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2017-07-14

运动 2017年11期
关键词:土家族文化遗产物质

彭 甜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论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彭 甜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本文主要论述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非物质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构成成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代居于武陵山地区。当前,中国政府较为重视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土家族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大量优秀的非物质体育文化,在今天,部分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濒临灭绝,需要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保护。

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保护

非物质体育文化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土家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阶段,部分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已处于濒危状态,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传承工作的断代将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为此,必须要调查了解影响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各类因素,对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为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1 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1.1 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与节日礼俗的关系

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与民族的人生礼俗、节日庆祝活动的关系密不可分。牛王节、舍巴节、女儿会等都是土家族别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在这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身影随处可见。舍巴节是深受土家族同胞重视的传统节日,该节日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间。在舍巴节庆祝活动中,土家族同胞会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主要是一些比武竞赛活动,这些活动既锻炼了族人的身体、又活跃了节日的气氛。端午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比赛来缅怀文学家屈原。与其他民族一致的是,土家族在端午节这一天也会组织“划龙舟”活动,另外,土家族在端午节时还会举办特有的“追鸭”体育活动。湘西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州,是湖南省境内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其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湘西州聚居了大量的土家族人,是土家族文化的代表区域。湘西州拥有诸如“竹铃球”等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竹铃球是土家人用细竹丝编制的球,内部置有铃铛,在传动时会发出悦耳的响声,故名竹铃球。竹铃球是湘西州久负盛名的传统体育文化运动,竹铃球比赛既能体现对抗竞赛的精彩,又具有民间艺术的巨大魅力。

1.2 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与人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土家族是典型的山地民族。土家族人世代生活在高山地区,艰苦的生存环境赋予了土家族人民坚韧不拔的品质。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际遇与生存的历史环境有所差异,因而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土家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别具一格的非物质体育文化,土家族的非物质体育文化与土家族民众生产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通过研究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与实际生产生活的关系,不难发现生产生活是孕育许多传统体育活动的母腹。目前,土家族盛行“赶仗”的体育活动,而该项体育运动的前身便是狩猎活动。土家族的“打飞棒”活动起源于族人驱逐野兽的活动。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是民众生产生活的副产物之一,源于生活但有别于生活是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之一。

1.3 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与信仰的关系

信仰指的是对某种宗教、主张、主义,或者对某物、某人的尊敬与信奉并将其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土家族的非物质体育文化与族人信仰的联系也较为紧密。部分学者认为,现代艺术的起源是巫术与原始宗教,或者说原始宗教与巫术对现代艺术的诞生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武陵山一带是土家族世代生存之地,是我国少有的巫文化盛行的区域。当前的土家族依旧怀揣着对图腾、自然、宗教及鬼神的崇拜之情,其祭祀活动中传统体育活动的身影十分常见,踩犁铧、下油锅等是祭祀人员的绝活,这些运动中所蕴藏的文化是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代表。

2 传承与保护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2.1 有利于保护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各种内外界因素可能干扰文化的传承,严重时可能导致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传承工作的断档。一旦某类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接班人断档,则该类文化便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为了防止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消失,保护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必须要做好对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为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2 有利于和谐文化的建设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要建设和谐的社会,倡导社会和谐文化,而传承与保护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正有利于和谐文化的建设。在开发与保护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当致力于发展文化遗产的情绪感染与情感渗透作用,使得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发挥促进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作用。

2.3 有利于强化文化政策设计与执行水平

土家族地区的经济条件较落后,部分土家族民众一味地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对本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导致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文化多样性持续下降、文化的地位受到了撼动。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能够为相关文化政策的设计与执行提供经验,所以必须要持续开展对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文化政策的制订及执行水平。

3 传承与保护土家族的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措施

3.1 挖掘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

应当对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活态”特征与“非物质”因素进行全面、深入地挖掘,具体举措如下:(1)将土家族的文化空间或特殊地域作为切入点。土家族有着独特的丧葬习俗,其丧葬习俗集中表现了族人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土家族是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土家人利用丧葬活动来教育后人,使他们体会生活的本质与内涵。撒叶儿嗬是土家族丧葬活动中较为常见的一类体育运动,蕴含着丰富的土家族体育文化,反映了土家族的价值追求与民族心理。在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对诸如撒叶儿嗬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保护,将各类体育运动中所体现的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入挖掘土家族传统运动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对非物质体育文化采取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工作。(2)从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着手。棉花球、抢花炮、板凳龙等是土家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代表,这些体育运动蕴含了隽永、丰富的体育文化,因此要对它们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3.2 加大对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扶持力度

政府在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此,政府必须要加大对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扶持力度,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进步。先进的文化保护政策是保障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的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程的管理工作,出台一系列健全的法律法规,需要设计有关土家族传统体育发展与传承的规划。为了防止多头管理情况的出现,政府应当成立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化管理机构,从而实现对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统一管理。土家族聚居地区政府应当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与指导下,依照地区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发展需要与特点来制订相应政策方针与规划。地区政府应当为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主要是为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与必要的工作场所。政府应当号召社会各界人士为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贡献力量,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对在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应当广泛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促进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国际国内交流,同时做好学校教育传承工作。

3.3 采用法律保护策略

应当利用法律手段来开展对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应对国内外有关民族文化保护的成功经验加以借鉴与引进,充分利用有效的法律手段来确保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结合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积极制订并出台切实可行、健全科学的文化保护政策,对故意破坏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不法分子予以严惩,决不姑息。

3.4 充分利用地区文化场馆的天然优势并倾听民众心声

实物与文字是文化传承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大量事实证明,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的传承的最佳方式是通过实物与文字,为此,文化保护工作者可以利用博物馆与图书馆来开展对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应当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无法脱离现实生活,群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扮演了文化传递者、承载者及拥有者的重要角色,在传承与保护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地征询普通民众对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土家族地区的博物馆与图书馆之所以能够有效地促进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发展,主要是因为这些文化场馆中储藏了大量的民族文化文献资料,文化文献资料以多种形式记载了各类土家族的体育文化,所以,应当有效地利用土家族地区博物馆与图书馆中的相关文化资料。

4 结 语

新的发展形势下做好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保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的形成。为此,政府应当制定健全的文化保护法律法规,文化工作者应当竭诚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质量。

[ 1 ] 吴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浙江原生态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以杭州五常十八般武艺为例[ J ].运动,2014(15).

[ 2 ] 代刚.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J ].运动,2012(1).

[ 3 ] 李明刚,胡贵勇,官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媒介意义分析[ J ].中国报业,2012(4).

[ 4 ] 曹荣芳,张宝霞.浅析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文化的构建——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 J ].中国报业,2012(4).

[ 5 ] 李晓通.试论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休闲属性[ J ].浙江体育科学,2012(1).

G80-05

A

1674-151X(2017)10-15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1.075

投稿日期:2017-02-20

彭甜(1988—),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土家族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土家风情惹人醉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