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作品理解时起到的作用
2017-07-13范梦露江苏师范大学221116
范梦露 (江苏师范大学 221116)
作者在作品理解时起到的作用
范梦露 (江苏师范大学 221116)
作品是作者创作出来的,作者在理解作品时有着重要的作用。知道作者,探析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助于准确地理解作品,即使不能完全把握作者意图,知道作者也能减少误解作品的几率,尤其是对作者经历的分析,能帮助读者更正确、全面地理解作品。不知道作者并不意味着作者毫无作用,作者奠定作品的基调,对读者理解作品起到导向和限制的作用。
作者;作品;导向;限制
在中西方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作者在理解作品时一直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20世纪以来,随着形式主义、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等的发展,作者理论受到极大的怀疑,尤其是读者中心论的出现,更是动摇了作者的地位,甚至完全忽视作者的存在。很多人认为作者不重要是因为在不知道作品时谁创作时,作者地作用不明显。本文从知道作者和不知道作者两种情况,探究作者对读者理解作品时起到的作用。
一、知道作者
毋庸置疑,理解作品时,若是知道作者肯定是有利于我们对作品的分析的,正如赫什所说的“阐释者的任务就是把作品的‘层次’找出来而且越具体越好,这主要是说,他必须使自己尽可能地了解作者的精神和经验世界的典型意义。”这句话说明了在阅读作品时,探析作者的情况可以帮助读者深入地理解作品,而且了解得越具体,对作品的理解越准确,的确如此,尤其是在作者的意图可以探讨时,知道作者意图更是可以让我们能准确的理解作品。
作者的意图在文学作品中是必然存在的,作者写作的目之一就是实现自己的意图,甚至有的作品的意义就是作者的意图。知道作者后,可以考察作者的创作意图,有些作者有明确的意图,并且把自己的意图加注在作品中,使得作品的思路非常清晰,主题非常明确。在理解这类作品时,只要把握作者的意图就能准确理解作品的意义,如果读者试图从其它角度切入,就会导致对作品的误解。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在路过长沙橘子洲,重游故地,回忆自己当年在长沙求学和革命斗争的生活,想到自己担当的历史重任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于是豪情满怀地写下这首诗。这首诗是诗人应景、应情、应经历而生,作者的创作意图十分明确,诗中所表现的情感与当时毛主席的心境完全吻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意义相互印证,没有任何疑议。如果从其他角度去理解这首诗,解读出与之偏离的作品含义,那么这种新的解读极大可能是误解,不为大众接受。作者的意图对于文学作品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品意义不可避免地渗透着作者的意图。知道作者,探查作者的意图有利于准确的理解作品。
很多时候,作者的意图小于作品意义。虽然知道作者是谁,却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这致使一部作品有多种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已经不起作用,作者此时起到的最为重要的作用是限制作用,虽然一部作品可以衍生出多种解释,但是这些解释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读者虽不能确定哪种解释是正确的,但是能判断出哪种解释一定是错误的。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就是这种情况。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有人说是感叹光阴难驻,表达一息尚存、志不稍懈的,有人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等等。这些都有道理,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对作品的理解不是天马行空的,若把爱情诗的理解看做基础,其他理解都可以作为它的联想、引申或拔高,几种解释之间能够进行类比,这就是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已经为作品奠定了行文的基调,不管如何理解,都不能脱离作者给出的限制,一旦超出,就成为错误的理解。
作品是作者创作出来的,作品中不仅会留下作者写作风格的痕迹,还能够反映出作者思想、态度、价值观等。接触陌生作品,知道其作者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作者以往的作品风格、写作特点来分析作品,从而可以减少对作品误解的几率。比如沈从文的作品,他的小说的题材主要有两种:湘西生活和都市生活,描写湘西人的生活,赞美人性美,揭露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感叹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读到沈从文的小说,就能大概知其写作的主要内容。所以说,知道作者可以减少对作品误解的几率,有利于正确的理解作品。
此外,知道作者后,可以通过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来理解作品。作者在不同时期的经历遭遇会导致作品的情感色彩、思想内容的改变,了解作者的生活、学习经历,有助于对作品的全面的理解,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读马克思的作品时,把其思想划分为青年马克思、中年马克思、老年马克思就是这样的道理,在了解马克思一生的经历变化之后,才能更全面的理解马克思的作品。
对于作者的研究有利于对作品有更正确、准确、全面的理解。如果作者意图明确且符合文本,则对作品的理解可以作者的意图为准,即使不能完全把握,探索作者也有重要的价值。
二、作者未知
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的表达,但是阅读有些作品时,并不知道具体作者是谁,不能够考察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写作风格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可以忽略,因为作者已经在留下痕迹,奠定了作品的基调,对读者的阅读起到了导向作用。
