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杖藜扶我过桥东 彼此两岸觅行踪

2017-07-13李仰臣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7年5期
关键词:花器艳遇全运会

李仰臣

当前进的道路被河水阻断时,我们要想从此岸到彼岸,既可以借桥而过,轻松自在,也可以乘船而过,悠闲方便。写记叙文也是如此,比如在情与景、叙与议之间,在视角转换、顺序设置、事件衔接的时候,便需要“桥梁”或“船只”进行过渡,使其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下面,我们品读几篇美文,赏鉴其精妙的过渡艺术。

一、借助词语,自然“摆渡”

在写作过程中,有时文章前后文的内容比较单一,意思相近,或者上下两段之间的意思转换、跳跃不大,就可在两段之间使用过渡词。具体来说,时间转换用时间词,地点转换用方位词,表示顺序时可以用“首先、然后、接着”或“一、二、三”等序数词,表示意思转折的用“然而”“但是”“可是”等词,表示因果关系的用“因为、所以”等词,表示总结的用“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等词。

【精彩片段】

小时候,有一位远房亲戚,常给我讲打猎中的趣事。在他所有的经历中,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和狼的狭路相逢。

“你不必担心。”远房亲戚说,“它远比你紧张。你的目光要迎上去,狠狠盯着它,千万不要躲闪,不要让狼从你的眼神里看出一丝丝惊慌。这样对视一会儿,狼就会逃走。”

这是他的真实经历。当与狼相遇,无论你有多害怕,只要挺住,别让狼读出你的紧张,最终的胜利者就是你。

“狼也紧张,比你更紧张。这是肯定的。”远房亲戚说,“狼的行动出卖了自己的内心。”

前几天,一位朋友参加市里文化馆举办的象棋大赛,竟然一路披荆斩棘,杀进决赛。面对近在咫尺的冠军,朋友突然间丢掉预赛和半决赛的从容,紧张得汗流满面。

那天,我一直在旁边看着他决战。他的那盘棋,下得昏招百出。

意外的是,他获得了冠军。

事后,他告诉我,中间有好几次,他都想推子认输。后来,他抬头看看对手,他从对手的眼睛里,看出更多的惊慌和不安。他知道,对手其实更紧张。

于是,他坚持下来,赢了这盘棋。

事情就这么简单。(摘自周海亮《对手更紧张》)

【灵犀一点】

文章开篇总领全文,接着按照时间顺序使用“前几天”“那天”“事后”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和关联词“于是”,将“观棋”这一情节清晰流畅地叙述出来,使得文章过渡自然,前后贯通,层次清楚。

二、借助句子,巧妙“过渡”

当上下两个层次内容比较复杂,层次跟层次之间意思有较大转换或跳跃时,用过渡词语可能连接不起来,但用一个较简单的句子便可以连接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使用过渡句。根据过渡句所处的位置,有三种过渡方法:置于段首,用下段首句过渡,挈领下文;置于段末,用上段尾句过渡,小结前文,引出新意;置于段中,用段中句子过渡,承上启下。例如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前一句话概括总结了上文闻一多先生的学者风范,后一句话自然过渡下文重点写“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内容。作者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以过渡句贯之,结构严谨,衔接紧密。

【精彩片段】

喜欢侍弄花。不论是遇到花店的花、菜市场的花,还是路边的野花,只要是中意的花,我都往往会把它带回家,欢天喜地地做它的奴仆,将这原本空虚苍白的人生,甘心交付一场又一场的“艳遇”,这在我,是多么奢侈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一所小学办事,在学校门口,遇到了一个卖盆花的小摊主。我俯身看他的一盆不知名的厚叶植物,请教它的名字,小摊主居然说:“是多肉家的亲戚吧?”我大笑起来。就冲这名字,我要定了这盆花!回到家,闷得不行,不眨眼地瞅着那盆植物,在心里问它:“小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呢?我辛辛苦苦捧你回家,你却连自己叫什么都不肯告诉我,太不够意思了吧?”这样想着,就忍不住拍了照,发给了玉江。玉江说:“它叫金鱼吊兰,又叫金鱼花、袋鼠花,苦苣苔科,苦苣苔属。”半年之后,它开花了,颜色金红,腹鼓嘴撅,酷似金鱼。好后悔当初没留那个卖花小摊主的电话号码,否则,我定会拍一串“金鱼”发给他,告诉他:人家根本不叫多肉家的亲戚!

