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永安丘陵山地互叶白千层种植生长效果与关键技术试验

2017-07-13苏建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2期

苏建华

摘 要:该研究开展了永安丘陵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工业原料林的生长效果及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永安丘陵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4年生枝叶总量和直径<0.3cm枝叶量分别可达到29619.1kg/hm2和22232.8kg/hm2左右,经营效果较好。丘陵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关键技术:选择阳坡中下部,较平缓的肥沃或较肥沃的林地,采用开沟带状反坡整地,经营密度以16000~18000株/hm2为宜,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该采用开沟整地,并及时适当补充外源营养物质。

关键词:互叶白千层;丘陵山地;种植关键技术;枝叶量;生长效果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2-0106-04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growth effect and key technical experiment of Melaleuca alternifolia in hilly area of Yong'an were carried out.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otal foliage amount of Melaleuca alternifolia of 4 years old and the diameter of <0.3cm were 29619.1kg/hm2 and 22232.8kg/hm2,respectively,operation effect is good. The key technology of Melaleuca alternifolia in hilly areas: sunny slope in the lower part,the relatively flat fertile or more fertile land,the ditching strip reverse slope soil,operating with the density of 16000~18000 strain /hm2 is appropriate,in places where conditions should use the furrow preparation,and timely appropriate supplement of exogenous nutrients.

Key words:Melaleuca alternifolia;Hilly area;Key technology;Leaves volume;Growth effect

互叶白千层[Melaleuc aalternefolia(Maiden et Betche)Cheel]是桃金娘科白千层属植物。互叶白千层枝叶可用来提取精油,具有抑菌、杀菌、消炎、驱虫和抗癌等医学作用,能够高效、无毒、无副作用地杀死或抑制人体皮肤表面的真菌、细菌与某些病毒,是一种强效的抗菌及免疫激活剂,其杀菌效果是石碳酸的11~13倍[1-3]。在香料、医药、日化、食品防腐、化妆护肤及保健品等方面用途广泛,是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香料植物[4-5],且生长快,萌芽性强,一次种植能够长期受益,适宜作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互叶白千层原产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沿海一带[6]。自20世纪末在我国开始引种,在广东、广西、云南及福建等地区引种栽培,引种初期多作为绿化树种和行道树,现更多关注其作为工业原料林的产业化经营[6-7]。

福建森美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2008年开始利用互叶白千层提取茶树油(松油醇—4型)、桉叶素等,至今,每年可提取茶树油300t,年产10000t桉叶素。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多年来在永安西洋、洪田、大湖以及清流、明溪、连城等邻近地区种植互叶白千层生产基地300hm2。有关互叶白千层引种、播种繁殖、扦插、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优良种质资源选择等方面有一些报道[7-12]。生产实践证明:互叶白千层在广东、广西、云南及福建等地区引种栽培成功[13-14]。在福建永安引种互叶白千层生长较好,具有一定的丰产性和抗寒性。但以往互叶白千层种植区域大多为农田,在丘陵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报道甚少[15],在丘陵山地如何选择适宜栽培的立地条件,采取合理、有效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尚未见过系列配套的研究。为了开拓互叶白千层种植领域,减少与粮油争夺农田,合理地利用广袤的山地资源,笔者在福建省永安市开展了丘陵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的试验研究,分析其生长效应,为丘陵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提供技术支持和可借鉴的林业生产实践经验。

1 试验地概况

互叶白千层丘陵山地栽培试验选择在永安市(26°01′~26°25′N,117°19′~117°45′E)大湖镇瑶田村。本区位于永安四大河流(沙溪、文川溪、湖贡溪、桂溪)交汇处。该区域气候属于大陆性兼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9.2℃,处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年日照时数1529.8~2367.1h,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58℃,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在80%以上,无霜期302d,高于其他地区,实际霜日2~3d,光热条件好,年均降雨量1766mm左右。成土母質为砂岩,土壤为红壤。试验地为大湖镇瑶田村禾石坑043林班07大班030小班,地势平缓、开阔,海拔在200~300m左右,坡向阳坡。土壤为发育于花岗岩的山地红壤中暗红壤亚类。立地类型为较肥沃类型(II类地),主要植被有: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Beauv.]、芒萁骨[Dicranopteris dichotoma(Thunb.)Berhn.]、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 Hook.et Arn.)、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山矾(Symplocos sumuntia Buch.-Ham.ex D.Don)、乌饭(Vaccinium mandarinorum)等。

