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2017-07-14李明艳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理念新课改改革

李明艳

普兰店市第二十中学

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李明艳

普兰店市第二十中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改革是当务之急,随之提出了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等。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的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农村数学课堂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紧接着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探讨分析,提出了改进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办法。

新课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

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国务院下发了《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纲要(试行)》,其目的在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在新课改这个大环境下,一些发达的地区率先扛起新课改的旗帜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新课改上课模式,有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和三导四环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由于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远离城市,经济相对滞缓,信息传播量小,与城镇教育的质量差异大。而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别人的成功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又有很多问题,所以农村学校要退出针对自己有效的新课改课堂教学,这对农村地区的学校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

一、新课改的理念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新课改理念对新课改的全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每一次教育理念的转变与穿心,意味着人们将会以新的眼光审视和认识教育现象;以新的范例把握建构教育体系;以新的方式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

新课改理念涉及到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如在目标定位上,数学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体现在倡导全人教育的思想及促使学生个性发展上,既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学习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又要尊重其独特性,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策略上,强调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学习方式上,新课改根本理念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尽可能创造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应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我对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新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我们应结合传统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首先,我认为,课堂教学要有传统教学中的启发式的教学,把精心设计的一些问题,设计一些学生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和有限时间能答出来的问题,并且对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而这些问题不应以教师的口中叙述的形式,应以学案的形式也就是新课改的形式展现出来,而这个学案由于是一些简单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课本在课堂上利用20分钟可以完成,同时完成快的小组到黑板上演示,就避免了学生不回家预习的情况,把预习转移到课堂上,这样效率更高。其次在学生展示时,对学生没有总结出的规律,教师要给孩子提炼出来,大约要15分钟,毕竟学生不是老师,对于一些规律的总结不可能总结的很好,这时就要用到传统教学中老师讲的环节,而不是新课改中老师可以告别课堂或只说一句两句话,这在农村学校根本实行不了。例如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直角三角形给了两组边相等,学生就总结不出来这两个直角三角形肯定全等,他们想不到,就算是想到也是认为不对的,这时就需要要是画龙点睛把规律拿出来,这样学生在遇到直角三角形就知道怎么办了。再次传统课堂的板书也不能少,而且要结合新课改,黑板要更多,以便于学生和教师利用,尽量少用多媒体,来回换内容,学生基本上是走马观花,记忆不深;还有尽量用传统教学中的实物,而不是用多媒体。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要求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画出它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我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模型相结合,先是让学生在课后搭出棱柱、凌锥、圆锥等模型,对照模型在教室的三个互相垂直面上画出它的主、俯、左视图,慢慢观察,各个都画得很好,尤其对一些看不见的部分的轮廓线的画法更容易想到和理解,这样更加直观形象;然后再有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接着对于巩固练习的部分就放在学案中,利用9分钟完成简单的练习题,但由于时间关系这些练习都是书上典型练习题,体现以课本为本的新课堂理念。最后用1分钟进行课堂小结。检测就要放在课后进行。这样就避免了农村学生课后不预习,而把学生的所有学习时间都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的利用时间,高效的学习,当堂学习内容当堂完成。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大潮涌动下,农村课堂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我们应不断努力找到,适合农村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自主参与,完成素质教育。因受应试教育长期影响,在实行课改过程中,要逐步消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摩擦,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使中国的教育更人性化,培育素质人才,更好为社会服务。

[1]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章能全.农村教育论稿[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理念新课改改革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改革之路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