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17-07-14贺芬芳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散文文章语言

贺芬芳

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

散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贺芬芳

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语文教学中逐渐引入审美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和文章的审美能力。在传统的散文教学中,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存在许多问题,以教师的课堂全面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人见解。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散文审美教学不仅受到作品形象的约束,而且对学生的个性感受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文对散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散文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而散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文学习中形式美,在散文教学中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目的。通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欣赏、学习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魅力,从中获得良好的散文学习体验。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观点要求,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品德修养,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此来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散文中优美的语句、意境来感染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散文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美好事物的兴趣。基于此,在散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

1 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1.1 改变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使语文教学情境更加真实、形象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语文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课属于音体美种类的休闲课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课堂的授课方式过于单一、落后,教师的讲课方式太过于呆板,教师只会呆板地灌输知识,缺少人文关怀意识。正是由于教学理念过于落后,才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成效不足。语文课程中的散文具有文质兼美的特征,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散文教学中深入探究教材内容,充分发挥语言表达魅力,能够使语文教学情境更加真实、形象。散文审美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情感拓展,让学生从更深的角度去发现生活美、意境美。

1.2 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及人文素养,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曾经提到过“美育属于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在散文教学中采用审美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利用审美实践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生活情趣和审美情操的提升。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作品,其本身具有清秀、玲珑和隽永等基本特征,学生在阅读散文时能够触动心灵情感,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增加学生对文章中的审美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美学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及人文素养,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2 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式

2.1 反复进行诵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在语文散文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朗读和默读训练,不断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熟练精读、浏览以及略读等多种方式,培养阅读语感。目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散文的语言优美流畅,使用的语言词汇新颖,富有趣味,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能够从中体会到文章意境以及文章内容的深层含义,加深对文章的感知和理解。除此之外,学生经常诵读散文,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课文朗读中掌握节奏和速度,感受文章的感情色彩。例如:在散文《荷塘月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感受荷塘月色之美,抒发作者朱自清沉郁的心情,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散文内容的感情韵味。

2.2 利用“微课”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散文教学中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散文教学氛围中感知艺术美,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散文的意境氛围,让学生在意境中发现散文美、感知艺术美。由于不同的散文内容具有不同的意境美,为了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必须选择合适的语调来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才能发现散文中蕴含的美学元素。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和知识架构,及时纠正学生的想法,明确文章主旨、内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意思。例如:在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教师可以插入西方国家对于散文的研读解析微课视频,引导学生从微课视频中感受作者抒发的感情,理解“朴素”、“最美”的内涵定义。

2.3 让学生感受语言风格,明晓文章结构

在散文教学中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必须让学生从散文中感受语言风格,了解文章的语言结构,引起读者的审美艺术感受。散文文体以及语言组织方式对于表现语言风格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在阅读散文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散文的语言特征。由于语言作家的写作风格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散文作家在长期写作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语言风格,只有让学生反复阅读,才能加深文章体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对作家形成良好的印象,积累更加深厚的文学才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此外,散文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散”的结构特征上,散文的整体行文方式有如行云流水,节奏非常明快,但是只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因此,只有让学生明晓文章结构,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散文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引导学生反复进行诵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感受语言风格,明晓文章结构。

[1]张斌.高中散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言语审美能力[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2016(10):66-67.

[2]展丽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4(4):75-75.

[3]董长青.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5(5):98-98.

贺芬芳(1984-),女,广东河源紫金,大学本科,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散文文章语言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语言是刀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