2 试验方法

考虑到互叶白千层的生物学特性和工业原料林丰产培育的需要,丘陵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试验选择在阳坡中下部。2012年冬进行林地清杂,整地。选择同一面坡,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区段,按照裂区试验设计进行配置,3次重复。试验小区面积为100m2(10m×10m)。试验设3种经营密度等级,作为主处理,分别以A、B、C表示。即:A处理,株行距0.6m×0.6m;B处理,株行距0.8m×0.8m;C处理,株行距1.0m×1.0m;每密度等级内再设置不同经营水平试验,作为副区。不同经营水平设4个水平,分别以a、b、c、d表示。a处理,块状整地,穴规格40cm×30cm×30cm,施基肥,施钙镁磷肥6750kg/hm2,按穴均匀施入穴底。2013年春采用同一无性系1年生组培容器苗种植。定植当年除草松土3次,深度3~5cm,定植后第二年起每年除草松土1次。种植后当年6~7月份进行截顶,当苗高长至50cm左右时,应采取打顶压稍的措施。采收期2年。即,种植后2年进行1次采收,齐地切割,采用收获法测定收获量。b处理,带状开沟整地,分别按各株距相应宽度,以种植点为中心,按等高线反坡开带,在带中央开沟,深30cm,宽40cm,施基肥,施钙镁磷肥3000kg/hm2,按沟长度均匀施入沟底。其余同a处理。c处理,块状整地,穴规格40cm×30cm×30cm,施基肥,施钙镁磷肥3000kg/hm2,按穴均匀施入穴底。种植后第二年追施复合肥(N、P2O5、K2O各15%)3000kg/hm2,按株均匀施入,在种植株上方开月牙状小沟施入。其余同a处理。d处理,块状整地,穴规格40cm×30cm ×30cm,不施基肥,不施追肥。作为对照。其余同a处理。

2016年统计造林保存率、逐年测定冠幅、株高等主要生长因子。2014年和2016年冬季分别测定全株枝叶量(含干,鲜重,下同)和直径<0.3cm枝叶量。据报道:互叶白千层枝条含油率仅为叶片含油率的10%[16],因此以除去直径0.3cm以上枝条及枯黄枝的枝叶生物量为实测值。

裂区试验数据以及数理统计分析应用Excel和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密度生长状况比较 在工业原料林建设中,林分密度是重要的控制因子。林分经营密度直接影响林分对光能利用率及对土壤营养与水肥的吸收状况,从而影响林分生产力[17],表1是不同经营密度下互叶白千层生长状况。从表1可知,不同经营密度互叶白千层生长状况存在差异。冠幅从大到小依次为C>B>A处理。株高从高到低依次为B>C>A处理,从冠幅生长量分析,互叶白千层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密度较小,冠幅越大;从株高生长量分析,互叶白千层株高并不随着栽植密度的规律性变化而呈现规律性变化,一般认为林木幼林树高生长随着经营密度的增大而增高,本试验结果并未表现出这一规律,而是以B处理为好;这与本试验种植当年6—7月份处理有关,顶端优势受损后,株高生长受到抑制,促进了冠幅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密植是可行的,而且有必要,栽植密度15600株/hm2左右比较合理。同时较喜光又喜湿的互叶白千层在丘陵山地种植,栽植密度合适时种内竞争和彼此间的侧方庇荫,为互叶白千层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适当密植,对植株体量形成尤为重要,有利于增强整体性生理功能,降低林内温度,提高土壤湿度。从表1中枝叶量指标还可以看出:4年合计枝叶总量(鲜重)从高到低依次为B>A>C处理,直径<0.3cm枝叶量从大到小同样为B>A>C处理。从栽植密度大小与枝叶量秩次相关中可知: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枝叶量。B处理,即种植株行距0.8m×0.8m处理枝叶总量最高,达27287kg/hm2,B处理栽植密度介于A处理与C处理之间,但枝叶量均高于A和C处理。B处理枝叶量比A处理和C处理分别增加6.4%和41%;从树冠幅大小与枝叶量秩次相关中可知:栽植密度较大,树冠幅生长受到抑制。过密枝叶相互穿插,产生重叠、交叉,在树冠接近或即将接近时就产生了胁迫;过稀则无法最大化利用光能。枝叶是树冠形成的主要构件单位,植物的枝叶是生物量积累的重要组成,还是输导水分和养分的功能性器官,合理的结构整体,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影响到林分生产力高低。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见表1):B处理、A处理与C处理枝叶总量和直径<0.3cm枝叶量均达到显著水平。其它处理间未达到显著水平。从表1中还可知:不同采收年限枝叶量数量和质量有所差异。以A处理为例,2014年直径<0.3cm枝叶量占枝叶总量78.5%,2016年直径<0.3cm枝叶量占枝叶总量70.7%。随着经营年限增长含油率较高的直径<0.3cm枝叶量比例有所下降,但总量增加,2016年与2014年直径<0.3cm枝叶量占枝叶总量增加11.2%,表明2016年枝叶量高于2014年枝叶量,说明山地丘陵种植互叶白千层经营期可以在4年以上。

