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域性特征对两宋山水画风格的影响

2017-07-13赵若竹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041000

大众文艺 2017年22期
关键词:汴京山水画画家

赵若竹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041000)

浅析地域性特征对两宋山水画风格的影响

赵若竹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041000)

在中国山水画中,地域性特征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这对其风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山水画不同的艺术风格是画家们自身个性的表现和流露,不同的地域环境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经过画家的思想转变而形成不同的绘画风格,不同地区的地域性对山水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两宋时期山水画风格的分析,了解不同地域产生的不同特征,进一步研究出山水画风格的变化。不同的地域性特征使得人文思想以及生活习俗等有很大不同,社会背景、人文因素等方面的不同影响人们自身个性的发展,这就造就了不同的山水画风格。

地域性特征;风格特色;重要性;两宋山水画

一、 简述地域性特征、山水画风格的概念

(一)地域性特征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其地形复杂,面积约957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地形特征,“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也证明了地域性特征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同的地域性特征影响着各地的民风、民俗、历史传统和价值取向,同时也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如有江南的小桥流水,有独特的戈壁沙漠风光,有清澈见底的桂林山水,有气势壮观的黄河等等,这些不同的地域风光都是画家创作的灵感来源。

(二)山水画风格

山水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思想倾向相同、艺术观点相近、创作风格相似且处于同一环境之中的画家,形成很多有着地域性特色的画派。山水画不同风格的产生与地域性差异有很大的联系,不同的艺术家对事物的感受不同形成自己的风格,但面对相同的现实世界,他们对当时社会现状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共鸣,表现在画面上便形成了一定的倾向性,这种日益壮大的共鸣逐渐掩盖起画家自身的个性而成为该画派的整体风格。

二、两宋时期不同的地域性特征分析

(一)社会背景的转变

北宋开国初期定都汴京,中原地区成为政治文化的中心。受到五代以关仝、荆浩为代表的北方画派的影响,北宋山水画在继承了前人的基础上更加看重对黄河两岸山水形象的塑造。北宋山水画主要描绘和体现北方粗犷、豪迈的山水特点,尤其以范宽、李成为代表。北宋统一后创建了翰林书画院,大肆招揽绘画技术高超的人才,吸引江南的画家们相继北上进入书画院成为画院画家。院体画家以皇家富贵为整体规范,山水画以院外画家成就最高,发展、丰富了北方画派。靖康之变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绘画的发展,汴京被金兵洗劫一空,许多宫廷藏画流落北方民间,一部分画家被金兵掳走,另一部分画家纷纷逃到南方,又继续为南宋画院效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绘画的发展。

全面地看,五代时期的文学艺术似乎是南方兴盛。南方不是没有动乱,相对来说比北方稳定得多,尤其是经济比北方大为繁荣。但任何问题都有特殊性,对于山水画来说,却不能笼统地说南方盛于北方,只能说南、北方各有特点。

(二)风土民情的差异

两宋时期军民合力抵抗外侵同多国议和使得当时的社会局面相对稳定,各地区人们在一段时间内拥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北宋时期城市生活的面貌。画面的前段部分所描绘的正是汴京郊野的美景,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民,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场景的点染,简明的交代了作画的时间、地点;中段描述繁忙的汴河码头,呈现出非常热闹的场面,人群密集,有的静坐于茶馆,有的漫步于桥上,还有街道旁众多的货摊,河里游动的商船络绎不绝,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汴河繁荣的情景;画面后段描述热闹的市区街道,街道两旁屋宇鳞次栉比,有肉铺、庙宇、茶坊等等,街上川流不息的行人,有无虑玩耍的孩子,有城边行乞的老人,无所不有。《清明上河图》从建筑、商业、交通、漕运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角度,集中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北宋经济情况的真实写照,也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北宋经济的发展对北宋绘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地理位置的影响

地域环境的不同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人们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特点,艺术家们受环境的影响,所创造出的表现技法也不一样,正因为在不同地区才有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画风。

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东京”、“大梁”。开封地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气候差异明显,春季气候较为干旱;夏季温度较高,气候湿润;秋季气候温和舒适;冬季气候寒冷,空气干燥,昼夜温差较大,这种气候下的山体高大挺拔、菱角分明,在此生活的画家们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表现北方山水的技法,如披麻皴、斧劈皴等,都是从现实自然生活中来。不同的地域气候条件不一样,形成的地貌特征也不一样。宋室南迁至临安(今杭州),依山傍水,河运便利,早晚温差不强烈,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的山体平缓、起伏较小,且植被丰富,故画家们在实践中创作了适合表现南方山水的披麻皴、荷叶皴等皴法,地理位置的不同成就了不同的绘画风格。

三、结语

山水画的风格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画家所生活的地方不同必然受当地文化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地域的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上对于自然的理解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本文从两宋时期社会背景、风土民情、地理位置方面逐层论述了地域性特征对两宋时期山水画风格的影响,从自然物质形态和社会文化形态两方面出发,进一步得出影响山水画风格的因素。地域性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随着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山水画的不同风格不仅体现在人文因素上,自然环境因素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1]俞晓群.中国地域文化丛书 编者札记[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

[2]刘海涛.浅谈美术地理的地域空间性[J].西安:人文地理,2004.2.

[3]野弘.中国山水画创作探究[C].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9.

[4]黄廷海.南方山水画派[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赵若竹,1993年1月出生,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平面设计研究专业。

猜你喜欢

汴京山水画画家
我来打开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汴京:繁华背后危机重重
一张图带你游汴京
汴京诗群
酷炫小画家
《清明上河图》带你逛繁华汴京
聪明的画家
小画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