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菲关系“华丽转身”这一年

2017-07-14张洁

环球时报 2017-07-14
关键词:中菲双边关系杜特

张洁

2017年7月12日,距离非法的“南海仲裁案”裁决公布整整一年时间。菲律宾政府当天发表声明,表示坚信南海争端将会通过睦邻友好的精神得到解决。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去年以来,中菲关系实现全面转圜,双方致力于众多领域推动友好务实合作。

两国政府对于南海局势与双边关系良好发展势头的自信表达,是基于稳定而友好的南海现状,而这一现状的实现,则是中菲双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的结果。

南海问题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更不是菲律宾最重大而急迫的安全威胁,而诉诸于国际仲裁并不能满足菲律宾的领土“主权”主张。正是基于这一理性认知,杜特尔特执政后,务实地将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束之高阁”,并寻求与中国恢复对话。而中国则做出了积极回应,并释放了政治善意,从而促使中菲关系迅速而全面实现正常化。到2017年5月,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第一次会议举行,并达成每年举行两次会议的共识。磋商机制的制度化对于双方在南海问题上加强沟通、增信释疑、管控危机、寻求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政治释疑重启了中菲经济合作,而社会发展与安全需求则是双边合作持久化的内在动力。“杜特尔特经济学”意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发展,缩小社会差距,这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战略对接,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而在杜特尔特总统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菲多项合作协议的签署,进一步夯实了双边关系的基础。

毒品泛滥长期影响菲律宾的国内社会治安,分离主义与恐怖主义的挑战尤其是5月份以来马拉维叛乱的爆发,更是凸显了菲律宾面临的真正安全威胁。中国以务实的方式为菲律宾“雪中送炭”,包括援助戒毒中心,资助菲政府打击马拉维恐怖叛乱。

不仅如此,中菲在海上安全的交流更具有政治象征意义,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军舰编队访问达沃港,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还完成在中国的首次执法培训。应该说,中菲关系的“华丽转身”具有重要的溢出效应,对于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南海问题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中国不仅致力于同直接有关当事国谈判磋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还致力于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国-东盟对话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平台,但是对稳定地区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两三年来,在中国大量的外交努力下,东盟的南海立场从2016年就开始了积极转变,秉持了相对克制的立场,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南海的紧张局势。在2017年5月,中国-东盟就《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达成共识,表明各方认同通过规则与制度建设处理南海争端和管控分歧,排除使用武力和发动战争解决争端的可能性,这对于维持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无论是一些南海相关国家内部,还是域外国家,对于“仲裁案”裁决被冷落的“命运”仍心有不甘,伺机而动。而“仲裁案”在外交层面的影响大为消减的同时,在法理和海上维权层面的副作用仍然暗潮涌动。对此,中国未来仍应积极践行“双轨思路”,在中国-东盟有关《准则》谈判中,努力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在处理双边关系中,总结和运用精准外交的经验,关注南海相关国家内部的政治博弈,把握方向,消除杂音,确保南海局势的稳定。▲

(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菲双边关系杜特
杜特尔特承认“病了”
杜特尔特第五次访华
中菲共同开发南海的机遇与挑战
总统很好
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我国对中菲南海仲裁案的立场及依据
简析中菲南海争端历史沿革及菲方主张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之我见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互动合作模式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