3.2 施肥对互叶白千层生长量的影响 施肥是林木经营主要措施之一。表2是不同施肥处理互叶白千层生长状况及其枝叶量的调查测定结果。从表2中可知:副区处理中同样块状整地,不同施肥水平a、c和d3种处理中不同施肥处理,无论何种密度,均以c处理(施基肥,第二年春季追施复合肥)枝叶量最高,a处理次之,d处理居末位。c处理与d处理比枝叶总量增加21.7%,直径<0.3cm枝叶量增加28.1%;a处理与d处理比枝叶总量增加12.2%,直径<0.3cm枝叶量增加10.4%;表明施肥可以促进互叶白千层生长,提高枝叶量。c处理与a处理比枝叶总量增加8.5%,直径<0.3cm枝葉量增加16.1%,表明追肥也可以促进互叶白千层生长,提高枝叶量。经对不同施肥处理互叶白千层枝叶总量和直径<0.3cm枝叶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c处理与d处理枝叶总量和直径<0.3cm枝叶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它处理间枝叶总量和直径<0.3cm枝叶量均未达到显著差异。表明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施基肥并追肥处理生长量和枝叶量最好,说明施肥可以提高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生长量和枝叶产量,施肥是提高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生长量和枝叶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南方山地红壤土壤肥力普遍低下,而且定向培育短周期互叶白千层工业原料林,在形态构建过程中需要消耗土壤中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收获期短,短周期内枝叶收获产出也会带走大量有机物,合理施肥是必要的手段。林木施肥是比较复杂的技术措施,有关施肥方法、施肥量及其配比有待于深入研究。

3.3 不同整地方式对互叶白千层生长影响 立地是限制生物产量的关键因子[18]。山地红壤总体肥力不及农田,加强土壤管理是山地种植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表3是副区中其他条件基本相似条件下,不同整地方式a处理(块状整地)和b处理(带状开沟整地)互叶白千层生长状况的测定结果。从表3中可知:b处理枝叶总量和直径<0.3cm枝叶量均高于a处理,表明带状开沟整地的互叶白千层生长和生物产量高于块状整地,说明带状开沟整地方式有利于互叶白千层生长和生物产量提高。这与带状开沟整地,较大程度扰动了土壤原状土构造,使得土壤疏松多孔,土壤水、肥、气、热比较协调,且等高线反坡开带,缩短了径流长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拦截降水引起的水土流失。经方差分析(表3),a处理和b处理枝叶总量和直径<0.3cm枝叶量间虽然尚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两者间存在一定差异,b处理与a处理比,枝叶总量和直径<0.3cm枝叶量分别增加8.8%和14.5%。说明在坡度相对较缓的山地,采用带状开沟整地为好,也有利于山地互叶白千层的经营管理。

