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的设计整合力
——UC创新中心与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比较分析
2017-07-12连菲向立群邹广天LIANFeiXIANGLiqunZOUGuangtian
连菲,向立群,邹广天/LIAN Fei, XIANG Liqun, ZOU Guangtian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的设计整合力
——UC创新中心与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比较分析
连菲,向立群,邹广天/LIAN Fei, XIANG Liqun, ZOU Guangtian
选取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设计的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和UC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两栋校园建筑在布局、空间、形态、技术、材料5个方面处理上的共通方式,由此揭示阿拉维纳运用设计整合力的特征与规律。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设计整合力,UC创新中心,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
1 引言
“如果说设计拥有任何力量的话,那就是整合的力量。”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
普利兹克建筑奖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Thomas Pritzker)在2016年新晋得奖者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以下简称阿拉维纳)的评奖词中表示,“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首倡的协作方式设计创造了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建筑作品,同时也回应了21世纪的重要挑战……他为我们示范了最好的建筑能够怎样改善人们的生活。”1)阿拉维纳作品中所蕴含的个性是隐性的,他没有个人的艺术或美学指标,而是通过设计整合力(design's power of synthesis)去解决自然灾害、贫穷等实际问题。整合(synthesis),在《牛津词典》中的释义是将想法、观念、类型等结合在一起。设计整合力,其实体现的是一种建筑设计的综合思维模式,是将影响设计的各种实际问题综合转化为最终建筑形式的一种思维,而这种建筑形式又是由空间、形体、材料等多方面整合而成的。阿拉维纳将这些影响设计的实际问题称为“作用力”(force),可能是海啸、地震这些自然的作用力,也可能是政治、经济等社会的作用力,所有这些作用力通过设计整合力而转化成一种形式,他强调这种形式打造的并不是水泥、砖块或木材本身,而是生活,通过设计整合力,最终把生活的力量注入建筑的灵魂2)。
自1994年执业至今,学校建筑、保障性住宅以及城市设计是阿拉维纳最主要的几个方向。他为母校智利天主教大学设计了数学学院、医学院、UC创新中心等一系列校园建筑,其中UC创新中心获得了2015年伦敦设计博物馆颁发的建筑领域“年度设计奖”。智利本土之外,阿拉维纳的第一个作品是位于美国德州奥斯汀的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同是校园建筑,UC创新中心与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在布局、空间、形态、材料、技术、客户参与过程方面展现了阿拉维纳设计整合的一些共通方式。本文希望通过UC创新中心与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的对比分析,探讨阿拉维纳运用设计整合力的特征与规律。
2 设计整合力的同质特征
2.1 布局整合:建筑场地的对话
阿拉维纳将场地作为各种事物以及活动所编织的互动网络,这个网络在对建筑布局强加了限制条件的同时也提供了各种可能性,UC创新中心与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在建筑布局上的差异化处理与场地及周边条件密不可分,正体现了对于场地作用力的有力应对。
UC创新中心用地周边的建筑均呈现正南正北的朝向,然而穿过用地西侧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复合高架铁路却与正南正北呈15o倾角,这为UC创新中心建筑朝向的确定提出了挑战。阿拉维纳分析了建筑在环境中的统帅地位,采用偏离正南正北15o的建筑朝向从而保持与高架桥平行,结合建筑物高大、简洁的体量确保了在高架桥上良好的观赏视角;主入口所在的立面与高架桥呈90o,避开了繁忙交通和噪声的干扰(图1)。阿拉维纳对于UC创新中心建筑布局的处理,呈现出建筑布局对场地周边主要交通流和景观视角的积极回应。
与UC创新中心相比,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项目更多的是人行交通的影响。公寓位于校园原有公寓区与校园主教学区之间(图2),人行交通往来频繁并且方向多支,在这样的场地环境中,公寓底层被局部架空,与公寓周边四通八达的步行系统互相渗透,建筑主体分解成两部分,使校园公寓区与教学区之间的步行路径自然地穿越其中,实现了建筑场地与周边环境的对话。
