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发展趋势探讨

2017-07-12李慕泉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商家消费金融

李慕泉

摘要:本文对互联网金融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说明消费金融发展的主要趋势并对消费金融提出了发展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消费金融的改善有所助益。

关键词: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

1.互联网金融背景

1.1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

互联网金融是以网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实现经济行为并实现经济利益。通过网络进行的买卖、投资行为等,都是网络经济的重要形式。互联网金融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形式在我国蓬勃发展,我国居民对网络支付方式的需求刺激银行的网络业务的发展,由此引发了理财投资领域的业务网络化。在物流业的支持下,网络经济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对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深远。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实体经济的地域限制和经济事件双方的角色限制,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经济价值,对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引导着未来社会消费的基本方向,值得我们进行相关的探索。

1.2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消费金融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是在21世纪之初,时间比较短,因此在金融结构方面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传统金融受互联网的打击,在消费业市场上碰壁,但是,实体店经营仍然占据了消费金融市场的多数份额,很多消费者的购物行为逐渐变得“理性”,从互联网中撤出来重新转移到实体消费方面,究其根源,在于互联网消费风险高,商品的质量和服务无法与传统金融相提并论;从金融行业自身发展的角度讲,互联网金融对消费者的了解不多,限制比较少,存在着大量提前消费的情况,由于消费者本人的信用问题,给互联网金融的运营带来巨大风险。根据互联网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有20%的消费者存在信用记录不良的问题,造成互联网金融众企业或者金融机构的资金周转不畅。

2.消费金融发展趋势

2.1商家和消费者角色多样化发展

消費金融市场主体将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已经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不争的事实,实际上,这种趋势还会愈加明显,商家和消费者的角色朝向多样化发展,逐渐转变为互联网上的用户拥有着双重的身份,既为商家,也为消费者。人人贷使互联网用户参与了消费金融的发展,个人在网络上提供自己的资金资源用于信贷业务,同时也享受了互联网信贷业务的利润和方便。随着互联网的继续发展,此类消费金融还会继续发展下去,微信之后,瓜子二手车直卖网等网络金融平台的出现,促使商家和消费者的角色更加多样化。另外,在原来的消费金融市场上,市场主体以商业银行为主、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为辅,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将改变这种局面,支付宝和实体商家的联合、支付方式的选择,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中参与力度提高,使市场主体变得更为多元化。

2.2第三方服务机构快速发展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快速发展,汽车金融公司、小贷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在为其提供相关服务,在一定程度有利于提高消费金融的市场竞争力。除了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参与之外,各种小额贷款公司将个人手中的资金资源集中起来,在一定的圈子内形成信贷链条;另外,基金等货币业务,也参与了消费金融的发展,成为隐形的“第三方机构”:不限数额的随投随取业务,使得小型货币基金拥有大量的流动资金,参与消费金融的发展。第三方机构服务的发展会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不断细化和深化,商家之间互为服务机构的状态将很快形成。例如,微信平台的“公众号”服务对网络商家提供宣传服务等,其他零售商、电商等非金融机构也在为消费金融提供某些服务,如为客户提供分期付款形式的信用服务,第三方服务机构与互联网消费金融在互相促进的状态中不断发展着。

2.3金融模式创新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消费金融,最明显的发展趋势是金融模式的创新,这与互联网本身的发展特征相关,也与消费金融的发展需要相关。互联网的“云”技术发展使得金融市场发展的各种要素都得以实现,例如,大批量地进行消费者需求调查、进行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渠道调查等,这些调查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判断外部市场,进行更有效的产品宣传,也正因如此,商家和金融机构能够突破各种限制,寻求金融模式的创新。神州车闪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新的金融模式,为有车一族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各种银行代扣业务和自动理财业务也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出现的消费金融形式,这是对消费与个人征信进行平衡的金融服务,同时也提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

2.4金融法制完善

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是消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征信体系的有效完善,可以掌握更多民众的消费情况,从而提高消费金融市场的占用率。目前,人民银行收录有24%左右人群的信用情况,因此,数据还不够完整,需要高度重视征信体系完善问题,才能真正为金融机构提供可靠参考信息。另外,目前我国居民在提前消费以及使用个人信用方面还存在着误区,部分居民存在严重的个人征信问题,部分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征信也存在着问题,这是由于网络金融提供给消费者大量的提前消费的业务,由此可见,加大征信体系的完善力度,注重互联网数据的科学运用,对于提高消费金融的征信服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除了消费者征信之外,商家的制假贩假也是网络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中的重要问题,为了使消费市场更加健康,建立完善的法律打击不良商家,维护互联网环境中的消费秩序,也是消费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

3.对消费金融的建议

3.1借助互联网金融背景改善区域金融差异

互联网消费金融将逐渐覆盖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的几乎所有网络人群,使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消费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得到改善。从网络化经济来看,虽然网络经济已经做到全国覆盖,但是,配套服务发展慢的地区,网络经济发展仍受到限制,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运费和货运时间成为制约网络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江浙沪一带,则借由发达的货运和仓储条件,在网络经济发展中独占鳌头;从国民消费行为来看,城市与乡镇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这成了城市与乡镇金融发展区域化差别巨大的主要原因;从区域资源特征来看,东北地区占据着重工业和资源类企业充足的优势,西北和西南地区占据着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东南地区占据着对外金融贸易优势,各个地区的金融发展主要形式、发展速度各不相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化发展,区域金融条件将被妥善利用起来,借由互联网的便利性,金融差异应该被弥合,只有金融市场基础平衡和稳定,互联网消费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起来。

3.2对消费金融进行差异化监管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消费金融发展,由消费者、商家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同参与,这个模式还会随着网络的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呈现出多样化和精细化的趋势。据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提供服务来看,互联网背景下的消费金融有着一定差异,不但与它们的经营范围、运营模式等有关,还与不同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和行业制度有关。例如,银行原本有着较为严密的监管体制和行业制度,在进入互联网金融,参与消费之后,出现的问题比较少;而新兴的其他融资服务方,存在的问题就比较多。如此看来,要使消费金融健康发展,还需要制定不同的监管标准和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消费金融市场风险的有效监控,最终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

3.3进一步控制消费金融的运营成本

互联网金融环境给消费金融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使消费金融不断发展起来,但是,消费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到成本的限制,商家的利益很难实现最大化,消费者始终对商品的性价比存在疑虑。在消费金融的未来发展过程中,控制运营成本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是解决各种问题、满足各种发展需要之根本。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立法完善,个人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用以解决信用问题的资源使用比较少,将大幅度降低征信成本;另外,行业制度的完善使经营资料得以整合,各行业内部的管理成本降低,部分种类消费金融的运营成本降低,利润最大化也会得以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背景的发展特征给消费金融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同时,互联网金融本身的发展问题,也对消费金融提出挑战。这些发展契机和挑战共同决定了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消费金融必须要尊重互联网金融规律,强化自身,才能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实现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晓文.浅谈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108-109.

[2]赵卫华.互联网背景下消费金融发展新趋势及监管探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6(08):125-126.

猜你喜欢

商家消费金融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国内消费
商家出售假冒商品,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新消费ABC
P2P金融解读
易淘食进驻百度钱包中小商家盼低费率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