4 结论与讨论

(1)永安丘陵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4年生枝叶总量和直径<0.3cm枝叶量分别可达到29619.1kg/hm2和22232.8kg/hm2左右,经营效果较好。其中栽植密度15620 株/hm2,采用开沟整地,有施基肥、追肥的B-c处理枝叶量可达38.2t/hm2,李恒树等[19]2007年在广西水田种植互叶白千层,种植密度23000株/hm2,年产叶量可达45~55t/hm2,两者相比较,农田比丘陵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枝叶量高。这与农田土壤肥力较高和水分管理方便,便于灌溉,对较喜水湿的互叶白千层生长有利,但在农田种植,特别是前茬种植水稻的农田,农田犁底层坚硬,互叶白千层根系难以穿过,阻碍了互叶白千层根系生长,而山地土层深厚,根系生长空间较充裕,加上广袤的山地资源和较实惠的占有费用,使得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工业原料林具有宽阔的发展空间。

(2)丘陵山地种植互叶白千层关键技术:选择阳坡中下部,较平缓的肥沃或较肥沃的林地,采用开沟带状反坡整地,经营密度以株行距0.8m×0.8m为宜,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及时补充外源营养物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处理、A处理与C处理枝叶总量和直径<0.3cm枝叶量均达到显著水平。c处理与d处理枝叶总量和直径<0.3cm枝叶量间存在显著差异,a处理和b处理枝叶总量和直径<0.3cm枝叶量间虽然尚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两者间存在一定差异,b处理与a处理比,枝叶总量和直径<0.3cm枝叶量分别增加8.8%和14.5%。经营密度与诸多因素有关,李恒树等曾试验过互叶白千层经营密度有33000株/hm2、25000株/hm2、22000株/hm2[19],徐英宝等[20]在广东高要市试验后建议互叶白千层种植密度可提高到20000株/hm2以上。以上试验主要在农田及采用1年采收的林分。笔者认为在山地丘陵,以每二年采收一次的经营林分,以种植密度16000~18000株/hm2为宜。

参考文献

[1]古佛政,张燕君.互葉白千层芳香油的提取和利用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1999,15(3):33-37.

[2]肖凯军,李琳,郭祀远,等.互叶白千层油的提取和应用[J].食品科技,2000(1):12-13.

[3]张梅,幸世林.互叶白千层大棚引种育苗[J].林业实用技术,2003(7):21-22.

[4]刘布鸣,董晓敏,黄艳,等.互叶白千层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1,42(7):1282-1285.

[5]钟昌勇,陈海燕.茶树油的应用及市场前景[J].林产化工通讯,2003,37(5):31-35.

[6]陈碧华,吴丽君,李乾振,等.互叶白千层研究进展[J].福建林业科技,2010,37(4):177-181.

[7]张孝祺,白懋嘉.我国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质量标准[J].广东化工,2011,38(4):3-4.

[8]吴丽君.高精油互叶白千层组培产业化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4,29(12):1246-1250.

[9]吴丽君,翁秋媛,陈碧华,等.高精油互叶白千层组培快繁技术[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30(4):314-319.

[10]吴丽君,陈碧华,翁秋媛,等.互叶白千层高精油优良单株的选择与等级划分[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1,31(1):74-78.

[11]高楠.互叶白千层扦插育苗技术初探[J].福建林业科技,2010,37(3):67-69.

[12]张孝祺,白懋嘉.四个澳大利亚互叶白千层新品系的引种试栽试验初报[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1(2):14-16.

[13]周丽华,张华通,龚峥,等.互叶白千层工厂化育苗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2001,17(1):16-19.

[14]郭逸成.互叶白千层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7(3):26-27.

[15]罗联烽.互叶白千层丰产栽培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科技,2009(4):124-125.

[16]张孝祺,林雄,吴玉鐾,等.广东互叶白干层茶树油产品主要成分的质量标准研究[J].广东化工,2006(2):12-16.

[17]洪伟: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研究[J].生物数学学报,1997,12(2):135-142.

[18]杨先锋,叶金山.关于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几项措施的初步探讨[J].江西林业科技,2001(2):32-34.

[19]李恒树,黄耀恒.互叶自千层的栽培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2007,36(3):156-157.

[20]徐英宝,林仕洪,甘文友.互叶白千层引种与栽培试验初报[J].林业科学研究,1997,10(4):383-388.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