就这样,遇到心仪的花草,我便带回家。于是,我家的阳台彻底被植物攻陷了。比我还要高出一点的龙血兰,是我家花卉中的元老。我蘸着淡啤酒为它擦掉长长叶子上的微尘,是一桩妙事;虎刺梅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每早清扫凋谢一地的小花,这活儿,我才不肯让别人干;米兰大概40天开花一次,花事最盛时,我家先生不顾天寒地冻也要开窗透气,“香晕我了!”他气急败坏地说……不知为何,我尤其喜欢爬蔓植物,看到它们那滴翠的长蔓穿插在白色的隔栅间,给夕阳一照,遍地花影扶疏,由不得人想坐在那花影里,想一回最艳的心事……

有了美的花,没有美的花器是不成的。在每年的陶瓷博览会上,我都能淘到几件赏心悦目的花器。后来,迷戀上了用麻绳自己缠花器,并且越缠越上瘾。就这样,我家拥有了N个自缠麻绳的花器。今年暑期回家探望母亲,我给她带一个装饰了蕾丝花边的缠瓶。母亲举着那个瓶子看了又看,最后叹赏道:“我闺女怎么还有这两下子?”我得意地笑着,往那瓶中注满了清水,插了一株绿萝,顿时,母亲的窗台旖旎起来。

与植物的一场场“艳遇”,又何尝不是与自我的一场场“艳遇”?在一片新叶中发现自己,在一茎花蕊中深读自己,在一次凋萎中审视自己……人与花,相互侍弄,相互警励,走出一片不败的春色。(摘自张丽钧《那一场又一场的艳遇》,有删改)

【灵犀一点】

文章开篇表达对花的喜爱,总领全文。第二段用“记得有一次……”衔接上下文,回顾了“我”与金鱼吊兰由相遇到相知的过程,情感细腻。接着第三段用“就这样,遇到心仪的花草,我便带回家。于是……”过渡到描述阳台上的若干种植物,呈现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尤其是第四段开头,作者用“有了美的花,没有美的花器是不成的”这句话,既承接上文概括了花的美丽,又启示下文点明“我”对花器的喜爱,为描述花事增添了情趣。最后由花及人,感悟人生,耐人寻味。

三、借助段落,腾挪“飞渡”

有些文章中,前后两个层次的意思相隔很远,有着很大的转换或跳跃时,作者就往往在转折处用一个独立完整的段落,衔接上下两层文意。比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由童年在百草园的快乐趣事,写到单调乏味的三味书屋,中间写了这个过渡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此段就像桥梁一样,不但连缀、承转了文章前后两部分,还对表达全文的主旨、反映“我”当时的心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精彩片段】

①做事成功的秘密,很多时候,其实决定于另辟蹊径的智慧。

②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开幕式又成为大家街头巷议的焦点。北京刚刚开完奥运会,大师级的导演张艺谋执导,奥运会开幕式堪称世界一流,而山东搞全运会开幕式的设计,还会有谁的能力超过他?

③这时候,有一个人说:“好办,两分钟就能解决问题。”

④大家都以为这人在开玩笑。不料他却认真地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肯定有A、B两个方案,我国近年也不可能再举办奥运会了。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B方案,直接拿过来,再加上些具有山东特色的元素,不就是很好的全运会开幕式方案吗?”

⑤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果然,十一届全运会结束后,社会上对这届开幕式好评如潮。

⑥绞尽脑汁的问题迎刃而解,山东不费吹灰之力,奥运会的备选方案又发挥了功用,一举两得!

⑦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时,老师对学生出了一道题目。这个题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让现场评委老师回答不出来;第二,必须要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⑧很多学生出的问题,都被评委们一一化解了。试想,哪一个高中水平的考生有能力,能出一个难倒众位大学教授评委的问题呢?

⑨但是,有一个考生独辟蹊径。到了他的时候,他很镇定地对评委们说:“老师们,请问你们知道我祖父的名字吗?”

⑩听到这个考生的问题,所有在场的人鸦雀无声!是啊,一个唯一的而且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一个评委们果然都回答不上来的问题!

?輥?輯?訛很多人说,这个题目是独辟蹊径的经典。它告诉我们,在知识的考场上,没有人可以站到最后,风景总在奇异的地方。

?輥?輰?訛生活中的智慧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勇于思考,只要我们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另辟蹊径,路就在脚下。(摘自鲁先圣《另辟蹊径的智慧》,有删改)

【灵犀一点】

文章开篇点明题意,概说智慧对于成功的意义,接下来第②~?譾?訛段叙述山东全运会开幕式借鉴、使用奥运会的备选方案B,第⑦~⑩段叙述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时,一名考生提出问题难倒了评委。作者将第⑥段和第⑩段作为简明扼要的议论段,衔接过渡到下文,使文章脉络清楚,严谨紧凑,还有助于表达作者的真切感受,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

猜你喜欢

花器艳遇全运会
冥想
艳遇的遇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
浅谈紫砂《蟠桃壶》的绝代风华
艳遇
煮一锅“艳遇”,让男人都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