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进行作文训练

2017-07-12王树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足迹写作水平习作

王树军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00-01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它更是重点,进入九年级以来,我们一直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主题作文训练,分别进行了以《与文明同行》、《告别》、《足迹》、《生命的芳香》等为题的当场作文训练,进行这种训练的初衷是想让学生一方面通过大量不同题材的作文写作积累一些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能通过多次当场写作使学生尽早适应中考考场作文在一定时间内全盘构思、书写快速规范的要求。但让我们始料不及、大喜过望的却是在训练中我们原本看来是辅助手段的批后讲评环节,让这种训练的效果有了极大增强,更让我们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课改精神中所强调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的实践意义。

一、顺势而生的训练

第一次训练题为《与文明同行》,试卷批好后,我们同组教师经过讨论交流把年级内各具特色的优秀作文一共12篇挑选出来,统一格式后印刷,九年级每位学生一份。讲评课前,我们三位教师各自对这些习作进行了分析点评并互相交流。当时我们只是设想通过由教师讲评部分习作,以点带面地让更多学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种种优点及不足,从而懂得一些写作的方向和技巧,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时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在这次讲评中,我们还给学生介绍了中考作文的评分体系。对应这些要求,我们对范文的讲评非常具体,学生听得也很投入,一节课时间也只点评了三四篇。根据学生这种反应,也是希望对这些习作进行充分利用和挖掘,我们顺势布置学生对剩余的习作进行挑选后自己点评某几篇,借此也能对自己有所启发。这个当时顺势而生的有心也无心的训练要求,却让我们发现了学生身上巨大的潜能,也成为我们一直坚持这种训练手段的起点。

二、惊喜发现的潜能

点评作业收上来后,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点评观点鲜明,语言老练,用语专业,颇有文采,甚至有不少同学已有意识地按照中考作文评分体系的要求来分析点评这些习作。这其中有些点评者自己的写作水平欠佳,点评起别人的文章来却头头是道。

通过跟这类同学的交流沟通,我们发现他们其实具备不少能写好作文的内在潜能如思想深度、语言基础等,但由于平时懒于动笔,疏于观察,忽视技巧等原因,作文水平少见提高。在点评中我们发现了学生很有价值的潜能,同时也就查出了他们存在的“病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鼓励和指导。这的确是我们意外发现的一条训练作文的“蹊径”。

三、渐评渐宽的角度

意外发现的“蹊径”让我们更坚定了继续探索的信心,第二次、第三次……几次训练中,我们感觉到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提高,优秀习作涉及的面在扩大,新杀出的“黑马”在增多,同学点评的角度也越来越宽。例如有的横向作比较,纵向观发展,整体挖立意。其他具体如下:

1.内容看选材。如:点评《足迹》:依旧是朴素的语言,却给人不一样的感动,感动来自于真情实感。文章的内容即作者所写之事能引起我的共鸣。谁都会有那段幼稚的岁月,那段岁月使我们的人生变得完整。也许多年以后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会觉得幼稚和可笑,但当时的我们一定很认真。张爱玲把它称之为弯路,我却认为是试练,倘若通过了考验,这说不定会是一条捷径,而我们只有在通过之后才能发现。我们很认真地踏出我们的足迹,一步一步,坚定不悔。

2.过程梳结构。如:点评《足迹》:本文的条理结构十分清晰,开头、结尾点明主旨,前后照应,中间三段分别写了三位名人的足迹,而这三位名人又通过上海这个城市连接起来,使文章更有整体性。

3.局部找技巧。如:点评《告别》:题记用了徐志摩的名诗,既有意境,又与文章风格一致,恰到好处。文章巧用风铃声把回忆和现实穿插交融,又很好地为情节中一些问题作了解答。

4.细节品语言。如:点评《告别》:作者的心理活动十分复杂,但很容易就能从文中标志性的词语中看出内心活动,“依依不舍之情”、“痴迷于……”、“我的思维寂静着……”、“不怎么留恋”、“不留半点的依恋”等反映了她对网络游戏的理解、认知和感悟。

四、矛盾形成的统一

在我們欣喜地看到学生点评中越来越丰富的思想、越来越多维的角度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不同看法产生的矛盾。

矛盾既已产生,如何去解决?在讲评课上,我们把点评作业中搜集到的不同同学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提交给全体同学讨论,同时几个教师间也把其他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矛盾互相交流到本班讨论,把点评由点扩成线、由线扩成面。各班同学讨论后都不约而同地形成了共识(而且并非在老师思想的诱导强迫下),我们欣慰地看到学生对写作的方向有了正确的认识,他们起码在思想上把握住了中学生作文在所谓“虚”“实”之间应该具有的合理的“度”。其实矛盾的出现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学生思想的火花以及内在的潜能,而矛盾的自主解决更让我们收获了学生写作思想的一大进步。

五、阶段回顾的思考

我们的作文训练进行到现在也不过刚开了个头,但这其中感受却颇多,静心思考起来,学生的变化如下:

1.写作积极性有了提高。作文被选评的同学都会很乐意去打印,一次被选上便对自己有了信心,作文被大家点评,对自己更有了要求,所以越来越努力。原本没被选上的同学在点评中看到与自己相距不远的同学的成功作文摆在面前,点评中生产对别人的敬佩,也看到对自己的鼓励,也要努力追赶。一些苦于无法提高水平的同学,在大家的点评中学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方法,自己感到有法可学,有样可依,对写作也有了一点兴趣和信心。

2.写作水平有了进步。从第一次训练到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学生作文风格初步显现,一些学生行文思路渐渐清晰,一些学生懂得表现真情实感,一些学生注意了合理运用技巧,一些学生学会了挖掘材料背后的意义。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了不同方面、不问程度的提高与发展。这些进步固然有常写常练的原因,但更是因为在点评中的揣摩分析帮他们带来了有目的的写作方向。

3.阅读能力有了增强。对同学文章作点评,就等于在阅读一篇现代文。在不断的点评训练中,学生已逐步形成了从把握中心、梳理思路、发现技巧到品味语言的基本分析过程,而这几个方面都是中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应常常思考和分析的重要环节。

以上是我们在作文教学探索道路上一点尝试的收获,或者只能算是给我们的一点启示。作文教学道路的艰难不是这点尝试就能克服的,但我们只要重视我们身边的各种有效资源,总有一天,我们会在作文教学道路上收获一路繁花硕果!

猜你喜欢

足迹写作水平习作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成长足迹
足迹
足迹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春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