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脱贫攻坚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2017-07-13于跃
于跃
四川是全国六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有88个贫困县、11501个贫困村,涉及12个市(州),全省一半以上的市县肩负着脱贫攻坚任务。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人。省委发出号召,把脱贫攻坚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阵地,向全省115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选派联系领导、帮扶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和农技员等“五个一”帮扶力量;向全省4321个有2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农技巡回服务小组和帮扶责任人等“三个一”帮扶力量。
截至2017年3月,全省共有11501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13150个单位帮扶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11501名、驻村干部45556名、农技员11501名,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全力以赴,驻村干部冲锋在前的脱贫攻坚总体态势。
聚焦精准扶贫 强化智力支撑
脱贫重任面前,南部县委书记张根生态度坚定:“我们采取警示牌工作法,凡部门选派第一书记扶贫工作不力、受到黄牌警示的,主要负责人在全县脱贫攻坚大会上作检讨,分管负责人代替第一书记到村工作;凡受到红牌警示的,主要负责人除了继续作检讨,还要代替第一书记到村工作;三轮黄牌警示后工作还没有起色,直接免去主要负责人职务。”面对如此严厉的“紧箍咒”,全县上下迅速行动,所有乡镇和帮扶单位干部职工全面上阵,每个单位都是先锋队、每名干部都是“排头兵”。
选得准才能干得好。各级党组织对贫困县、乡班子进行逐一研判、统筹选配,从省内发达地区选派20名优秀干部到贫困县担任党政正职,统筹选派8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县挂任主抓扶贫工作的县委副书记,跨县选派73名优秀干部担任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乡镇党委书记。特别是在第一书记选派过程中,采取个人自愿、组织推荐、社会公示等办法,确保选出的干部政治过硬、精准配对、人岗相宜。
同时,省委坚持把补齐人才短板作为打赢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长远之策。先后出台激励教育卫生人才服务民族地区的“八条措施”、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21条政策”,启动万名干部人才“双向”培养计划,目前已从贫困县选拔2058名干部人才到省直部门、单位和省内发达地区顶岗挂职;组织20余批1000余名专家深入贫困地区帮助培训农林牧特色产业专技人才。特别是针对藏区彝区的特殊实际,深入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为藏区彝区培养输送5.8万余名本土人才。
提升“绣花”功夫 培训一线干部
“绣花”靠的是精湛技艺,关键看一线干部的“针线”功夫。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制定《2015—2017年四川省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规划》,启动实施“3+11”重点培训计划,举办贫困地区县委书记、县长、第一书记研讨班和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等11个扶贫攻坚重点培训班次,用近两年时间对“四大片区”12个市(州)、88个贫困县党政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乡镇党政正职、贫困村第一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
针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四川在省、市、县层层建立种植养殖技术、新村建设技术、农村电商技术等服务队,组建党建、产业、法律、群众工作等导师服务团,与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长、农技员一起研究脱贫方案,落实帮扶措施,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同时,全省启动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培训,确保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长、农技员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仅2016年,省级层面累计举办3期第一书记培训班、培训人次1630人,市、县层面举办各类培训班1173期、培训8.24万人次。
加大激励力度 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省委以创新精神和革新思维建章立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要求,制定出台《四川省市(州)、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核办法》和年度《考核综合评价方案》,推动形成省级验收考核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部门专项考评和省级综合评价相统一、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一致的综合考评体系。
凉山彝区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全州上下将扶贫成效作为检验干部工作实效的重要依据,制定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建立“市县自查+省级考核+专业评估”综合考评机制。“一年来,所有干部几乎没有节假日、星期天。帮扶单位‘一把手白天当‘局长,晚上当‘村长,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声音沙哑了、嘴皮干裂了,吃几片药、喝几口水又继续工作。”说起一年来的艰辛,凉山州州长苏嘎尔布感慨万千。
为了激励广大基层干部更加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省委专门印发《关于切实关心爱護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办法(试行)》,从培养使用、表彰奖励、待遇保障、人文关怀、抚恤救助等5个方面出台22项措施,把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表现和实绩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尺,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在提拔任用、交流重用、晋升职级、专业技术人员聘用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新提拔的918名市厅级干部中,有县委书记任职经历和藏区灾区工作经历的295人、占32.1%。2016年换届以后,全省村级党组织回引2000余名外出务工经商优秀人才担任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贫困村党组织书记中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四强”型带头人占87.6%。
对接民心所向 共筑奔康梦想
在脱贫攻坚征程中走基层、转作风,密切和群众的感情。全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县和贫困村制度,40名省领导和48个省直部门分别牵头联系指导1个贫困县、1个贫困村,全省4.2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建立联系点。据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仅2016年一年时间,省委主要领导带队,40位省领导带头力行,先后6次到联系点和首批脱贫摘帽县集中督导、蹲点调研,督促各级领导班子切实肩负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无论是秦巴山区、乌蒙山区,还是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各地由市委书记部署,组织部长直接推进,紧扣脱贫能力、脱贫实效,对11501个贫困村党组织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确定软弱涣散党组织1459个,采取蹲点整顿一批、领导干部联系指导一批、下派第一书记转化一批、结对共建一批“四个一批”方式,逐一把脉、分类施治。2015年以来,全省共调整撤换不胜任不称职乡村党组织书记397名,补充配齐班子成员895名,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淡化、虚化等问题,着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作者单位:省委组织部)(责编: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