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斜纹夜蛾在叶用薯上的绿色防控技术

2017-07-13吴梅唐佳斌陈祥金吴红望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引诱剂黄陂区斜纹

吴梅++唐佳斌++陈祥金++吴红望

导读:近年来,斜纹夜蛾在黄陂区叶用薯上的为害逐年加重。通过采用生物导弹、性引诱剂等绿色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虫源基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确保叶用薯食用安全。

叶用薯也称薯尖,是以食用茎叶为主的甘薯专用品种。自2009年起,叶用薯成为武汉市黄陂区主导蔬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逾万亩。以往叶用薯病虫害极少,但近3年随着规模化种植基地的增多和暴雨洪灾的发生,斜纹夜蛾为害逐年加重,渐渐成为制约叶用薯丰产和质量安全的关口。为此,我们根据斜纹夜蛾生活习性,利用生物导弹、性引诱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在控制虫害发生和蔓延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生活习性

斜纹夜蛾是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世代重叠严重且幼虫具暴食性。成虫具趋光性,在叶用薯田间常将带茸毛的卵块产于叶片背面,数量多但不易被发现。刚孵化的初龄幼虫呈群聚性,3龄后开始分散为害且食量显著增加,4~6龄进入暴食期。幼虫昼伏夜出,白天潜藏于土块、老茎叶的背光处,夜间活动啃食叶片。

2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群集在叶用薯叶片背面啃食叶肉,仅留上表皮和叶脉,被害处形如一层薄薄的窗纱。3龄后可将叶片吃成缺刻状或鱼网状,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露地叶用薯虫害暴发时,幼虫吃光一田块后可成群迁移到周边田块继续为害。

3 发生情况

武汉市黄陂区叶用薯地块斜纹夜蛾一般每年发生6~7代,其中露地栽培6~10月可见幼虫为害,8~9月最为严重;设施越冬栽培5~11月皆可见幼虫为害,但以7~10月为害最为严重。地势低洼地带,每年6~7月暴雨洪灾过后虫害尤为突出,部分基地可一夜成灾,导致防治十分棘手。

4 防治办法

4.1 清洁田园与深耕晒土

为减少斜纹夜蛾虫源基数,叶用薯定植前需将田间的病残枝叶清理干净,并移出田外集中填埋。春季露地定植可于3月中旬先利用旋耕机深翻土地30~35 cm,晒田1~2周后待栽。叶用薯越冬设施繁苗地块宜结合翻耕,于9月下旬前晒田20~30天或灌水后覆盖农膜进行高温闷棚15~20天,并选择无斜纹夜蛾等病虫为害的茎叶定植。

4.2 生物导弹与采摘除卵

生物导弹即毒·蜂杀虫卡,可入侵斜纹夜蛾的幼虫和卵,并形成病毒流行病以降低虫害发生程度。依据生物导弹的作用机理,寄杀斜纹夜蛾前3代卵和幼虫对减轻虫害发生程度的效果最佳。根据湖北地区斜纹夜蛾的监测发生动态,露地可分别在斜纹夜蛾第1次羽化高峰期(5月上旬)和第2、3次羽化高峰期间(6月初、6月下旬),每667 m2安放蟲卡2~3枚于叶用薯藤蔓处。放置生物导弹前后1周,禁止使用任何杀虫剂。叶用薯8~9月生长迅速,每5~7天可采摘1次,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加采摘次数人为移除虫卵以降低虫源。

4.3 诱杀监测与药剂防治

本地使用情况表明,规模化基地以性引诱剂诱杀斜纹夜蛾成虫效果最好,太阳能杀虫灯次之。性诱设备可于5月初进行安装,每667 m2悬挂干式诱捕器1个,每月更换1次斜纹夜蛾诱芯,根据诱虫的数量更换诱捕器底部灌装药液的塑料袋。太阳能杀虫灯也于5月初进行安装,一般每20 000 m2安置杀虫灯1个,定期检修、维护线路、灯泡和捕蛾设备。结合诱杀的成虫数量,可于7~10月在捕杀成虫数量高峰期的3~4天后,喷施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微(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 胡国栋.斜纹夜蛾生活习性及防治[J].安徽农业,2008(8):27.

[2] 徐爱仙,周志程,龚伟等.应用性诱剂监测芦笋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发生动态初探[J].湖北植保,2012(1):58-60.

[3] 云天海,张磊.太阳能杀虫灯对蔬菜害虫的诱杀效果[J].北方园艺,2016(18):117-121.

[4] 周忠实.斜纹夜蛾种群控制的研究概况[J].昆虫知识,2009 46(3):354-361.

猜你喜欢

引诱剂黄陂区斜纹
桔小实蝇引诱剂筛选
斜纹软呢新姿
四种草地贪夜蛾测报型性引诱剂的诱捕效果对比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一家百年县医院的能力建设真经
三道关口搭建妇幼健康新屏障——黄陂区妇幼保健院工作巡礼
F2型和APF-1持久型引诱剂对松墨天牛的林间诱捕效果比较
两种新型松褐天牛引诱剂不同空间位置诱捕效果比较
以人为本 尚美育人——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前川第二小学教改掠影
EcR-RNAi和印楝素处理斜纹夜蛾幼虫诱导腹足发育受阻表型
结构用单板层积材的斜纹承压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