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制约因素与路径探究

2017-07-14张伟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大众化哲学马克思主义

张伟

中共沙河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制约因素与路径探究

张伟

中共沙河市委党校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矛盾、生活境遇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也提出了全新要求。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制约因素,对其实现路径做了探讨。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制约因素;路径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经验表明,实现国家的长久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出发。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开始进入到了一场多元化与文化快速转型的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意义更加突出,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制约因素,对其实现路径做了探讨。

一、反思问题

我国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速度、广度、深度以及难度等方面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其结构也开始向着复杂化与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这一趋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就要坚持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社会实际进行。

(一)哲学的参与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角度出发,在促进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由于受到传统宣传理念的影响,一些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加之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使得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去权威化、去地区化以及去现实化等现象。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自由选择意识得到了释放,主体意识得到了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与发展,这样也就造成不同的社会思潮与价值观相互影响,意识多样化倾斜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冲击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同时,在主体意识的影响下,对哲学的水平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1]。

(二)哲学的理论引导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人类社会是在历史架构中不断发展的,且在这一发展趋势的影响下,社会转型不断加快。从总体上来说,改革开放中充满了探索与创新,尤其当下,我国社会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效引导来满足人们对社会秩序理想的诉求。

(三)资本逻辑中的深层困惑

就现代社会来说,资本在运行阶段中可以将人按照经济依赖性来进行划分,所以哲学的发展与研究工作就要从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出发,否则就会失去社会价值。其次,经济学与管理科学不断融入哲学,如在宏观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诚信等方面上都存在着极为深厚的哲学理念,这些可以帮助人们拨开经济现象中的迷雾,从深层次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保证其判断上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受到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认同出现了边缘化,这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实现路径构想

当前社会发展现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实际中就要构建出有效的机制,以探索其实现路径。

(一)将大众化发展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说,民生视角可以促进大众化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上看,哲学本身并不是要解释世界,而是要完善世界。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坚持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真正联系人民群众,注重解决其实际诉求,如农民进城以及社会保障问题等按照科学的发展观,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奠定基础[2]。

(二)构建科学的传播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关键要认识到用怎样的人去进行。在实际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出完善的传播方案。其次,要对传统的传播方式进行创新,开展相关的传播载体以及理论访谈,提高理论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将抽象转变为具体,将科学理论融入到人民大众中去。再次,要构建出相互协调的传播模式。在传播的过程中,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理论的准确,这样才能满足多为互动协调发展的需求。

(三)有效结合中国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要融入我国文化的深处,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实现我国文化的自我完善以及持续更新[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一方面需要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同时还可需要为我国文化的复兴提供动力,这才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推进和创新的最终目标指向。当前,我国正在处于改革的重要性阶段,社会中各方面思潮趋于多元化,需要从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风险社会、信息社会等多元思潮的背景下的“大众”出发,从历史高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可以解决当前我国大众的精神世界问题,并且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就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有效结合中国文化,采用符合社会实际的科学方式以实现。这样才能有效解决人们精神世界中的问题,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更好发展。

[1]肖姣平,任阿娟.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研究,2013,(26):11-13.

[2]崔丽娜.马克思主文哲学大众化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J].桂海论丛,2014,(01):43-46.

[3]段爱菊.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性依据与路径选择[J].文教资料,2011,(11):111-112.

猜你喜欢

大众化哲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菱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小包哲学
辽宁省冰雪运动大众化发展策略研究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习型政党建设关系研究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