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运动训练课程改革的思考

2017-07-14

运动 2017年11期
关键词:必修课竞技运动

刘 刚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6)

理论与方法探索

高校运动训练课程改革的思考

刘 刚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6)

本文从竞技运动的定义与划分出发,分析了高校运动训练课程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作用和问题,并提出了几项解决途径。

高校运动;训练课程;课程改革;竞技运动

当前,竞技运动是高校运动训练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在很长一段时期学术研究者们针对这一问题争论不休,这也是导致高校仅仅把高标准的竞技运动看作是高校运动训练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标准的训练课程只属于竞技运动的一类形式、一个层次,并不是全部。所以,本文在客观上深入地对竞技运动的含义分类给予了介绍。

1 竞技运动的含义及分类

通过对竞技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竞技运动的含义及分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这类变化也为竞技运动的定义与划分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内容。竞技运动定义与划分的多概念性与学术观点的多样化是分不开的。与此同时,由于竞技运动这类的身体活动具有挑战性、不确定性、规则性和竞争性等特性。因此,也应注意竞技运动与游戏、喜剧、劳动、杂技等身体活动是不同的。在认识了竞技运动定义的根本内涵之后,还应意识到,对不同类型、项目和场合的竞技运动,体现的强度是不同的。然而,在这个方面,长时期以来学术研究者们一直没能够清楚明白地认识竞技运动,致使高校运动训练课程的开展更多的限制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标准上。因此,只有系统地对竞技运动的含义及分类进行明确,才能够有效的提高高校运动训练课程的效果和质量。目前,根据竞技运动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夺标竞技运动、健身竞技运动、娱乐竞技运动和康复竞技运动4大类。对竞技运动的划分有助于高校对竞技运动含义外延的了解和认识。如果高校体育开展过程中,把竞技运动训练当成是全部的高校运动训练课程,必然会发生定义偏差,极不利于高校运动训练课程的发展。

2 高校运动训练课程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高校运动训练课程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

体育教学是将学生的身体活动作为媒介的教学。当前,国外学术研究者在研究确定体育定义的内容之后,确立了竞技运动在当代体育中的地位。学术研究专家认为:体育不是实体性概念而是一个关系性概念,其通过教材媒介、教育条件(目标、目的)、教育者、受教育者等要素间存在的相互联系进行沟通,从而构建成体育这一项运动。显然,这是从范畴角度来说的。

基于体育和竞技运动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并且他们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两者之间无法混同和相互代替。实际上,包含竞技运动的身体文化与体育又具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在对体育概念的论述中,竞技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中位于教材位置。国外研究专家明确提出了竞技运动对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作为一种身体活动,竞技运动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展示了其优越性。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贯彻与实施,国内的研究专家也认为应将竞技运动合理有效地载入高校体育教材,这些已经表明竞技运动对高校体育的重要性。因此,运动训练课程的开展对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具有不可代替性和独特性,高校体育教育应重视运动训练课程的重要性,积极将竞技运动合理有效地运用于体育教学。

2.2 在学校体育中运动训练课程的作用

2.2.1 运动训练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兴趣

竞争性和娱乐性的属性是高校运动训练课程的特点,其可以更好的激发大学生的冒险精神、好奇心及求知欲。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2.2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 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开展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综合素质良好的大学生,因此,运动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是当代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另外,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最大的财富,没有身体,谈何工作、生活和学习。现代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都要对应聘者的身体素质进行严格的检验,因此,在运动方面有特殊长处的大学生,将会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学生体育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作为体育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运动训练课程可以凭借竞技运动,快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其能动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不二选择。

2.2.3 满足学生运动需求,提高学生积极性 现今,高校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安排,每周体育教学仅有1次,累计每个月不超过4次,这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日常运动需求。因此,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高校运动训练课至关重要。在高校运动训练课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网球、足球、篮球、乒乓球、健美操、羽毛球等,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巩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文化体育生活,与此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不断锻炼大学生的意志,陶冶其精神情操。

2.2.4 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体育人才,为国家体育事业做贡献 在进行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引入竞技运动满足国家竞技运动发展和改革的方向。通过大量实践已经表明,高校运动训练课程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出一批高标准的训练团队,而且还能为国家输送一批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优秀人才,还关系到高校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

