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浮世绘审美特质
2017-07-13中国人民大学100872
赵 青 (中国人民大学 100872)
论日本浮世绘审美特质
赵 青 (中国人民大学 100872)
作为一种绘画形式,浮世绘可以说是日本文化趣味的代表,它与我国明清两代木刻版画以及西方写实主义绘画之间有着相当深厚的渊源。由于浮世绘对日本江户时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因此在日本艺术中所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进行创作时,浮世绘的画师们非常注重对中国及西方绘画元素的提炼与整合,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日本民族所独有的绘画风格。浮世绘不仅具有装饰性,同时还具有实用价值,可以说是日本平民艺术的代表,浮世绘作品不仅设色淡雅,而且线条也十分流畅,由于其对江户时代的民俗风情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从而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浮世绘;审美特征;艺术特质
一、浮世绘的审美特征
(一)浮世绘构图大胆新颖
相比较而言,西方绘画重视的是景观的立体感,而浮世绘的基础则是二维平面。浮世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图不对称,但这种不对称并非只是单纯对自然的模仿,或者说是刻意地制造一种不和谐,是以整体统一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和谐的档次。“非对称”概念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运用,是因为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构图的不平衡会带给人们一种异样的视觉冲击,从而让人们体验到一种奇特的美感,要想让事物看起来平衡,对称是最主要的,但事实上,所谓的对称更多是一种互补,而并不是绝对的对称。因此,所谓的对称很多时候只是人们心理上的感受,是一种局部性质的对称。比如著名的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就在自己的作品中经常运用局部特写的手法。通过夸大主体形象来形成独特的视角,在观赏者眼中处于核心位置的对象其实都是源于画家的夸大所致,所以画面效果一般都是残缺的。这也体现了日本文化的一种心理特征,即在审美方面追求一种不对称的美。
(二)浮世绘线条极具装饰性
在夸张之后再赋予一定的标准,使线条具有节奏感,从而使浮世绘体现出明显的装饰性。浮世绘也属于东方绘画形式,因此作品中最具表现力的仍然是线条。在浮世绘作品中,线条有粗有细,有长有短,同时其排列方式的变化也非常丰富,从而使浮世绘别具魅力,浮世绘形式深受中国明清时期画作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独有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在人物塑造上,单纯采用线条,花纹及画中其他事物也都是运用线条进行组合,通过反复尝试使用简单线条表达内容,从而让作品看起来更具装饰性。相比于西方油画的写实性,浮世绘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描绘对象,但并不只是单纯对客观事实进行模仿,而是遵循了审美的需求,在造型时大胆地进行了删减,充分表达作者主观感受,从而增强了浮世绘的装饰感。比如役者绘的代表画家鸟居清长,就擅长运用线条的厚度与力度,对人物的肌肉及躯体进行描绘,同时用复杂的线条去描绘人物衣饰,使两者间的对比更加鲜明。
(三)浮世绘色彩简洁素雅
浮世绘为平涂式描绘,作品均由轮廓线构成,免去一切阴影、半阴影部分,运用线条来抽象和简化三维对象,使之成为二维空间里的创作。浮世绘并不只是单纯反映客观自然,而是以作者的主观印象为基础进行创作的,一般选用红、绿、黄、白、蓝等比较单纯的颜色,平涂中间部分,然后再加上鲜明的轮廓线,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色块简洁,画作看上去富有强烈的节奏感。日本民族的审美倾向于朴素淡雅,尤其是在浮世绘的版画中,占主体的颜色往往只有一种,然后选择与主色相邻的几种颜色,对主色进行映衬,从而使画作体现出一种微妙的变化。对整个色系而言,最为重要的当然是白色。在日本语言中,“白”色象征明亮与纯净。由此可见,在日本语言系统中,白色不仅是颜色,更象征了人的品格和道德,通过黑与白的对比,浮世绘的效果变得异常丰富,同时也是日本审美精神的体现。
二、浮世绘艺术特点
(一)装饰性
