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体对等来分析冯骥才的《公德》译文

2017-07-13蓝毅娇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公德用词修辞

蓝毅娇

【摘要】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出真实体现源语风格的翻译作品。翻译是在原语语篇与目的语语篇之间寻找并确立对等关系的一种实践活动。文体对等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本文旨在从问题对等的角度,对冯骥才的《公德》翻译实践做出分析。

【关键词】文体对等 修辞 句式 用词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

二、功能对等中的文体对等

文体对等(Stylistic Equivalence)是众多翻译对等类型中的一种。波波维奇提出了文体对等,将其定义为“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目的是用相同意义的不变量达到表达上的一致”。文体对等也被称作是“充分性”、“表达对应”和“忠实原文”。文体对等涉及到保存源文本的表达特征,同时还尽可能地保存其基本语义内容。即使在无法建立直接语义对等的情况下,译者也应该选择与源文本特定成分在文体上对等的目标语项。

三、文体的概念

文体的概念总结起来就是:某个作家的语言特征;某个体裁、时期、派别或是其结合体等。文体分析大体上可以从词汇、句法、修辞、叙事视角等方面进行。

从词汇层面来说,文体分析主要检验文本用词是简单或复杂、书面语或口语、描述性或评价性、笼统或具体、是否使用偏僻或特定词汇等。

从句法层面来说,主要分析句型、句子复杂性和所表达的功能。例如,英语短句经常表示强调作用,有时候一系列短句用于描述快速的动作或激动的感情。从修辞层面来说,检查语法、词汇模式或韵律模式,探究其中的修辞手法以及其修辞使用的目的。

从叙事视角层面来说,从不同的叙事视角来叙述就会出现不同的事实,因此把握正确的叙事视角会有助于对译文信息的正确传达。

四、从文体对等的角度分析冯骥才《公德》译本

本文以小见大,在用词上很简单平实、通俗易懂,用朴素的语言来讲述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同时,翻译时注意处理一些自带褒贬意义的词语,如“招致”、“传染”、“感染”、“刺激”等,需传达出其中的褒贬含义;中英文惯用表达不同,因此翻译时使用词性转换更有利于传达原文意思。

案例分析1:

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恶的,世上万事皆同此理。

The good attracts the good,the bad infects the bad,the kind affects the kind,and the evil provokes the evil. That goes with all the things in this world.

選句用词平实,但其中的动词有其各自的褒贬意义在,翻译时需正确传达其中的感情意味,如“招致”用在“好的”之间说明为褒义,因此用incur,suffer等贬义词;“刺激”表达贬义,而stimulate传达不出这层含义,因此可以换成provoke。

文章句式都偏短,使用短句较多,句子间逻辑关系十分清楚。所以翻译时多用短句,并注重句子间的衔接,处理好上下文逻辑关系。

案例分析2:

在欧美国家的快餐店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吃完东西要把用过的纸盘纸杯扔进店内设置的大塑料箱内,以保持环境的整洁。为了使别人舒适,不妨碍别人,这叫公德。

In the US and European countries,theres an unwritten rule in fast food restaurants that to keep things neat,you need to throw used paper plates and cups into the dustbins there. Its what we call social morality to make others comfortable and avoid bringing them troubles.

选段句子较长,但短句较多,在翻译时尤其注意句与句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并适当使用英语中惯用的从句或后置定语来传达出其中逻辑因果关系。译文使用了部分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清楚明确其中的逻辑。

修辞手法上,运用较多排比句式,翻译时可采取一些必要的词性转换,以保持排比句式,维持原文的对仗感。同时,翻译时注意文章应该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案例分析3:

有人说,美国人的文化很浅,但教育很好。我十分赞同这见解。教育好,可以使文化浅的国家的很文明;教育不好,却能使文化古老国家的人文明程度很低,素质很差。

Its said that,Americans have a short culture history but a good education. I quite agree with that. A country with a short culture history can be civilized,through a good education. But a country with a rich culture can be decivilized,without a good education.

原段落中采取了排比句式,通过比较显示出两者的不同,句式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逻辑明朗。翻译中可以保存原来的修辞手法,通过形容词和介词短语的相互转换传达出意思,在不破坏原句意义的基础上保留其文体特征。

总的来说,文学翻译中的文体主要从词汇、句式、修辞、叙事视角等方面体现出来,这是文学翻译中需要忠实于源文本的几个方面。此外,在翻译前,要先分析原文各方面的文体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来决定翻译中的遣词造句。

References:

[1]Popovic,Anton.1976.Dictionary for the Analysi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Edmonton:Departmen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猜你喜欢

公德用词修辞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太没公德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追问文本,捕捉文字背后的声音
“隐私”是个公德概念
I Want to Be a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