当然,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虽然不知道作者是谁,但是由于其群体的特殊性,也可以依据其所处群体来理解其作品,知道作者所属群体已经接近于知道作者。比如古代宫中女子创作的诗作,古代女子一旦进入宫中就有严格的限制,生活乐趣较少,她们写的诗作主题较为单一,都属于闺怨诗,这些作品无法考察具体作者是谁,但是简单易懂,这种情况下虽不知作者具体是谁,但是很容易把握作者的意图,而且在这一类作品中,作者的意图几乎等同于作品的意义。
有些作品虽然不能考察作者是谁,但作者创作的篇幅短小,思路清晰,意图十分明确,对这类作品的理解几乎没有什么争议,虽然有人说这种情况下是读者推断出的作者意图,但是不能抹去作者的作用,篇幅、思路、意图等都是作者进行确定的,虽然不知道作者,但是作者已经在创作的同时剔除了可能产生解读异议的其他因素,限制了对作品理解的可能性。如《氓》这首诗,虽然不知道它的作者,但是很容易理解这是一首弃妇自诉诗。诗中的女主人公自述了恋爱时的甜蜜以及婚后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表达自己的悔恨与决绝,反映出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这首诗作者创作的思路、脉络非常清晰,给读者一条导向道路,不会造成对诗歌错误的理解,这离不开作者在创作时语言描述等方面做出的限制。
作者创作出作品,作品存在后成了独立的个体,不受作者的意图完全控制,但是不会完全脱离作者设定的方向。读者根据作者给出的方向来进行拓展延伸的研究,不同的时代、环境等带来不同的解读,但是不可能没有依据。如《诗经》中的《蒹葭》,大多读者认为这是一个爱情悲剧,但是也有读者把作品中的“伊人”解作美人、理想生活境界、追求的目等,如同上文中对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理解相似,李商隐的《无题》虽然知道作者,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考察作者的意图,在这种情况下知道作者对于作品的理解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像《蒹葭》这样的作品更是如此,无法考察作者,但是作者在作品写作时已经为文章奠定了理解的基础,几种不同的解释之间有着可以类比的关系,把其一看做基础,其他解释都能解读成它的引申、延展。虽然无法断定哪种解释是最为合理的,是作者的原意,但是可以判断出什么是错误的、不合理的解释,这就是作者给读者进行了导向,读者只能根据作者给出的导向进行探索,可以有分支,但是不能够脱离作者给出的方向。
在不知道有助于理解作品的作者信息时,作者依然起到奠定基调、导向和限制的作用。就像赫什提到的那样“通过给作品分类,使之隶属于某个特定的种类,阐释者就可以自动地判明其意义的总‘层次’。中书可以提供总体干,让你概观一下典型的意义成分。这样,在我们对一部作品加以阐释之前,我们常常对之加以分类处理,看看它是‘漫谈’、‘抒情诗’、‘ 军令’、‘科普’、‘应景诗’、‘小说’还是‘史诗’。” 读者在理解作品之初,会先自然而然的对作品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可以让读者对作品先有一个总的印象,以便运用相应的阐释方法。但是,读者对作品的类型的确定绝不是毫无根据的,最终确定的结果就是作者在写作时定下来的。作者在创作时首先为作品确定了文体类型,小说、诗歌、散文等等,每一种文体类型都有其本有的特色,作者对每一种文体的确定已经为读者理解作品奠定了基本的步调。理解小说要分析其环境、人物、情节,理解散文要抓住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理解戏剧要注意故事的一波三折等,这些都是作者早已为读者确定好的内容。其次,作者在创作作品时还确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及主题,不管如何理解作品,都不能改变这些,只能在这些作者给出的内容基础拓展、升华。阅读一部悲剧作品,不能被读成了喜剧,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不能被解读成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如果这样,只可能是完全错误的理解。
三、结语
作者对理解文学作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知道作者有利于对作品的理解。作者的意图是文本的成因之一,把握作者意图有助于理解作品意义。但是作品意义并不等于作者的意图,很多时候作品的意义大于作者的意图,因为作者最终写出的作品也许并不能完全表达他的意图,作者在写作时可能会加入自己都没能注意到的潜意识里的内容或者他的写作并不能完成他起初创设的目标。就像韦勒克说的:“作家的意图可能是一些计划和理想的宣言,而他的实践却可能远远低于或者偏离这一目标。倘若今天我们可以会见莎士比亚,他谈创作《哈姆雷特》的意图就可能使我们大失所望。我们仍然可以有理由坚持在《哈姆雷特》中不断发现新意(而不仅是创造新意),这些新意就可能大大超过莎士比亚原先的创作意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作者的研究没有作用。无数实践证明,许多文学作品的分析离不开作者生平经历的探寻,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和时代环境,能得到对作品更正确、全面、辩证的解读。即使不知道作者是谁,但是作品是其创作出来的,是其思想的表露,可以说,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已经为作品奠定了基调,在读者理解作品时给出了一定的导向,读者对作品的各种理解不能偏离作者给出的限定,一旦超出限制,就成为了错误的理解。
[1]胡经之、张首映主编.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三卷•读者系统[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 文学理论 [M].刘象愚等译.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月新. 创作意图与作品意义的关系 [J]. 欣赏探奥,1996(1).
[4]边利丰,庞海音. 作者之用心与读者之别有用心 [J]. 江西社会科学,2014(2).
范梦露(1993- ),女,汉族,江苏宿迁人,文学硕士,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