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四个结合”,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2017-07-13王思琮廊坊市群众艺术馆065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4期
关键词:廊坊市廊坊风筝

王思琮 (廊坊市群众艺术馆 065000)

坚持“四个结合”,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王思琮 (廊坊市群众艺术馆 065000)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也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尤其是作为非遗项目的管理人员,倍感压力重大。2017年3月22日,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指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着力打造‘京津冀文化体验名城’城市名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风格的特色小镇和记得住乡愁的‘高颜值’美丽乡村”。无疑,这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指向。为此,廊坊市针对非遗项目的特点,打造了四条不同的发展途径, 我在此向大家阐述,以供受众点评。

四个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

一、非遗保护利用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依据部分乡村本身的民俗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特点等条件,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例如,完成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堂、起源馆、传承馆、瞭楼、八角亭、仿古一条街、古乐之乡牌楼等传承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屈家营古乐非遗小镇”。村民争相学习古乐的风气日渐形成,“农民音乐家”成为不少村民的梦想。

二、非遗保护利用同体育休闲旅游相结合

风筝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京津乃四大发源地之首,安次区第什里风筝在传统风筝制作工艺基础上,吸收北京哈记风筝和天津魏记风筝的特点,形成了自己“造型多变、艳丽美观、飞行平稳、便于携带”的四大独特艺术风格,被誉为我国风筝中的“绝品之最”,2009年入选河北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为更好的促进风筝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近年来,廊坊市推动成立了第什里风筝协会,扶持形成“艺术派”与“市场派”两种生产经营方式:“艺术派”坚持传统手工技艺,产量小、工时长、卖价高;“市场派”分解了工序,批量生产、产量大、卖价低。两派全力发展风筝特色产业,打造“南有潍坊、北有廊坊”风筝文化品牌,推动风筝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第什里村为中心,辐射附近20余个村,并扩展到周边城镇的产业布局,成为京津地区最大的风筝生产加工基地,产品畅销北京、天津等城市,并出口到欧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非遗保护利用同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非遗生产性保护工程不仅是文化工程,而且是富民工程、德政工程。近年来,我们重点从推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组织参加高端展会、非遗企业股权上市等四个方面入手,不断促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纳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从产业发展角度进行扶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推进了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推动非遗企业申报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推进国家、省、市三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廊坊非遗文化企业发展水平。目前,廊坊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6家,拥有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京东景泰蓝”“大城红木”“永清冀派微雕”“广阳漆器”“霸州泥塑”等非遗项目通过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而迅速发展起来,为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载体。二是推动非遗企业申报文化产业园区。着力打造大城红木文化产业园、永清中国服装文化博览园、中国扇子文化产业基地等一批省部合作、部委授牌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为非遗保护利用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新动力。三是组织廊坊非遗企业参加高端展会。先后组织廊坊非遗企业参加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韩俄蒙文化交流展会、“一带一路一城”国际文化艺术节、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等国际、国家级、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展会36次,共计实现现场及订单销售5700余万元,廊坊非遗企业在各大展会上的精彩表现,不仅直接推动了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也扩大了非遗项目品牌影响力。四是推动非遗企业股权上市。非遗企业“融资难”一直是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发展的瓶颈。为使更多的非遗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近年来市文广新局联合工信、金融、银行等部门,推动非遗企业寻找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2015年,大厂回族自治县良盛达花丝镶嵌特艺有限公司登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开创廊坊非遗企业融资新模式。后期还将陆续有非遗企业股权上市,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注入资本活力。

四、非遗保护利用同非遗小镇建设相结合

非遗小镇(文化体验小镇)是以各地非遗项目资源和特色文化为基础,以产业化发展、规模化运作、群众化体验为特征,以“文化+”为模式,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文化区域,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集群特征的发展载体,是非遗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平台。建设非遗小镇(文化体验小镇),对加快廊坊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创业创新、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传承展示特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廊坊市“京津冀文化体验名城”城市定位,研究制定了《廊坊市非遗小镇(文化体验小镇)评选命名管理办法(试行)》,明确非遗小镇(文化体验小镇)要拥有至少1项具有核心地位的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有不少于800平米的非遗传习场所,有固定且具备一定规模的传承人队伍,有品牌性的非遗文化活动,并作为重点发展产业进行运营。目前,廊坊除“屈家营古乐非遗小镇”“第什里风筝非遗小镇”之外,还结合各地实际,创新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方式,积极推进大厂县“京东景泰蓝小镇”、广阳区“九州漆器小镇”、永清县“别古庄核雕小镇”、霸州市“胜芳民俗文化小镇”、大城县“京作红木家具小镇”等非遗小镇建设,推进各地文化旅游休闲农业景区建设,努力将非遗小镇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省级美丽乡村精品片区和京津冀“高颜值”民俗风情小镇,在城镇化进程中,能够看得见民俗、留得住乡愁。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今后的非遗保护利用工作中,廊坊市文广新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市六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新机遇,率先走新路,保持廊坊非遗保护利用工作全省先进前列,打造廊坊非遗品牌,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传统文化滋养,凝聚起全市人民的强烈自豪感和为廊坊作贡献的强大正能量。

[1]史青.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法保护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2013(28).

[2]欧阳光,倪彩霞.从“中国文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维权第一案”说起——兼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与思考[J].文化遗产,2012(04).

[3]付淑娥,娜仁图雅.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法保护模式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猜你喜欢

廊坊市廊坊风筝
廊坊专场(二)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市实施转型发展打造产业新支撑的研究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廊坊不可能独自春暖花开
Dynamic City, Langfa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