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与项目”的应用技术型教学
——以《非线性编辑》课程为例
2017-07-13叶翰宸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542899
叶翰宸 (贺州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 542899)
“竞赛与项目”的应用技术型教学
——以《非线性编辑》课程为例
叶翰宸 (贺州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 542899)
《非线性编辑》是影视传媒专业的核心课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应结合人才需求变化,教学理念应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向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在这新的教学语境下,教学可采用“竞赛与项目”的机制,驱动学生参与实践,建立一个应用能力培养体系,这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非线性编辑;实践能力培养
此文系2016年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双创教改课题立项项目,2016WCJG006,《新媒体语境下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建设》。
学者Friesen和Anderson提出,能力(competence)涉及知识、技巧与态度之组合,是一种综合知识、技能、价值、经验、接触、外在知识资源和工具以解决困难、表现活动或处理情境的整合性应用。1为适应新时期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对《非线性编辑》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设置、以项目为契机的考察机制、以竞赛为驱动的考核创作,此举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掌握影视行业前线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处理工作中常见的、可能存在的问题的能力。
一、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设置
本课程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将理论知识融入创作实践当中,在教学中理论学习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软件操作技巧、镜头组接定律、视听美学、剪辑艺术,在此基础上,用实践理解理论。本课程在讲授影视后期剪辑原理的同时,主要介绍影视后期制作流程,讲授软、硬件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电视摄像基础》学习过程中所拍素材,让学生能够合作编辑完成一部简短的影视作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
二、以竞赛为驱动的考核创作
影视艺术创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高校在教学中应想尽办法积极调动各方资源让学生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明确行业真正需求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赛事能有效的解决这一困境。近年来,上至国家教育部及其下属的部分部门,下至地方企事业单位,均组织开展与笔者教授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相关的专业赛事,例如全国大学生广告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节学院奖、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艺术大赛、北京大学生国际电影节、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作品征集等,参与这些竞赛,能促进学生与外校资源的交流。
光是鼓励学生参赛是远远不够的,学校需要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性,建立一套“以赛促教”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必要的机制保障下,还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竞赛中来。笔者在教学中就将竞赛纳入平时考核,首先,提交参加竞赛的作品将以竞赛的规格进行打分,两次竞赛分数比值占到期终成绩的百分之六十,考勤占百分之十,期末考试采取项目考试方式成绩占百分之三十。具体成绩折算公式如下:
本课程最终成绩的折算公式:期终成绩(100分)=考勤10%(10分)+公益广告大赛作品30%(30分)+大广赛作品30%(30分)+期末考试成绩30%(30分)
本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的构成为:考试成绩(100分)=上机考试20%(20分)+二十四小时命题创作80%(80分)。
将期终成绩与参与竞赛挂钩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对于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笔者所在单位已制定奖励机制,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评定奖学金中按章加分。
三、以项目为契机的考察机制
在当今项目教学法的限定不再局限于真实操作的才是项目,应用性本科课程教学中的项目应该是多样化的,既有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下的真实投入生产运营的项目,也应该有参与专业竞赛的项目,教师还可以通过深入企业行业前线调研,结合收集到的信息,设置仿真项目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来,让学生主动思考、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所以说,项目教学法的学习环境建设策略概括为针对项目任务的真实性策略、针对资源工具的支持性策略和针对学习者的交互性策略2。
本课程开课之初,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结成创作小组,每个小组模拟一个公司项目团队,在教学中布置一些从练习到模拟项目,让创作小组以项目组的形式完成模拟项目,从而更快的掌握影视公司中的创作流程和创作方法。
前面已经介绍了竞赛项目的具体操作方式,这里主要讲解的是期末考试中如何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和仿真项目进行课程教学和考核的。
首先介绍期末考核的主要步骤。期末考试方案提前十天公布,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回顾本《非线性编辑》课程中所讲解到的软件操作、影视作品创作流程和工艺、影视项目运营的重点内容;紧接着通过抽签的方式组成创作团队,这种设计主要是避免有的学生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庇护,同时也是设计了一个创作情境,不熟悉的项目成员如何迅速融入团队如何使团队具有凝聚力;考试前五天公布命题创作题库,让学生做好前期策划准备,十五道题的前期策划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前期策划能力。
接下来介绍期末考试的内容构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上机考试,重点考察学生对课程教学所教授的EDIUS6.0软件的基本操作软件操作能力和剪辑意识,上机考试时学生一人一台电脑,创作素材提前拷贝入电脑,实验室停网,要求学生在六十分钟内完成根据指令完成每段九十秒,一共四段,共六分钟的视频剪辑。上机考试的素材来源于校企合作项目中贺州电视台关于“汛期安全”专题片的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采访,这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电视台制播的工作节奏的。
第二部分是二十四小时命题创作。本部分试题将设计十五道涵盖采访短片、元素表达、音乐电视、电视散文、故事短片等常见的影视创作类型,并提前向学生公布。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组合创作团队,并随机抽取试题进入二十四小时命题创作一段三分钟以内的片子。短时间的创作考察学生在额定时间内是否具备影视项目的管理能力、是否具备影视策划、编辑制作的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命题创作限定创作时间和创作类型,这样的高仿真项目能有效的测试学生的能力水平。
四、结语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人才市场结构趋于能力本位的实践性人才需求引发了一场高校教学改革的思潮,可以说实践教学是这场思潮的核心,如何处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如何监督管理实践教学等问题需要我们高校教师和有关部门共同思考,积极讨论,勇于践行。
注释:
1.Friesen N, Anderson T. Interaction for life long learning. British Journal of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4,35(6):679-687.
2.杨文明.高职项目教学法理论与行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30-139.
叶翰宸(1989- ),男,广西贺州市人,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广播电视语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