1 UC创新中心与周边交通系统相渗透(绘制:向立群)
2 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与周边交通系统相渗透(绘制:向立群)
2.2 空间整合:多层次交流空间的营造
阿拉维纳在其作品中不断探索着多层次交流空间的营造,探索如何通过设计实现生活整合和空间营造的高度统一。这贯彻了他一贯秉持的让生活注入建筑灵魂的设计哲学,正如评奖词所提到的那样,他设计的每栋建筑“都展现了设计师对人们如何使用设施的理解、对材料使用的周到恰当,以及创造公共空间为更多人造福的承诺”3)。UC创新中心和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两个项目都很好地诠释了多层次交流空间这一特点,人与人的交流行为被注入到了不同维度、不同属性的空间之中,从而创造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交流空间。
UC创新中心由Angelini集团于2011年出资兴建,旨在鼓励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以提高资源效率和增强国家竞争力。阿拉维纳认为对于创造知识来说,面对面的交流仍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方式。虽然今天的信息技术如同曾经的造纸术、印刷术一样,改变了知识传播的载体和方式,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按需求开展学习,但快速的信息化进程不可避免地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独立思考与面对面交流被忽视。显然,阿拉维纳对于电脑及其对教育影响或知识传播的看法并不乐观,他在UC创新中心的整栋建筑中为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相遇方式4)。不同于绝大多数办公建筑外围开放、内部封闭的做法,阿拉维纳反其道而行之,建筑的外部采用了近乎完全封闭的混凝土表皮,而内部则大量采用玻璃隔断,创造了一系列的透明性空间。有别于柯林·罗(Colin Rowe)与罗伯特·斯拉茨基(Robert Slutzky)对透明性的双重定义,阿拉维纳对透明性的诠释更为直接,空间围合界面的透明所产生的视觉与行为互动成为了一种交流方式,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对于交流的渴望。包括电梯在内,UC创新中心营造了一系列能够自发偶遇的透明空间(图3)。通过这些透明空间使得4种工作形式——正式、非正式、个人、集体——在UC创新中心的内部交叉融合,这种融合无疑促进了思想的碰撞和知识的传递(图4)。
在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项目中,为避免空间大量重复而导致生活氛围的单调乏味,阿拉维纳在竖向维度上对不同开放程度的空间进行探索:餐厅、咖啡馆、健康咨询中心等半公共空间作为底座,被放置在了建筑底层;二层及以上的部分才是学生的宿舍、活动室和学习室等私密、半私密空间(图5)。在水平维度上,阿拉维纳将开放程度最高的内庭院作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公共空间;餐厅等半公共空间围绕内庭院布置且与其具有视线和行为路线的双重联系;学习室等半私密空间被布置在二层以上但却朝向内院,与之产生视觉联系;最私密的居室布置在建筑外围一侧,与内庭院完全没有视线交集(图5)。如此一来,阿拉维纳通过内庭院这个公共空间,与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类空间建立或显性或隐性的交流,把多种形式的生活和交往赋予到了建筑空间之中。透明性同样在这里得到了运用,公寓的内庭院由几个立方建筑体量围合形成,围合界面采用透明的红色玻璃板,不禁让人联想起UC创新中心的中庭,这些玻璃板同样让内庭院与周围的建筑体量之间产生了视觉与行为互动的透明性,由此,交流行为便在这个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大峡谷”(The Canyon)的内庭院中汇集并流动起来。
阿拉维纳“深知诗意和建筑力量对于多层面交流的重要性”1),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和UC创新中心多层次交流空间的营造,正是设计整合生活理念的深刻体现。
2.3 形象整合:当代建筑语汇的坚持
“对那些经典建筑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去模仿它们”4),这是阿拉维纳在当代建筑的形式语汇探索中所秉持的一贯做法。UC创新中心和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在建筑形象上,均体现出建筑师对于当代建筑特征的表达和建筑语汇的坚持。
Angelini集团捐资建造UC创新中心的目标在于提高国家竞争力来实现更好的未来发展,故而要求建筑形象一定要现代且不落俗套。而阿拉维纳认为,对于创新中心而言,避免形象上的过时比追赶时髦更为重要,因而建筑采用了严整的几何形体和纯粹的混凝土材质(图6),这种清晰、直接和纯粹的设计具有极强的适应力,让创新中心能够抵御风格和风潮的更迭而保有永恒的生命力5)。
