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2017-07-13吴红艳
吴红艳
[摘要] 目的 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低血糖概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依照住院治疗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2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与多次皮下预混胰岛素注射,对两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进行分析,并探讨低血糖发生危险因素。 结果 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6%、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组患者与未发生低血糖患者比较,年龄、住院时间、BMI、血肌酐、血糖达标时间、代谢异常、糖尿病并发症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血肌酐、脂代谢异常是导致低血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能够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在进行胰岛素治疗时,要合理监控评估低血糖发生风险因素并给予对应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 胰岛素;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5(c)-011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rate of low blood glucose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insulin enhancement treatment of diabetes inpatients. Methods 50 cases of diabetes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7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5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reatment methods, both groups respectively adopted the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 and multiple subcutaneous premixed insulin injection, and the probability of low blood glucose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low blood glucose was studi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blood gluc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respectively 36% and 56%,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age, length of stay, BMI, standards-reaching time of blood glucose, metabolic disorder and incidence rate of diabetes complications(P<0.05), and all of these factors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 by insulin pump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low blood glucose, and we should rationally monitor and evaluate the risk factors of low blood glucose and adopt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thod.
[Key words] Insulin; Diabetes; Inpatients; Low blood glucose; Risk factors
胰岛素等药物治疗使用不当可引起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对患者脏器造成严重不可逆性损伤,甚至诱导心血管疾病或脑功能异常等[1],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然而可能引起低血糖,有研究表明,当分别采用胰岛素和格列苯脲治疗时,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分别为36%和18%[2],笔者对该院自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住院治疗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自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满足1999年WHO制定的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5.68±15.03)岁,参与研究对象无妊娠期妇女、口服降糖药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时间均在14 d以内,依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用胰島素泵入胰岛素(国药准字:H32024567)治疗,起始剂量每天0.5 U/kg,1/2位餐时量,三餐平均分配。参考组患者则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2~3次/d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术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按照患者体重来对胰岛素进行配量,25~70 U/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三餐前、后、睡觉前及凌晨3:00采集指尖血糖。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低血糖相关因素。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9例,发生率为36%,参考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14例,发生率为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低血糖组与非低血糖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发生低血糖患者与未发生低血糖患者比较在年龄、BMI、血肌酐、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代谢异常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3 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低血糖相关因素
通过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BMI、血肌酐、脂代谢异常是导致低血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3 讨论
胰岛素治疗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然而若治疗期间药物使用不当则可能引起低血糖现象的发生,诱导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4],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研究资料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的概率为20.6%,而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的概率则更高,达到了24.2%。该研究中,50例患者出现低血糖患者24例,低血糖发生率高达48%,这可能是由于该次参与研究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大多数的原因,同时与抽血检测时间可能有一定的关系。老年人由于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反应降低,因此当其机体处于低血糖状况时,自主分泌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能力较差,同时机体处于长期高血糖状态,自主神经受损尤其是交感神经受到损伤,无法促使机体做出相应的表现,发病隐匿,临床不易察觉并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纠正[5-6]。另一方面,老年人肾脏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药物代谢减弱,即使是常规治疗的药物,由于无法及时代谢也会在体内聚集,并最终引起低血糖现象的发生[7-8]。该研究结果显示发生糖尿病患者中年龄≥60岁的人数明显大于未发生低血糖患者的人数(P<0.06),证明了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受到年龄的影响。
该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BMI数值明显小于未发生低血糖患者(P<0.05),说明体型削弱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要大于体重正常或偏重糖尿病患者,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9]。当患者肾功能受到损伤时,肾脏排泄胰岛素的能力就下降,肾小球率过滤降低,导致胰岛素不断蓄积在体内,最终引起患者反复、严重的低血糖。有研究发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中,至少有一半患者出现过低血糖现象。
该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发生低血糖的概率明显低于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P<0.05),因此在治疗时可以优先考虑。有学者在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进行监测研究时发现,其血糖水平并非24 h内呈现出动态变化,因此通过24 h动态监测患者血糖,能够及时发现血糖降低的风险,并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并及时对患者血糖进行纠正,从而避免低血糖现象的发生[10]。大量的数据表明低血糖发生时间多集中在夜间,因此医护人员要尤其注意夜间患者血糖的監测。该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住院时间与其发生低血糖的概率存在一定的关系(P<0.05),因此在患者入院治疗后,再在其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可鼓励患者回家接受治疗,从而避免其长期住院出现的抑郁症、情绪低落等问题而引起的低血糖发生。
综上,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且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低,为了提高糖尿病治疗的安全性,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风险因素的监测,从而及时纠正治疗方案,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T2DM 防治指南(2013版)[M].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10.
[2] 楼娟亚, 陆珣靓, 张哲.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低血糖及危险因素评估[J].护理与康复,2014,13(10):933-936.
[3] 张舒婷,陈红梅,文玉琼,等.床边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睡前血糖预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6):529-532.
[4] 方团育,陈开宁,全会标,等.高龄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6,56(22):74-76.
[5] 戴丽.老年糖尿病患者药物性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2):136.
[6] 黄恋川,林 垦,叶晓平.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7):110-112.
[7] 阿孜古丽·艾海提,陈茜,马德林,等.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3):234-236.
[8] 刘臻,杨炜,邱明磊,等.22 例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278-280.
[9] 张阳敏,汪寅,陆丽霞.老年 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6):4557-4559.
[10] 杨存美,马燕兰,亢君,等.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时间段的调查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03-307.
(收稿日期: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