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钢琴曲《落水天》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探究

2017-07-13郭婷婷宁夏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75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22期
关键词:和弦弹奏想象力

郭婷婷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 750000)

在钢琴曲《落水天》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探究

郭婷婷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 750000)

钢琴演奏是融合情感与技巧的艺术形式。而无论是钢琴技术还是情感表现,都不是与生俱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引导、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提升学生的理解力与表现力。本文以广东民歌《落水天》改编的钢琴曲为教学案例,着重对钢琴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启发策略进行探究。

钢琴教学 ;想象力;落水天

想象力属于创造性思维,既与个性相关,又需要后天培养强化。钢琴演奏,是一种需要倾注大量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演奏者通过对曲调、指法的运用,来表达和释放主观情感。而无论是钢琴技术还是情感表现,都不是与生俱来。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的进行引导,通过有效的钢琴教学手段,向学生充分表达一首钢琴作品的艺术内涵,并借助想象力的作用,激发学生对作品的自我理解和感悟,从而演奏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由此达到激发聆听者的情感共鸣的目的。

一、在对《落水天》的音乐鉴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赏析一首钢琴乐作品时,教师首先应充分了解该曲的艺术创作时间、背景和曲调调式,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力分析,做好汇总归纳,在赏析的过程中向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在透彻理解作品的同时,能够运用自身想象力,将钢琴作品的历史韵味和现代艺术的创新性进行结合,最终形成独特的音乐思维和演奏方式。

《落水天》是出自广东客家地区的一首民歌。“落水天”即为“下雨天”,表现了旧社会贫苦人民路遇落水天,无伞遮体的窘境。全曲充斥着淡淡的忧伤、真挚的情感,旋律优美。保留原曲风格的基础上改编的钢琴曲,加入了现代和声手法与丰富的伴奏织体,生动地描绘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情景,大大增强了整首曲目的艺术效果,将“雨”中人们的真情实感完整的烘托而出。

乐曲一开始,作曲者通过运用大二度叠置和弦,表现了下雨前人们的焦躁不安。紧接着一连串和弦降至,在三个小节连续重复中,加入不安定的和声效果,都使得“要下雨”的中心思想得到突出和激化。这一开头部分的和声手法,所体现的“色彩”感让人耳目一新,能够迅速代入。

音响色彩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音乐形象、增强音乐美感的突出表现技法。在这首《落水天》中我们的音型仍保持着流动性,但纵向和声织体变得简洁。以横向不仅能在“雨前”欣赏到这种“有声有色”的音乐,在“雨中、雨后”更看到了不同音响色彩的对比。

如此,把教师个人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导入到钢琴作品赏析中,让学生边聆听边得到解答,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也得到了激发。

二、借助对《落水天》的钢琴弹奏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钢琴弹奏是二次创作的过程,也是调动想象力和宣泄个人情感的过程。钢琴弹奏是时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一曲弹毕,则是一次艺术“创作”的完成;而进入第二次弹奏时,弹奏技巧尽管大同小异,但内心情感会随着不同的心境产生不同的弹奏体验。因此,当学生充分理解曲目的情感调性和内容后,通过多次反复的钢琴弹奏实践,可以启发学生产生一次又一次的想象力,从而对钢琴曲衍生多样化的演奏方法和表现力,焕发了钢琴作品的艺术生命力。

《落水天》的全曲用如歌的行板来演奏,开头紧凑的和弦音阶,手指指触面积应小、指尖坚挺、和弦和和弦间尽可能贴键弹。整体乐感走向上行,就好像腾空而起,回荡在空中,仿佛团团乌云翻滚,大雨即将来临。随后紧跟三小节的重复和弦跳音,营造出“嘀嘀嗒嗒嘀嘀嗒嗒”的雨滴声。

乐曲进入了主体的E调部分后,左手表现呼呼风声的音乐弹奏中,伴随着右手如歌如诉的旋律,透出了人们心底的忧愁与凄凉。此时的左手的伴奏要持续不断,右手力气沉于指尖,但声音不能停滞,使得乐曲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而灵动,表现滴水般晶莹清澈的音色。

雨越下越大,此时右手旋律部分的单音变为八度和弦,仿佛大雨终于倾盆而下。每一个音符都似乎像地上溅起的水花,人们压抑已久的心情得以宣泄。而持续不断的雨水,又使迫于生计的人们不得不放下不愿暂停的忙碌。此段用极强的力度弹奏,指尖把琴键实在地送到底,手掌要稳稳地立住,音色明亮、高亢,加上左手表现翻滚的乌云的琶音伴奏音型,“雨中”情景就这样真实、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了。此段律动和情绪要十足、饱满、一气呵成。表现出尽管生活清贫,大雨中的人们扔对生活依旧乐观、向上、充满希望!

如此,在这样对《落水天》的反复弹奏实践中,学生在指尖中所呈现的每一个不同的画面,都是对其想象力最大限度的扩容和启发。

三、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经由师生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钢琴演奏是融合情感与技巧的艺术形式。加强教学双方的沟通交流,摒弃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把情感交换作为钢琴实践的途径,不仅是启发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首改编后的《落水天》以其优美的旋律,加之现代的和声效果与独特的创作手法等多种艺术处理后,使其从一首简单的广东小曲摇身一变,成为一首中国风格浓郁的钢琴作品。它短小、轻型、通俗易懂,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具备谈资。因此,教师应抓住该作品所体现的无限感知和想象力,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比如,学生可以和教师就对《落水天》弹奏的方式进行沟通,也可以就该作品所展现的故事内容进行提问。由此展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通过这样的积极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思维活力,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也能够在参与和收获信息中,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拓宽音乐想象力,使钢琴教学事半功倍。

四、结语

《落水天》钢琴曲是一个极其经典的艺术作品,是钢琴教学中十分有价值的范例和材料。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和理解该作品的弹奏技法和情感表现方式,使学生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学习、训练。即具备钢琴演奏技巧及钢琴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又在技法熟练的基础上,积极调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内心情感,达到对作品理性、感性的充分理解与掌握,从而启发其对作品独具个性的想象力,使钢琴教学更具实效性。

[1]徐寅.大学钢琴教学的合理化设计研究[J].北方音乐, 2016(03).

[2]赵宁.探析高校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北方音乐,2015(05).

[3]王淑明.提高高职院校钢琴教学质量的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12).

郭婷婷,宁夏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钢琴教师。

猜你喜欢

和弦弹奏想象力
弹 奏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看见你的想象力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打开新的想象力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