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第一堂课
2017-07-14赵学俭
◎赵学俭
药房第一堂课
◎赵学俭
1964年,我在第二中心医院实习。当时医院药剂科不设中药房,中药调剂要去西北角万年青药店实习。当我迈进中药房,老师傅一开口就给我讲了一堂课。
万年青药店有个惯例,对新来的学徒进门上第一堂课就是“事故课”,把建店以来重大的事故汇总讲给将要上岗者听。他们不护短,他们说得明白:揭自己的伤疤能不疼吗?为了引以为戒,为了不叫更多的人受伤害,为了救死扶伤,值得!
那堂课,是韩师傅讲的。他讲,一位眼疾病人在我们店抓了七服汤药,用药后眼疾加重,医生及时核查处方,才发现病人剩下没吃的药包里,有生地六钱(那时抓中药,每一味药都单独包一包儿,并附上这一味药的小张药签),处方上开的却是熟地六钱。生地性大寒;熟地微温,利耳目。生与熟一字之差,对这位病人却起了相反的作用。
另一例,处方里有川军两钱,注:另下先煎。应该将那包儿川军再单独另包一下,写明:先煎。也就是说病人拿走的每服药应该是一大一小两包打在一起,那个小包摞在大包上面,即是那包先下的川军。然而,调剂员没有将川军的药包再另包一下,并注明“另下先煎”,混同其他药包笼统包在了一起,病家拿回去放在药锅里一块煎了,患者服药后腹泻不止。
韩师傅讲了许多案例。我听了胆小,直到一周以后,拿起戥子抓药时还战战兢兢的,生怕出了差错。韩师傅也看出了我心里有障碍。那天韩师傅拍拍我肩膀,笑着说,也别听了那堂事故课就畏手缩脚了,你就把眼前的处方当作是给自己、给朋友调剂,心绪一定会平静下来。
后来,我负责了我院药剂科的工作。我一直强调,中药调剂不能一戥子称出来,然后凭眼力分剂。不少人和我有分歧,说一抓准嘛,也是基本功嘛。我就坚持认为,一戥称出来可以,但分剂时应该回戥。我记住了韩师傅在那堂课上讲的,有些中药,剂量不同,功效截然不同;再说了,同样是一个处方,同一味药,量却有多有少,不能符合处方上的剂量,喝下去能起到一样的功效吗?
几十年来,我从事医药工作,一直念念不忘那“第一堂课”,牢记课上韩师傅的话:干咱们这一行的,认真,就是治病救人;一个粗心大意,就当了凶手,到那时后悔也无济于事。
摘自《中老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