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EM的合川区地形因子分析

2017-07-13唐庆贺春明陈伟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坡度高程

唐庆 贺春明 陈伟华

摘 要:该文通过合川区的高程数字模型(DEM数据),利用ArcGIS进行水文分析提取沟壑密度、分析坡度、高程。分析结果表明:合川区沟壑密度为0.28km/km2,沟壑密度较小,但汇流累积量大;境内坡度以2°~15°为主,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丘陵盆地区,>15°的地区主要为川东平行岭谷区;区内主要为丘陵盆地(200~500m),>500m的范围主要在川东平行岭谷区,呈东北西南走向。对合川区地形的研究为水土流失的分析、监测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合川区;DEM;沟壑密度;坡度;高程

中图分类号 P9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2-0162-03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据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6×106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6%[2]。地形是影响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3],沟壑密度、坡度、高程等指标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变量。在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规划和工程建设之前,应对区域的地形进行准确把握。

DEM是当今地理学、地貌学界,特别是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4]。本文基于DEM数字高程模型对合川区进行地形分析。通过ArcGIS软件对合川区的DEM数据进行水文提取,计算沟壑密度、坡度、高程,以期对该区的地形特征形成综合的认识。当前合川区工业化、城市化正在快速发展中,但水土流失阻碍了其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本研究通过对合川区的地形的分析,以为合川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为其他区域的地形因子分析、水土保持等提供经验。

1 研究区概况

合川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8′37″~106.40′37″、北纬29.51′02″~30.22′24″,位于长江上游,重庆西北部,区内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处嘉陵江下游,上游来水量大。地处中丘陵和重庆平行岭谷的交接地带,全境地貌大致分为平行岭谷和平缓丘陵两大类型:东南边缘的华蓥山区为平行岭谷地形;西北部广大地区,属渝西丘陵盆地,为平缓丘陵地型。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达1552.7mm,但降水分布不均,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0%。土壤以紫色泥岩、砂岩为主,易风化和流失[5]。全区幅员面积2343km2,总人口156万,人口密度大,土地垦殖系数高,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5]。

2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是由美国航天局(NASA)与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共同推出的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简称ASTER GDEM[6]。该数据的分辨率为30m×30m,全球覆盖范围为83°N~83°S的所有陆地区域。在ArcGIS10.2中,定义合川区的矢量坐标与DEM数据的坐标相同,为D_WGS_1984。对DEM栅格数据进行拼接裁剪,得到合川区的DEM数据,进而求出沟壑密度、坡度、高程地形因子(图1)。

3 水文提取

3.1 洼地填 DEM是比较光滑的地形表面的模拟,但是由于一些真实的地形地貌和误差的存在,DEM中的洼地分为了自然洼地和伪洼地。研究表明,洼地影响水流的方向,栅格中的水只能流入洼地不能流出,故在进行水文分析前,应先进行填洼,得到无洼地的DEM数据。

3.2 流向分析 计算流向采用的是ArcGIS中最常用的D8算法。其原理是计算DEM中每一栅格单元与其相邻栅格单元间的最大坡降,以最大坡降的单元格为水流出的方向。如果存在相邻栅格坡降相等,就向外扩张至寻找到最大坡降为止。

3.3 汇流累积量 单位栅格的汇流累积量等于DEM中该栅格单元上游汇入的累加数目。汇流累积量是基于流向数据计算的。汇流累积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单元栅格的汇水能力。汇流累积量越大说明该地的地势越低洼,最大值处易形成河流;相反,汇流累积量越小,说明该处地势越高,最小值处可视为分水岭。

3.4 河网提取 河网提取与汇流累计量的阈值有关,阈值越小,其河网越密集,阈值越大,河网越稀疏。但是阈值的选定与当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植被等因素相关。本文首先假设阈值为500,750,1000……8500,算出不同阈值对应的沟壑密度,然后以沟壑密度趋于稳定的第一个阈值为本文的最佳阈值。

4 结果与分析

4.1 沟壑密度分析 沟壑密度也叫沟道密度或沟谷密度,指单位面积内沟壑的总长度,单位为km/km2。沟壑密度是评价地表侵蚀影响、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地貌类型分析等的重要指标[7]。本文根据合川区30米分辨率DEM进行河网提取,得出当阈值为8000时,沟壑密度相对稳定,为0.28km/km2,区内河流总长约为606.28km(表1)。沟壑密度愈大,表明地面被切割得愈破碎,侵蚀愈强烈[8]。合川区的沟壑较小,但境内河流处于幼年时期,以侵蚀作用为主,且汇流累积量大,存在明显的水蚀作用。