与UC创新中心相比,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项目受到了周边环境和业主意愿的更多作用力,阿拉维纳对当代建筑语汇的坚守也面临更多挑战。在圣爱德华大学这所历史悠久的罗马天主教大学,校园中处处充满了古典建筑语汇,强烈的场所力使业主和建筑师在历史与现代的平衡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尤其是建筑是否采用校园中其他建筑都有的红色坡屋顶。阿拉维纳在建筑形象的处理上规避了所有古典符号,公寓的建筑形态同样运用了几何形体进行组合,外围墙面采用与校园其他建筑色调协调的土黄色方砖,却以凹凸相间的砌筑方式标示出当代建筑的语汇(图7)。而走进内庭院,通透、闪亮的玻璃板随光影转换呈现鲜红和深红的交替变化,瞬间将人们带入一个开放的前卫世界。
阿拉维纳虽然从不追求个性化的建筑标签,但始终坚持运用当代建筑语汇,尤其避免古典建筑符号的复制和模仿,其作品在建筑形象上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性。
2.4 技术整合:主动式可持续技术的应用
可持续的概念虽然1980年代才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报告中首次提出,但建筑与自然之力的周旋却从建筑产生之时就已经开始,屋檐出挑遮蔽阳光、增厚墙体阻隔热传导这些手法已然成为一种古老的、原始的建筑回应气候的设计常识。
当代尖端、前卫的改善室内环境的技术手段,从一定角度来说也是一种急于求成的科学方式,而遵循对自然怀有敬畏的古老、原始的设计常识同样是一种解决之道。“所谓可持续设计不过就是对常识的严格运用”,阿拉维纳主张设计整合力要对自然的作用力顺势而为,要遵循普遍的设计常识,这同样体现了他直接、简单的设计哲学。
3 UC创新中心的多层次交流空间(绘制:向立群)
4 UC创新中心中庭(图片来源:http://www.archdaily.com/ 549152/innovation-center-uc-anacleto-angelini-alejandroaravena-elemental)
5 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的多层次交流空间(绘制:向立群)
UC创新中心所在的智利圣地亚哥是典型的沙漠性气候地区,这意味着建筑师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减少能耗,并处理室内可能出现的光线过强问题。阿拉维纳注意到当地“玻璃盒子”的泛滥现象,在沙漠气候的炽烈阳光之下“玻璃盒子”室内的温室效应非常严重,他批判地称这种理论上宣称的透明性是徒有华丽辞藻5)。阿拉维纳对这种透明性进行了反转,将透明界面赋予了UC创新中心的核心中庭,而外部界面则采用完全不透光的表皮和深深凹进的、产生交叉通风的窗洞,不仅有效隔绝热传递,也阻止了过强的自然光进入室内,炎热气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被大大削弱。通过这种简单而有效的节能策略,UC创新中心的能源耗费从每年120Kw/m2(圣地亚哥玻璃幕墙高层办公建筑的平均耗能)降低到了45Kw/m2,有效降低建筑年均能耗62.5%5)。
相似的节能策略也体现在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的设计中。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全年日高温达30oC的日数平均有150天。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同样采用较为封闭的外围护结构将大部分德州炽烈的阳光抵挡在了外面,狭窄如缝隙的落地窗是设计对炎热的气候和强烈的日照做出的积极主动回应。透明性的反转这次被应用在了建筑的内庭院,几个建筑体量在朝向内庭院的一侧全部采用大面积红色透明玻璃板,透明界面能够让朝向内庭院的学习室、活动室、会客室等交往空间获得充足的采光,并且能够与内庭院建立充分的视觉联系。
2.5 材料整合:场所精神的表达
6 UC创新中心外观(图片来源:http://www.archdaily.com/ 549152/innovation-center-uc-anacleto-angelini-alejandroaravena-elemental)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曾以散文诗般的语言这样形容建筑的材料:“每一种材料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材料有自己的故事”,“对于创造性的艺术家来说,每一种材料有他自己的信息,有他自己的歌”[1]。从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等现代主义大师到安藤忠雄(Tadao Ando)、博塔(Mario Botta)等当代建筑师,在材料的运用方面都长袖善舞,代表个人特色的建筑材料经过巧妙的演绎,不断地幻化出精彩的设计作品,玻璃、混凝土、红砖这些原本普通的材料已然被赋予了建筑师的个人情感色彩。相较于带有个人标签的材料运用,阿拉维纳对材料的使用更为“自由”和“随意”,仿佛有意抹去材料的个人色彩,完全交给场地、空间、自然和建造。
UC创新中心的混凝土表皮,来源于建筑所处的地域和精神内涵的传达。一方面,回应智利常年灼热的阳光,不透光的材料是对地域气候最朴素的尊重。另一方面,UC创新中心承载着标志和引领智利国家知识创新的精神内涵,因而建筑形象要保持恒久的生命力而不是追求一时的流行。混凝土从20世纪中叶的马赛公寓到2012年巴黎时装周上融入混凝土元素的时尚服饰,似乎有着永恒的生命力,被用在UC创新中心完美地贴合了建筑对于持续创新精神的传达,也正是建筑对其所处场地的身份和地位做出的恰当回应(图8)。
