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景观设计的发展浅析
2017-07-13胡赐郎湖南工业大学412007
胡赐郎 (湖南工业大学 412007)
纪念性景观设计的发展浅析
胡赐郎 (湖南工业大学 412007)
纪念性景观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一面反光镜。其最终目的是“纪念”表达,它和其他的景观设计不太一样,他的文化内容的重量要远大于物质内容。在全球化的趋势和民族意识的弱化下,纪念景观作为城市乃至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纪念;景观;历史;表现手法;设计
“纪念”的价值从古之间一直都备受重视,人类文明的发展便伴随着纪念,某种程度也是历史的见证。本文立意就是要通过对纪念的本源和景观内涵的结合进行浅析探讨,将功能与内涵相串联,找到纪念性景观的切入点。通过研究,最终想达到的是使当代的景观设计师结合现代新的理念,使作品和场地紧密联系。让纪念性的呈现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纪念性景观理论与实践现状
理论方面,国外绝大多数以案例介绍和经验总结为主,对纪念性景观的研究较少,但是针对死亡、纪念相关的探究却从未停止,特别是人文内涵方面的见解十分深刻。
实践方面,二战以后,国外出现大量纪念性景观的杰出设计师和作品。其中欧美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华盛顿纪念碑、罗斯福纪念园、美国越战纪念碑等,设计师有林樱(Maya Lin)、弗兰卡•盖里(Frank Gehry)等。
2.国内纪念性景观理论与实践现状
近年来国内对纪念性景观的探索逐步加深,这使得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如南京中山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唐山地震遗址公园等。理论方面,刘滨谊的《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2005)和李开然的《景观纪念性导论》(2005)首次针对纪念性的景观做了较详细的解读。
二、纪念性景观的主题意义
纪念性景观的主题意义是根据纪念性景观所传达的情感和历史,纪念性景观不但成为了人寄托情感的场所,还成为了记载历史的特殊方式,由此产生十分强烈而有指向性的意义。
纪念性景观是记载和纪念、追忆国家和名族的大事件,其目的在于通过表现或再现的手法,显现在观看者的眼前,为当代人展现某某一特定时期、特定地点和特定人物,这也是一种较普遍的纪念性景观类型,题材更是丰富多样。
三、纪念性景观的历史发展概述
纪念性景观与哲学有紧密的关系,他的出现与其意识形态也是如影随形,由于建筑和景观都是艺术的一种,而艺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都与当代历史背景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紧密相连,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背景下,纪念性景观的形式与特征也将随着时代背景、历史现实而有所变化。
1.表现特征的演变
(1)神灵的敬畏与纪念性景观
在初级阶段时期,人类对整个世界有太多不能用当时的认知与文明来解释的现象,当时只能用超自然的“神明”来解释,而那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也非常的庞大宏伟,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就是源于对太阳的崇拜,源于人类灵魂的永生这一说法。
(2)君主权贵与纪念性景观
在奴隶制与封建制度时期,权利具有至高无上的威严,该时期的纪念性景观大多是为了上层权贵和封建权利服务。是为了体现阶级关系映射政治倾向而建造,例如巴黎凯旋门。
当时期的景观大多数是以严格的规格建立,以中轴线为主,就是为了表现阶级制度的森严,而且纪念的对象则多为统治阶级的权贵,例如明十三陵和泰姬陵。
(3)工业革命与纪念性景观
蒸汽机的出现代表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的热潮使得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最明显的是人工劳作被机器替代,各式各样的新型材料与新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其思想与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时期的纪念性景观大都是出现在城市当中,埃菲尔铁塔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作品,这个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的钢结构庞然大物,并非像现在一样被世人赞美欣赏,当时由于其通讯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才让它在经历了无数文人政客的非议之后,还能站稳脚步。这使得之后许多世人和艺术家在创作时以埃菲尔铁塔为题材,去象征美好、浪漫、赞美,而在先看来它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运用了超前创新的建造技术,使之成为象征工业革命的伟大艺术品。
四、当代纪念性景观的新发展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有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革。
人们思想方式的变迁,同时也大大推动了纪念性景观的转变和发展,是的纪念性景观创作有了里程碑式的转型。而在这个重大转型时期首次弱化纪念性建筑的设计正是罗斯福纪念园,反之是将其放置与环境中做整体的设计。人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在民主自由的倡导下有了微妙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平等,而并非用仰视的角度去纪念或再现,例如追求公园的特点,从而使得纪念性景观设计有了新鲜的活力。
1.形式的简约化
纪念性景观的核心是内涵,是深入人们内心的洗礼与强调,通常会削弱一些形式上视觉感受。伴随着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提出的“Less is more”这一经典的理念,更加验证了恰当的“空白”或“留白”给予人们的感觉反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繁琐反而让人紧张、被压迫,虽然在简单之中寻求细节的精益求精是当代设计的趋势,但是也是因人而异。
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大爆炸纪念园中,168把整列摆放的几乎一模一样空置椅子与游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这种场景中人们的心理不禁会感慨万千。拓荒者公园只用规律感的石头元素与植物、天空等元素,立马就让游人产生一种置身其中的效果。著名的越战纪念碑等等都是以简约化来呈现,更多的是引发人们内心的感受,让感受者更清晰干净的听到自己与纪念对象的对话,充分体现了简约的设计并不影响设计传达的效果。
2.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同样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新能源、新技术大力发展,这样给纪念性景观的形式与功能带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新技术的应用下戴安娜王妃纪念园中水中项链的设计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整个设计之中,对水池池底的变化有着很高的要求,为达到对水流的设计,在公园的建造过程中,设计师首先制作了一个水池的泥塑,然后交给福特公司进行三维扫描,进而得出水池一部分构件的规格参数,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细节优化,这也是第一次将汽车的应用软件运用到景观设计上,所有这些新型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完美的完成这一伟大设计呈现到世人眼中。
五、结语
纪念性景观,这样一个似乎承载了更多使命和责任的公园,无论对于哪一个城市都是独特的存在。它以景观的符号描述着过去发生在这里的一些人或事物。儿童可以在这里嬉戏,老人们在这里散步,享受景观带来的一切美好,不再是单一的只注重于纪念这一特性,满足公园的一些基本功能,同时现在更多的是愿意让纪念融入体验当中,让身心与纪念对象平等的对话感受。
[1]卜著华,孙科峰.景观的语音[J].中国园林,2003.11.
[2]陈舒捷.纪念性公园景观设计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6.
[3]段汉明.城市美学与景观设计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4]刘滨谊.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5]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胡赐郎(1993.05- ),男,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