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拖拉机零件的鉴定方法

2017-07-13徐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年7期

徐辉

摘 要:零件鉴定是拖拉机修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工序。在鉴定工作中如果将实际上已失去工作能力的零件定为“可用零件”,则影响修理质量,缩短机器修理后的使用期限。反之,如果将可用零件错误地定为“需修零件”或是“报废零件”,则造成工时、材料的浪费,增加修理费用。因此,在鉴定中如何提高鉴定准确度以及合理地确定和掌握零件分类的界限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拖拉机零件;零件鉴定;鉴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S219.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07.055

零件的鉴定分修前鉴定和修后鉴定两种,是根据对该零件所规定的技术条件进行的。修前鉴定主要是将零件进行分类,并对“需修零件”提出修理工艺和修理技术要求。修后鉴定则主要是检查零件修复后的质量是否合格。

1 零件鉴定的内容

零件的鉴定包括下列几方面:(1)零件的尺寸和磨损程度,如零件的直径、长度、高度等;(2)零件的几何形状,如零件的椭圆度、圆柱度、直线度、扭曲、圆角等;(3)零件表面相互位置,如同轴度、垂直度、平行度等;(4)配合情况,如间隙、紧度、跳动、啮合情况、配合的严密性等;(5)零件的表面情况,如光洁度、翘曲、裂纹、剥落、刮磨、腐蚀麻点等;(6)零件表层材料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强度,如电镀层、喷涂层、堆焊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强度,轴承合金与瓦底的结合强度等;(7)零件内部缺陷,如浇铸中的夹杂、气孔,焊缝的缺陷,零件内部裂纹等;(8)零件的材料性质,如零件材料的硬度、韧性,弹簧的弹力,电器材料的绝缘能力、导电能力、橡胶老化等;(9)零件的重量与平衡,如活塞连杆组的重量差,曲轴、风扇的平衡等;(10)零件的破碎、折断、烧损等。

2 零件鉴定的方法

2.1 经验鉴定法

通过观察、敲击和感觉来检查零件较为明显的缺陷。

(1)观察。可检查零件表面严重的磨损或损坏,如折断、破碎、剥落、烧损、刮磨、较大的裂纹、橡胶老化等。

(2)敲击。利用敲击发出的声音可判断零件内部有无裂纹,联结是否紧密。若零件完好敲击时发音清脆,否则发音哑浊。此法可检查曲轴、连杆的裂纹,轴承合金与瓦背的结合情况,铆钉联结和螺钉紧固情况等。

(3)感觉。可粗略判断配合件的间隙、零件的温度、螺纹的扭紧力矩等。

以上三种凭经验的检查方法,应尽量避免作为鉴定零件的唯一方法。但是为了工作方便起见,鉴定人员对各种范围的长度、间隙、紧度、重量、力矩、温度等应有一定的感性体会。

2.2 机械仪器鉴定法

一般用于检查零件的弹力、重量、平衡及配合件的严密性等。

(1)零件弹力的检查。弹簧的弹力、活塞环的弹力可用弹簧检查仪来检查。

在检查弹簧前,首先将仪器放在水平位置上,检查仪器“0”位的准确性。为此,将砝码取下并将上、下标度上的秤锤移到“0”位。如果“0”位不准,就应旋转位于秤杆末端的调整螺钉,调节后着手检查弹簧。将被检查的弹簧装于仪器上,并将它压缩到所需的长度,然后用秤杆、秤锤和砝码来确定压缩弹簧的压力。

(2)零件平衡的检查。曲轴飞轮组的动平衡仪器比较復杂,当没有这种仪器时,修理中应注意保证不破坏原来的装配关系和注意磨修工艺中的平衡。

发动机风扇由于轴向尺寸较小,仅做静平衡即可。将风扇置于平衡架上,旋转几周后用粉笔在下面的叶片上做一标记。如果在几次检查中有标记的叶片停在不同位置,则证明良好,否则,用锉削法进行调整。

(3)零件和组件的严密性、附压性检查。拖拉机的缸体、缸盖、散热器等要求在一定压力下保证严密性。气门和气门座也要求具有很高的气密性。喷油嘴、高压油泵柱塞副、出油阀等要求高压下的严密性。轮胎内胎亦不允许漏气。

上述零件(组件)严密性和耐压性能的检查方法大都相似。即将需检查的零件(组件)封闭起来,充满空气、水或油,然后加压到一定程度,检查渗漏情况,测定压力下降的速度,作为严密性、耐压力的指标。

2.3 电磁探伤法

用于检查零件表面及接近表面的裂纹与空洞等缺陷,因而适于修理企业应用,因为零件表层的缺陷在零件磨损时或加工过程中是常常出现的。

(1)磁化的方法。①轴(或纵)向磁化。使磁力线平行于零件轴心线进行磁化。这种方法能明确地显示出横向(垂直于轴心线方向)的裂纹,如疲劳裂纹。②圈周磁化。用强电流通过工件轴心线的方式使零件表层产生环形磁场,借以显示工件纵向(即平行于轴心线方向)的裂纹。③复式磁化。在零件上施加上述两种磁场,而使零件表面形成螺旋线磁场,这种方法可以将任何方向上的缺陷同时显现出来。

(2)磁化电流的选择。为安全起见一般采用低电压电流。在用圆周磁化法检查纵向的表面缺陷时,交流电由于有集肤效应而特别有效。在用复式磁化法探伤时,其两种磁化电流中有一种为交流。

(3)退磁。探伤后的零件必须退磁,否则将使磨损产生的铁屑吸附在零件上而加速磨损。退磁法有两种:①直流电退磁法。是将通到零件上的退磁电流很快地改变方向并逐步减弱到零,这样可将零件上的剩磁退到最低限度。②交流电退磁法。将频率很低的交流电通到零件上,并逐步减小到零,或把零件从50周的交流磁场中慢慢地抽出,都可将零件的剩磁退尽。但应注意的是退磁的起动电流应当等于或超过探伤时的磁化电流,才能得到最好的退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