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江西“蹲点”读书忙
2017-07-13王达阳
王达阳
1969年10月,“文化大革命”的第四个年头,早已远离政治核心的陈云被疏散到江西南昌“蹲点”。离京时,陈云随身携带的除了常用的被褥和换洗衣服,还有许多书。
到南昌后,陈云住进位于市郊青云谱的福州军区干部休养所,在距住所一公里外的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蹲点”调查。陈云一般是每星期下厂三四次,深入到工人中,进行调查研究,走遍了化工石油机械厂的每一个角落。厂里有铸工、铸锻、木模、金工、容器和机修等车间,有中心仓库、钢材与铜材库、实验室,还有汽车运输队、职工食堂、医院、子弟学校、“五七”生产队以及家属粉丝加工厂等。陈云轮流到这些地方去,同职工聊家常,谈生产,讲勤俭,有说有笑,气氛热烈而亲切。
陈云重视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向班组长提议,每星期至少要安排两次生产技术课,让工人自学规定的技术课本,还要请厂里的技术人员讲课。在下料一班学习时,工人张德新是个大学生,陈云鼓励他:“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要在生产和工作中好好发挥作用。”“文革”中知识分子被列为“臭老九”,所以一名青年工人开玩笑说:“大学生是臭知识分子。”陈云十分幽默,走上前去握握张德新的手,然后再把手放在鼻子上闻了闻,风趣地说:“不臭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陈云此时已经退出中央一线工作很久了。然而“位卑未敢忘忧国”,他始终在思考、忧虑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青云谱期间,陈云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马列主义著作。这段时间里,他读完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还有《列宁全集》中十月革命直至列宁去世的部分,并在1972年以后多次重读了这部分内容。1976年粉碎“四人帮”时,陈云已经在北京,正好看完《列宁全集》。陈云花了很多时间仔细阅读了《毛泽东选集》,特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方面的著作。陈云读得非常认真,还用钢笔和各种颜色的铅笔在书上画了很多道道和圈圈,写了很多批注。和身边工作人员谈起这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尤其是毛泽东的文章时,陈云说:这些文章的现实针对性都很强,也很生动很吸引人。
陈云在阅读过程中一直联系实际思考问题,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其中的经济理论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政治学的观点。陈云复出后,在中纪委的第一次全会上的讲话,就是引用《列宁全集》中的例子说明党内政治生活应当民主、正常的道理。陈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也多次提到毛泽东教他学哲学以及他学毛泽东哲学著作的感受和体会。
空闲之时,陈云还阅读了《鲁迅全集》的文章。鲁迅是陈云十分尊敬的一位作家,他的文章针砭时弊,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陈云还把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在江西期间,陈云的家庭处境也十分困难,一家人分散各地。陈云非常思念家人。他的化名“元方”,取自两个儿子“陈元”“陈方”名字的组合。陈云最牵挂的是儿女们的学习和生活。孩子們去江西探亲,他说得最多的就是要认真读马列的书,读毛主席著作,学好哲学。他的家书每每都是鼓励孩子们要挤时间学习。1970年12月8日,女儿陈伟华给父亲写信,谈了自己的学习愿望。陈云给她回信,高兴地说:“我万分欢喜(不是十分、百分、千分而是万分),你要学习和看书了。”他很快帮女儿列了一个详尽的读书计划。1971年4月,陈伟华到南昌看望父亲,陈云送给她一本《世界知识年鉴》。在探亲的20多天里,父女俩大部分时间是在读书中度过的。
1972年4月,陈云结束了在江西的“蹲点”生活,回到北京。这段不同寻常的两年零七个月的特殊岁月,是陈云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陈云通过长时间的考察调研和静心苦读,对中国的状况有了更多的感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有了更多的思考,思想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