在浮世绘的所有艺术特质中,最为突出的有两点,其一是色彩的搭配,其二是线条的运用。浮世绘和西方绘画存在差异,前者主要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而后者则是根据现实世界进行创作,但并不受客观事物限制,在创作时更多地取决于创作主体的需求,根据美的法则对客观事物进行了省略与简化,所反映的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而形成的主观印象,所以具有异常鲜明的装饰性。浮世绘具有夸张、变形以及规律化等基本特征,并且这些特征通过色彩及线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线条为例,浮世绘通过用线来简化自然现象,使之成为一种既定的程式,由于绘画中使用的图案都经过了提炼,因此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对浮世绘艺术而言,线条的作用极其作用,甚至可以说,浮世绘的美感就是通过线条来得以体现的。而浮世绘的色彩一般以平涂为主。一般使用鲜艳并且十分浓重的纯原色,或者是使用接近于原色的颜色和对比十分鲜明的颜色,使画面的装饰感更加强烈。几乎所有浮世绘作品的色彩基调都十分明快。比如歌川广重及葛饰北斋等著名画家,在其作品中采用大量的蓝色,来描述自然事物,蓝色给人以庄重、安静之感,从而可以与其他原色形成鲜明对比。在构图时,浮世绘常用的透视法主要有三类,其一是前缩透视,其二是散点透视,其三是重叠透视,从而使画面体现出一种景深之感。但这种空间一般都是暗示性的,浮世绘的构图特征如下:通常以自然的特定事物为对象,视野较为狭窄,所描绘的内容仅限于事物的局部,而这种截取局部的构图方式,往往显得十分大胆。整个画面中只有距离较近的事物,类似于特写。浮世绘构图的第二大特征就是不受程式的限制,画面布局随心所欲,并不追求规划及形象,形象也不完整,从而让观赏者产生遐想。第三大特征是允许事物形象进行重叠,也就是前面的形象有可能会遮盖后面的形象,从而带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
(二)世俗性
江户时代的日本不仅政治稳定,同时商品经济也十分繁荣。日本浮世绘诞生于这一时期并且迅速在民间广泛流传,同时也代表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可以说,浮世绘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日本绘画的格局,使绘画真正地融入了民众的生活。作为一种艺术文本,浮世绘描绘了江户时期民众的生活,因此其取材也大多来源于民间。尤其是对于性的描绘,许多著名的浮世绘作品,都是将男女之间的性生活作为描述的内容。日本美术界就曾有学者这样说过,如果不看春画,就无从研究浮世绘。由此可见,春画在浮世绘中相当重要,相关资料表明,在浮世绘作品中,占百分之五十的都是春画。比如喜多川歌磨,擅长运用色块及线条,对女性的身体及心理活动进行描绘。例如《青楼十二钗》,便是画家的代表作品。他的画作甚至精妙到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此外葛饰北斋、胜川春湖、北属重政、初代丰国等人,也创作了大量的春画,在日本浮世绘中颇具代表性。浮世绘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根本原因之一源于日本的古典文学,在日本《古事记》中,详细记载了创世神的故事,而整个世界,也都是在创世神交合之时产生的。在日本,创世神的结合被视作“神婚”。此外日本还有一系列的小说,都是以男女性爱作为主题,使性变得更加神圣。在日本人看来,性爱并不仅限于床榻之间,而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浮世绘则是对这一理念的延续。其二,江户时代日本严厉禁止西方宗教的传播,因此民间开始祟尚享乐。大量的妓院、戏院也因此而诞生,凡是游玩者,基本都喜好享乐。日本人也觉得,浮世绘其实就是一种享乐性质的绘画。比如日本民众喜欢的艺伎及歌舞伎等,都成为绘画的题材,从而充分反映了当时民众觉得人生苦短,祟尚享乐的观念。
画家们在创作春画时,都十分注重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这一类作品能够为性行为研究提供丰富的参考。日本春画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刻意夸大男女交合的尺度,并不在意事物的客观比例,更注重的是人物自身的感受。通过采用一些对比鲜明但却十分世俗的手法,来充分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可以说,日本春画其实也充分表现了日本人对于性的态度,大胆热情、情感细腻。
(三)感伤性
日本文化深受佛教影响,因此祟尚一种孤寂凋零的美感,从而使以悲为美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这种感伤气质在浮世绘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谓感伤,通常是由外物引发,而人的内心会出现相应的情绪波动,作为一种美学精神,“感伤”不仅对日本文化,对日本人的价值观念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在浮世绘中,这种“感伤”体现得尤其明显。比如歌川广重的作品,就时时处处体现出一种符合日本文化的感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画家营造出一种诗的意境,让观赏者心中自然而然地觉得悲伤。而这种情绪,一般都是通过特定的色彩及特定的景物来体现的。在自己的作品中,歌川广重并没有刻意地去营造一种完美的意境,而是通过对一年四季景物的特征进行描绘,进而表达出自己心中的丝丝愁绪。特别是在他的作品《江户近郊八景》以及《东郡名所》中,这种情绪尤其鲜明。在自己的另一幅作品《东海道五十三次》里,作者则充分强调了玩赏自然风景而得到的心理体验,对自然现象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使得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意趣,画意远远超过了画作本身,通过强调不同季节的特征,进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心中的伤感,使整幅作品充满了浓浓的乡愁。对于人生微妙的情感变化,日本民族的体察十分深刻,在日本民族看来,生命最终都会走向衰亡。而浮世绘则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特质,并且在画作之中进行了大胆的刻画。
