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核心素养理念 提升美育教学质量

2017-07-13张伟华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情感体验兴趣

张伟华

【摘 要】美术教学在发展学生个性、提高人才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它贯穿融汇于美术、语文、音乐等多种学科教育之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通过课堂主渠道,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能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兴趣;情感体验;学科融合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与在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尝试,便在全国各地热闹展开。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并正确践行的重要课题。真正的核心素养是把美术课程纳入到人文文化课程中,教师在意识上理解核心素养,才能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把知识和技能培养成学生的素养,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美术学科教学是美育的重要载体,美术教学的根在课堂、在学生。美术教学在发展学生个性、提高人才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它贯穿融汇于美术、语文、音乐等多种学科教育之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通过课堂主渠道,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能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积极探索一条多元化的美术教学的途径,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激发学生兴趣,发展感知、形象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发展感知、形象思维能力,是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提升美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美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美术是学生五彩世界的一方天地,是师生共同发现感悟创造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成为师生共同感知探究美学艺术的舞台。在执教七年级《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时,我运用“情景体验”、“佳作欣赏”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知造型中的点线形面和色彩的奇妙;“我手绘我心”活动让学生自主选用色彩表现出各种点线形面,体会可以用怎样的色彩、造型去表现情绪情感;通过猜想、讨论、试画,学生的审美眼光和思想“流动”起来,从而得出干脆利落的折线——表示果断、危险;轻松柔畅的曲线——联系着温和、恬静;形如喷发的色块——象征强烈、激情。红色表达热情或愤怒;蓝色寓意平静或忧郁;黄色代表明快或疾病……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表现欲,掌握美术的表现手法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掌握美育的表现形式,是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提升美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任务。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美、表现美,敢于去大胆的实践和创新。

夸美纽斯说过:“教育不过是帮助自然本性按自己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执教六年级《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时,通过“我的色彩我做主”实验、“巧手表我心”等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展现心中的春日景象,学生的作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谓百花齐放:色彩、速写、粘贴画,还有的学生选用了诗配画;具象、抽象、嫁接、移植、创新,思维创意和表现手法真是与众不同。

三、引领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强度,是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提升美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略。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接受,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美术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课程,课堂美术教学离不开情感的体验。

著名画家、教育家吴冠中说:“美是什么?美是对人内心的提升,是德育无法替代的文化修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美术教学中,把情感体验、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重要地位,不断丰实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情感强度。根据学生形象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特点,在课堂美术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特定美术场景和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提升审美能力。例如《面具的设计与制作》,通过自编自演的面具表演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体验到面具带给自己的乐趣,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又感受到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渗透推进核心素养理念,就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想象力、感知美的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好的表现情感,并通过自己的创造再现美。实践证明:这种“审美体验型”课堂教学,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四、美术教学海纳百川,各种学科有机相融合

美术教学海纳百川,与各种学科相融合,是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提升美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核心素养理念中的“文化理解”,主要是指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美术作品和现象,认同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从文化的角度看事物则是整合的、全景的,因为文化是跨学科的,可以将很多方面和学科整合于其中。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根据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把美术与音乐、语文等学科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使知识交叉渗透内涵扩充,魅力盎然,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可以帮助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想象和理解。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佳作品读、古诗赏析等形式把美术教学与之巧妙联系。在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活动中,引用品赏诗词《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激发学生想象联想,加深对美术意境的理解和构建。从而,使美术学科海纳百川,吸收其它学科的精髓,达到相互渗透、迁移转换的目的。

核心素养时期,在美术课堂改革的沃土里,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希望。只有深入把握核心素养理念,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形成多元的美的教法、学法,才能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把美化作阳光,變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更好的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让兴趣和美点燃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我们的课堂美术教学就一定能够走进一个新的万紫千红的春天。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情感体验兴趣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