相较UC创新中心对于永恒生命力的表达,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对于场所精神的传达更加隐晦和间接。在圣爱德华大学这样一个充满古典建筑语汇的校园建造一栋现代建筑,如何取得古典与现代建筑语汇之间的平衡成为核心问题。校园里建于1910年的巴伐利亚风格建筑呈现黄色墙面和红色坡屋顶的典型特征,阿拉维纳回应环境色,选用土黄色的方砖(图9)作为外墙材料,以建筑外界面的保守与克制来表现场所特质乃至历史文脉的延续。
7 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外观(摄影:连菲)
8 UC创新中心混凝土外墙(图片来源:http://www.archdaily. com/549152/innovation-center-uc-anacleto-angelinialejandro-aravena-elemental)
9 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砖墙(摄影:连菲)
阿拉维纳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表达了明确的态度——场所召唤,带有个人喜好和特色的材料运用和建构方式被抹去,建筑所处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精神成为决定建筑材料的主要因素。因而,虽然阿拉维纳的作品在材料运用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异质性,也恰恰说明了设计对于场所精神的整合作用。
3 结语
校园建筑设计是阿拉维纳执业生涯的真正起点,不论是在智利本土抑或之外,他的作品似乎都被刻意隐去了个人风格,然而在差异的表象之下,一些隐性的坚持又在布局、空间、形象、技术、材料5个方面得到呈现,分别体现在对于场地环境的回应,对于交流空间的重视,当代建筑语汇的坚持,主动式可持续技术的运用,以及对于场所精神的传达。这些隐现在众多作品中的同质性,表明了阿拉维纳对于当代建筑所应有的姿态和内涵的定义。
通过对比UC创新中心与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在布局、空间、形象、技术、材料的处理手法上所表现出的相似性或差异性,得以揭示出阿拉维纳以设计整合力转化来自社会、自然诸多作用力的特征和规律,这些规律或许可以为当代建筑创作带来启示。
注释:
1)引自普利兹克建筑奖官网发布的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的获奖公告,详见:http://www. pritzkerprize.com/2016/announcement
2)引自日本TOTO公司2011年主办的“The Forces in Architecture”展览上对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的采访,详见:http://www.toto.co.jp/gallerma/ ex110727/index_e.htm
3)引自普利兹克建筑奖官网发布的评审团对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的评语,详见:http://www. pritzkerprize.com/2016/jury citation
4)参见建筑批评家Mark Lamster 对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项目的评论,详见: http://www. dallasnews.com/lifestyles/arts/columnists/marklamster/20160113-in-austin-aravenas-sole-u.s.-project1.ece
5)详见:http://www.archdaily.com/549152/innovationcenter-uc-anacleto-angelini-alejandro-aravena-elemental
[1] 项秉仁. 赖特.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45
Design's Power of Synthesis in Alejandro Aravena's Works: Comparison of UC Innovation Center and St Edward's University Dorms
UC Innovation Center and St Edward's University Dorms designed by Alejandro Aravena are selected to be the research objec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two campus buildings in five aspects: layouts, spaces, forms, techniques, and materials. This aims at pointing out the characters and disciplines of design's power of synthesis in Aravena's works.
Alejandro Aravena, design's power of synthesis, UC Innovation Center, St Edward's University dorms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重点实验室
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