4.2 坡度分析 在ArcGIS中进行坡度分析,步骤如下:打开Arc Toolbox 的Spatial Analyst—表面分析—坡度工具,就可以对合川区的DEM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坡度分析。再将坡度栅格数据进行重分类,得到坡度的分级。坡度是反映一个区域地形特征的基本参数,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最大,是水土保持工作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9]。坡度分级方法分为一般主观分级法、临界坡度分级法与模式分級发三类[10],本文采取主观分级的方法,简单、灵活[11]。根据合川区的坡度数据,本文将坡度分为5级,分别是:0°~2°、2°~6°、6°~15°、15°~25°、>25°。坡度小于2°,说明地形相当平坦,一般无水土流失;坡度位于2°~6°的地区,坡度增大,存在轻度土壤侵蚀,应注意水土保持;坡度为6°~15°的地区,可能存在中度土壤侵蚀,应用梯田、等高种植等措施保持水土;15°~25°的地区,坡度较高,水土流失严重,应该加强工程生物等措施防治侵蚀;坡度>25°,是开荒限制坡度,已耕种的应该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合川区坡度>15°的地区,主要位于东南部平行岭谷地带,地形起伏大,坡度较高。境内坡度主要集中在2°~15°的西部广大地区,地形相对平坦,但受人类活动影响大,地表植被覆盖差,土壤抗蚀力弱(图2、图3)。

4.3 高程分析 根据合川区总体的海拔高度,将该地分为低海拔(<200m),较低海拔(200~500m),中海拔(500~1000m),较高海拔(>1000m)四类。区内>500m的范围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属川东平行岭谷地带,呈东北—西南走向。200~500m的海拔高度在区内占绝对优势,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广大地区。雨季降水量大,降雨集中,山区易形成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图4、图5)。

5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DEM数据分析了合川区的沟壑密度、坡度、高程地形特征,并指出了地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合川区沟壑密度较小(0.28km/km2),但匯流累积量大,水蚀作用明显;区内地形主要以中部和西部的丘陵盆地为主,坡度范围为2°~15°,海拔500m以下,农业活动频繁,地表植被以农作物为主,土壤抗蚀能力差;合川区东部和东南部属华蓥山低山区,坡度15°以上,海拔500m以上,在降水集中的夏季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本文分析了沟壑密度、坡度、高程对合川区水土流失的影响,但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未考虑到区域河流发展演化阶段、人类活动、地表植被状况、降水、土壤等客观条件。因此,今后还需对合川区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田卫堂,胡维银,李军,等.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04):204-209.

[2]李智广,曹炜,刘秉正,等.我国水土流失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01):57-62.

[3]杨勤科,赵牡丹,刘咏梅,等.DEM与区域土壤侵蚀地形因子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9,02(01):25-31,45.

[4]汤国安.我国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4,69(09):1305-1325.

[5]苏锋,王侨.新形势下合川区水土保持工作思路[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3(05):46-48.

[6]赵国松,杜耘,凌峰,等.ASTER GDEM与SRTM3高程差异影响因素分析[J].测绘科学,2012,37(04):167-170.

[7]吴秉校,侯雷,宋敏敏,等.基于汇流累积计算的沟壑密度分析方法[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03):39-44.

[8]张秀平,许小华,钟发牯,等.基于DEM的鄱阳湖区沟谷网络提取及沟壑密度分析[J].江西水利科技,2011,37(02):83-86.

[9]杜朝正.基于ArcGIS的坡度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01):17-18.

[10]林爱文,刘建新,丁玲玲.基于DEM的土地整理工程设计中的坡度分析研究[J].测绘通报,2008(04):60-61.

[11]汤国安,宋佳.基于DEM坡度图制图中坡度分级方法的比较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02):157-160,192.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坡度高程
8848.86m珠峰新高程
关于公路超高渐变段合成坡度解析与应用
GPS曲面拟合高程精度探讨
勘误说明
GPS控制网的高程异常拟合与应用
基于图像处理的定位器坡度计算
GPS高程拟合算法比较与分析
综掘机在大坡度半煤岩巷中的应用
坡度在岩石风化层解译中的应用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