不鲜,可见当年祆教在中原地区传播之广。信仰该宗教的中亚胡人如粟特人,经过丝绸之路到达了中原和南方,与当地人进行贸易往来和艺术交流。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隋唐和两宋时期规模扩大,至明代衰落消失。由于隋唐和两宋时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祆教得以在中原和南方生根发展。介休位于山西省晋中地区,是连接长安(现陕西西安)、河东道(现山西运城)与并州(现山西太原)的重要据点,所以从地缘关系上讲,介休在唐宋时期聚集着大量粟特祆教徒。
北周时期介休称平昌。当时,袄教受到北周统治阶级支持。史籍记载北周皇帝曾来此“拜胡天”“从事夷俗”,并且在鸿护寺中设置袄教的祭祀官,在这些寺庙中“商胡祈福,烹猪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极一时之盛。到北宋初年,祆神被列入官方祭祀行列,山西地区的泽州、潞州、河东等地,俱有宋太祖祭祀祆庙的记载,洪洞县至今有祆神庙遗存,并有地方志书记载。由于宋代政府长期与多个政权对峙,国家安全压力巨大,除了朝拜神力无边的泰山东岳大帝和有剪恶除凶、护国安邦职能的城隍庙之外,他们格外青睐祆教中独特的胜利之神——公牛、骆驼、雄狮等动物图腾,希望能在战争中像当年波斯帝国那样所向无敌。直到现在,祆神楼的斗栱上仍清晰可见有耳有角的牛头雕饰。因此,介休祆神庙、祆神楼建造在宋代,符合历史发展的轨迹。但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逐渐消亡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这些曾经显示相互交往和具有波斯宗教风格的遗迹就随着年代的久远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能保留下来的很少。宋代以后的史书典籍中,也很少可以见到关于祆教的记载。介休祆神楼作为国内仅存的祆教建筑,就为进一步研究山西在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发挥的作用,祆教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遗存。
修建历史
介休祆神楼,当地人称玄神楼,位于三结义庙前。据该楼对面的献亭中保存的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重建三结义庙碑》详述了文彦博创建祆神庙,明嘉靖年间改为三结义庙的历史。
“介邑之东关, 有三结义庙,盖宋文潞公特为袄神建耳。其规制之壮丽, 气象之峥嵘,称一方矩观焉。在当年缔造之意, 见于《平妖传》中者,固非无因。”碑文中提到的宋文潞公,就是北宋著名宰相文彦博。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号伊叟,介休城关文家庄人,历仕宋代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50年之久,被史学家称为宋朝第一名相。任宰相期间,他勤于政务,被封为潞国公。《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早期的作品《三遂平妖传》,讲述了北宋年间,身为柱国大臣的文彦博平定贝州王则叛乱的故事。在贤人辈出的三贤故里,这一处被当地人称为“玄神楼”的古建筑,便与当年文彦博平叛有关。北宋年间,河北贝州爆发了王则、胡永儿领导的农民起义,身为重臣的文彦博率兵去讨伐,前期的战斗非常不顺,官军被农民军团团包围,眼看就要覆灭之际,突然一只神奇的白猿从天而降,不仅帮助文彦博突出了重围,而且最终神佑官军打败了农民军。身为主帅的文彦博由此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重用。后来,文彦博衣锦还乡,在建造文氏宗祠的同时,建造了这座祆神楼,以此来报答当初神猿的襄助。
“越大明嘉靖壬辰岁, 廷敕天下概毁淫祠,惟时邑侯王公奋然曰: 袄神之庙, 胡为乎来哉?稽其名号,固经典所未闻, 核其功烈, 亦祀典所不载。今日淫祠之毁, 其在斯乎! 其在斯乎! 然除邪神,必须崇正神,而后可以弹压魅魃,抑人谄渎之心,作人刚大之气。因思天地间忠廉节义, 耿耿不磨。熟(孰) 有如桃园兄弟,千古为昭者哉! 于是遂以汉昭烈皇帝、关圣帝君、英烈王塑像正殿,而武侯诸贤配享东西两廊中,因颜其额曰三结义庙。此始而为袄神庙, 更而为三结义庙也。”明初,朱元璋鼎定天下后,便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国家祭祀政策。到嘉靖年间,崇道信儒的皇帝“廷敕天下,概毁淫祠”,全国除了儒、释、道三教之庙观外,其它全系“淫祠”,必须拆毁。介休供奉白猿的祆神庙,自然也在拆毁之列。碑文记述了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当时的介休知县王宗正为保护祆神庙,将本该拆除的祆神庙改建为三结义庙的过程。这次改建,王宗正利用儒家思想中的“忠”“孝”“節”“义”来重塑祆神庙中的异教崇拜色彩,把原来的祆教主神更换为被人们广为接受和崇拜的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内容,使得此庙香火不断,为今瞻仰和研究此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清朝顺治十六年(1599年),三结义庙和祆神楼发生了一场大火,存世六百多年的建筑被焚毁,第二年,介休官府组织重建,至康熙七年(1668年)竣工,历时八年,终于将楼庙照原样进行了重建,规模、形制宛然如旧,至今也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建筑特点