三、浮世绘对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的影响
(一)对印象派的影响
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莫奈不仅收藏了大量的日本版画,同时也对浮世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的绘画理念深受浮世绘思想的影响,比如对自然事物色彩的描述,也是源于浮世绘画师的色彩处理方式,使得莫奈作品中的色彩是对其主观感受的传达。在其艺术生涯的早期,莫奈曾尝试着创作《日本人》,意味着作者开始了解日本的绘画艺术,并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了尝试,除了画家妻子的面部神态之外,整个构图充斥着浓浓的日本气氛,让人觉得整幅作品完全是对于日本文化的展示,但这在创作上,仍然只是一种手法的复制,随后莫奈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中期作品已经充分领会了浮世绘的精髓,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对于马奈第一次接触浮世绘的情形我们并不清楚,但他与莫奈有相似之处,即十分喜欢欣赏日本的艺术作品。马奈不仅融合了浮世绘的审美意趣及艺术手法,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大胆加以运用。阅读马奈的作品,不难感受到,艺术家通过自己不断的尝试,去改变空间中背景及前景的关系。以《左拉像》为例,在整个作品中,无论是前景还是背景,均采用黑色进行平涂,通过平涂来压缩事物的立本感,由于这种表现技法接近于平面化,从而可以看出,马奈不仅理解了浮世绘的精髓,同时还在自己的创作中尝试并加以运用。
(二)对后印象派的影响
梵高也深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在创作作品时,不管是构图抑或是笔法,画家都喜欢采用日式线描,对于单纯的形式上的模仿,画家已经不再满足,而是期望融入日本艺术的灵魂,从精神层面理解日本浮世绘之后,画家企图将这种理解融入自己的作品,不仅体现在线条的运用上,色彩的大胆尝试上,甚至包括是创作内容,都逐渐倾向于平民化。以其作品《阿尔的卧室》为例,整幅画只采用色彩来描述,只是尝试着对阴影和色调作出限制,给人的感觉类似于日本版画,但其设色却十分地明快。梵高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平涂这种手法,同时整个色调较为明亮,采用最饱和的色彩及线条进行塑型,从而构成了整个作品的色调,并且画家在自己后半生的创作中,一直痴迷于这样的风格样式。
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高更也大量使用了平涂以及墨色线条。就线条运用而言,浮世绘与西方传统绘画存在极大的差异,西方传统意义的线,只是单纯的轮廓线条,而在日本绘画中,线是作为一个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外部轮廓变动的同时,浮世绘中使用的线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里的线是独立的,不只是在表现实物时需要附加的线条,同时在对空间及面积的表现方面,也需要运用大量的线条。对于浮世绘作品中线条的魅力,高更有着十分深刻的体悟,并且他也从不单纯只使用平涂,而是先采用黑色的线勾勒出物体外部的轮廓,然后采取平涂的手法进行填充,没有进行阴影处理,也没有运用明暗对比,例如《雅各与天使搏斗》,画面中大量使用明亮的涂层,而黑色的线条就像是灵魂一般,在整幅作品中游动,牢牢地吸引住欣赏者的视线。在充分领会日本浮世绘精髓的基础上,作者同时结合了西方的绘画手法,对线条的魅力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同时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运用,从高更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日本浮世绘艺术,画家已经具备了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且运用了自己的手法去表达。
[1]易彩波.日本浮世绘艺术初探[J].美术大观,2015(03).
[2]常学颖.解读日本浮世绘艺术[J].艺术科技,2013(05).
[3]郑云,李昌菊.浮世绘对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的平面化趋势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0(12).
[4]杨新豫.浮世绘的艺术特色[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1).
[5]焦自英.日本浮世绘文化的影响及其启示[J].艺术探索,2008(02).
[6]全香春.浅析日本浮世绘对西方印象主义的影响[J].艺术教育,2007(04).
[7]郭有明.试论日本浮世绘的主题演绎[J].新美术,2006(04).
赵青(1988.10- ),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