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滞后原因分析

2017-07-14邢兆星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发展

邢兆星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

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滞后原因分析

邢兆星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

我国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但是东部西部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却截然不同,西部的教育水平整体偏低,西部经济发展较缓慢,自然环境相对差,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教育投资以及观念落后。本文意在探求符合西部教育的战略措施,并在几个方面提供一些意见策略。

教育投资;观念;师资培训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是各个国家发展的趋势,教育信息化也将是教育行业发展变革的一个必然过程。我国在十二五计划以来,围绕教育信息化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据统计,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87%,多媒体教室的普及率达到80%,享受信息化教学的师生达到6000万人,并且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飞速发展的同时,地域发展水平不均衡问题也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尤其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投资层面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许多偏远地方教育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教育储备基数少,需要大量的教育投入来完善发展教育信息化,实现资源优化升级,国家虽然每年在教育经费方面都加大投入比列,但不论是教育经费的分配还是社会商业教育投入都严重不足,在教育经费的分配方面,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占比分别是55%、28.5%、16.5%,可以看出占比偏差巨大,东部地区本身教育资源储备量就高于西部,投入比列也高于西部,就越发的造成“东富西贫”的循环局面,再从社会商业教育投入的角度来分析,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占比分别是72.8%、18.5%、8.7%,比例更是失衡严重。

教育投入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存在如此巨大的偏差,导致硬件施舍无法有效普及,软件无法及时更新,成为制约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大西部地区教育投资比例,完善教育模式升级,是提升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教育观念层面

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和进步,不仅需要国家和社会的资金支持,同时也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推进。西部地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地方对教育信息化不了解[1]。以学校为例,很多学校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往往都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安装了教育信息化设备,加设了网络的建设与课程设置,但利用率非常低,认为这些都是传统教育的附加品,可有可无,最后导致硬件设备成为摆设,软件设备长期不更新无法使用。以家长和学生为例,很多家长认为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的互动性与开放性会影响学生学习,担心学生离开了黑板白笔就不能有效的学习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互联网学习时的自律性也产生担忧,担心学生在互联网学习过程中接受到与学习无关的信息,学生自身对传统黑板白笔教学模式的潜移默化,也阻碍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学校的不重视、家长的不接受、学生的不关心共同阻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三.师资培训层面

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条件相对艰苦,因此很多高学历人才与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教师选择前往东部地区高就,而不愿去西部基层工作,这些拥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优秀人员大量前往东部地区,这就导致了西部地区教育人员储备的严重不足,特别是一些高等教育人才的流失尤其严重,在国家出台了“免费师范生”、“大学生西部志愿计划”等政策后,情况有所好转,很多优秀教育工作人员响应国家政策,前往西部地区工作,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师资储备还是有着很大差距,这些政策导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师资力量的东西不均衡现象。[2]只有提高西部地区经济总体水平,完善提高教育人员保障与待遇,才能长期解决人才储备问题。

要改变长期的教学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熟练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更是难上加难,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不能降低原有的教学质量,不能因为教育工作者优化教学方式而降低教学水平,因此就需要教育局与学校加大对有关教育工作者的技能培训,思想转变,让其在丰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水平,让信息化设备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有效工具。

四.发展模式方面

虽然很多西部地区在设备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划拨了转向资金,对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做出了努力,但是这与东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投入相比较,有着明显差距,由于政府财政收入有限,西部地区教育部门往往拿不出更多的经费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工作,紧靠政府财政支持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发展力不足,并且城乡投入占比严重失调,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资源分布过于集中在城市中中,优秀教育工作人员也是如此,在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很多偏远地区学校甚至没有多媒体教室与光钎网络,部分教学工作人员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甚至不会使用电脑的情况尤为严重。

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优化发展模式,不能单一依靠财政支持,做到城乡均衡发展。以广东省为例,广东联通、广东电信、广东移动三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已经全部与广东省教育厅签署了共同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的合作协议,大力推进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三通两平台”建设。截至2014年底,广东省100%的公办中小学实现了“校校通”,位居全国前列,广东联通总经理何飚表示,未来3年内,广东联通每年将投入20亿元左右在相关方面。其中,每年投入不少于2亿元用于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网络建设工程,不少于8亿元用于教育信息化配套的无线网络工程,不少于10亿元用于配套的骨干网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城乡投入,是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结语

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落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受经济、政治、人文等诸多方面影响,要想赶上东部地区发展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抓住关键问题,脚踏实地,不断发展。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根据西部地区通过发展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增加教育投资,改变教育观念,重视师资培养,发展社会合作,改变之前单一的发展模式,整合教育资源,通过硬件的建设和软件的更新,提高教育水平,培养现代化综合性人才,努力创造出一套适合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体系,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1]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2]刘玉,李化树.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困境和对策分析[G].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1)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发展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月“睹”教育信息化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