3 高校运动训练课程目标

对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而言,运动训练课程的开展更好的满足了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因此在进行高校训练课程教学内容编制过程中,要以此为出发点。在另一方面,又是开展课程评价的关键标准。从体育教学的发展来看,高校运动训练课程开展的主要目标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可以更好的体现出其多元化特征。根据当代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应将运动训练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将训练教学课程根据不同的层次和任务目标划分为不同的运动训练课程,其被称为多层次训练系统。多层次的训练教学系统存在以下3个特性:(1)整体性。多层次的训练教学系统的目标之间往往是相互配合、支持和关联的统一整体。(2)连续性。高校大学生所开展的运动训练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断进行改进和深化的,其并非单一的体能磨炼项目和单一内容的重复。(3)理解与实践性。随着时间的增加,对高校运动训练的技能、情感和知识目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并达到了一个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高校运动训练课程开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技能、体质、情感、德行”的基础上,将其切实实施到“群育、心育、身育”的实践过程中,最终实现高校开展运动训练课程的最终目标。

4 运动训练课程存在的问题

4.1 运动训练课程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不合理

如今,对运动训练课程的设置,高校应在立足点上往往发生摇摆不定的现象,导致体育课程编制的逻辑点也在教练员、运动员及专项教师之间不定。同时,高校根据不同的立足点选择不同的观点,以至于高校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课程比例很不协调,设置课程时常常出现不平衡的现象。不够协调的课程结构比例,导致必修课的课时比选修课课时多出很多,然而其选择的范围却很小,必修课的内容往往是有关专业的学科,如计算机、政治、英语等,没有其他的范围。由于必修课的内容往往很难,知识繁琐,导致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必修课上,对选修课的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引发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不合理的原因。

4.2 运动训练课程设置的实践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

运动训练课程的实践环节一般包括了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3个方面。而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要求高校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运用更好的体现在教育实习中。教育实习反映在教学中,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最好的检验,其能够有效的反映高校运动训练课程设置对培养学生素质的效率高低。教育实习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检查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反馈环节,这一环节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校并没有对运动训练课程设置的实践环节予以相应的重视,在教学实习环节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当前许多二本高校仅仅组织大四学生进行实习,处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几乎没有实习机会,学生在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没有运用到实践就忘记了,这极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实践环节对运动训练课程非常重要,该环节的实习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还关系到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养成。因此,学校应重视实习教学。

5 运动训练课程问题的解决途径

5.1 对必修课实行综合化和对选修课实行小型化

要想更好的提高高校运动训练教学效果,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将一些必修课的理论教学进行适当的合并与压缩,对各个学科之间的潜在联系给予综合、客观地考虑,加强各类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去构建高校运动训练课程体系,而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大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涉猎和了解,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

5.2 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针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个问题,可以将选修课划分为理论型和技术型的学科,较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通过对选修课进行细分,可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督促学生更好的学习。

5.3 制订完善的实践评价尺度指标

合理安排实践课程不仅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的锻炼,还是其综合素质的升华。运动训练课程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学和教能力,还要具备优秀的指导能力。因此,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应制订和完善实践评价尺度指标,以严格管理和监督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实践环节有效地错开,即在不同的学期,对不同的年级进行多样化实践,分成多个层次来实现教学的目的。

6 结 语

运动训练课程作为体育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凭借其竞技运动的优势,对高校体育教学起着关键性作用。当前,每月仅有4次运动训练课程,根本很难全面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高校只有认清运动训练课程的多元化、多样性,并将其贯彻实施于体育课程中,以充分发挥运动训练课程的关键作用,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积极推进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

[ 1 ] 顾丹东.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8):107-108.

[ 2 ] 朱云龙.浅析新形势下江苏省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9):76-78.

[ 3 ] 马策,魏丕来.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2015(2):97-98.

G807.4

A

1674-151X(2017)11-07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1.037

投稿日期:2017-03-28

刘刚(1980—),助教,本科。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必修课竞技运动
鲸宝宝的必修课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驯龙高手 成为自己的路上,分离是必修课!”
不正经运动范
凉山羊
学会自我治愈,是生活的必修课
花与竞技少女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