祆神楼既是三结义庙的前山门,又是庙内献神演戏的乐楼,还是点缀城关街心的过街楼。此楼功能丰富,造型奇特,结构精巧,瑰丽壮观,是我国清代楼阁式建筑中的精华之一,被誉为一方胜境。楼身二层三檐四滴水,总高18 .95米,平面呈“凸”字形,底层东西宽19.02米,南北深23 .19米,总面积441.07平方米,是一座集过街楼、庙门、乐楼三位为一体的楼阁式组合建筑群。
过街楼是祆神楼的主体部分,东、西、南三面街道均由楼下通过,顺城街横贯其中。从街面观察,楼身面宽、进深各五间,三面围廊,廊进深一间,北面为乐楼,实则楼身,宽深各三间。楼身第二层下部设平座一周,上置重檐十字歇山式屋顶,黄绿色琉璃剪边。下层廊柱上,用斗栱层层叠架,以承托楼檐翼出,底层围廊和楼顶下檐设斗栱三踩单下昴,平座斗栱五踩双翘头,楼上檐设斗栱五踩双下昂,转角处正侧两面各加昴或翘头一组。耍头形式有的雕龙头,口衔宝珠,嗔目而视;有的雕象鼻,缩目露齿,卷曲自如。耍头雕工精湛,玲珑剔透。楼身腰间,周置平座斗栱承负上层楼身荷载,斗栱上沿加腰檐一厦。平座上东、西、南三面当心,各挑出抱厦一间,下施矮柱支撑,抱厦突出楼外,上构十字歇山式屋顶。楼内骨架以四根直径约1米,长达10余米的永定柱,直接通至上层檐下,承负着上檐梁架上的荷载。楼上结架,前部(即过街楼部分),于斗栱上置抹角梁,上承四向太平梁结成“井”字形框架,各梁当心处施脊瓜柱、大叉手,斜向置,上戗八根,当心悬雷公柱一枚。后部(山门、乐楼部分)设五架梁和三架梁叠构,内端搭在金柱斗栱之上。楼身腰间设腰梁、楞木和楼板,外周设栏板和望柱,供远眺凭依。梁架和斗栱均与楼身北向凸出部分——山门、乐楼搭构联固,浑然一体。
祆神楼北向为三结义庙的山门,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重檐九脊顶,为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的最高级别。前檐两山面设有回廊。檐柱包砌在墙内。明间施大板门一道,门上后部(与过街楼相连处)设有神龛。后檐明间二柱采用“移柱造”结构,柱上施斗栱承托梁架、屋檐。斗栱华丽,檐斗舒展,极尽庄重秀美之勢。山门腰间平座与过街楼部分平座衔接,一气呵成。平卒上铺楼板,成为乐楼的台面部分。
乐楼居山门门庭之上,北向,是当年酬神演戏的戏台。楼身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卷棚歇山式屋顶,与庙门叠架相构。楼身两侧设八字形影壁,壁间镶嵌黄绿色琉璃装饰,有武士、骑射、奔马、飞龙、牡丹、流云等图案,色泽艳丽,丰润玲珑。
祆神楼设计构思奇巧,结构组合严谨,气势宏伟壮丽,琉璃光彩夺目,可谓三座单体建筑的巧妙结合。作为城内主要街道的重要点缀,既是三结义庙的唯一山门,又兼有戏楼乐台的功能,既有实用价值, 又有观赏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华和高超的建筑水平。而且从任何一个方向来看,祆神楼都巍峨壮丽,引人注目,呈现出既玲珑雅致、奇丽壮观,又雄健稳定,精巧堂皇的艺术风格,是我国古代建筑结构力学与建筑美学的高度统一。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学家陈明达先生曾专门撰文赞誉: 这样的建筑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在古代建筑中是不可多得的遗物。
建筑保护
祆神楼和其后的三结义庙,历史上多次重修,但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戏楼塌毁,抱厦部分下沉,再加上该楼西北角二层檐塌毁,周围地面因城市建设一再抬高等因素,祆神楼的保护迫在眉睫。1984年7月,在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沈竹、原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李正荣以及众多人士的呼吁下,祆神楼修复工程全面启动。经方案设计,专家论证,层层报批,决定对祆神楼整体抬高。在省考古所专家等的指导下,施工人员将祆神楼用24个千斤顶,从祆神楼的24个支柱处同时抬升,每抬10厘米,用铁道枕木垫入楼体底部,重复15次,历时2个月,耗资100余万元,总体抬高1.5米,楼基终于露出了“地平面”。此后,介休市政府统一部署,祆神楼、三结义庙等相继被维修保护,千余年的古建恢复了往日雄姿。1996年11月20日,基于祆神楼的宝贵价值及历史意义等,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中共介休市委、市人民政府做出历史文化名城复兴重大战略决策,开展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实施祆神楼保护修复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201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祆神楼再次得到全面修缮,一方面将祆神楼存在的各种损坏进行彻底的修复,另一方面,按照历史的原貌,将原来祆神楼一侧的文潞公祠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全面恢复,工程于2013年9月全面竣工。通过复兴工程,珍爱文化遗产,留住历史记忆,保护城市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