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2017-07-12徐风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兴趣培养

徐风杰

[摘要]自主探究能力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求的意识,自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特征,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及需求,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 自主探究 兴趣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71-02

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也是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获取各种知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自主探究氛围

教师要想在课堂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兴趣,首先就要努力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产生灵感火花,研究、创新的必要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乐于展现自我,确保自主探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找准切入点加以点拔引导,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他们充分表达各自的见解;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开展一些表演、游戏、现场答辩等活动,以此搭建探究平台;也可以让学生展示自主探究的成果,交流探究体会。通过这些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让学生表达出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从而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如在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时,为了深化学生对主题的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让学生围绕在第七、八自然段中出现的“美好的东西”,思考其所指代的意义,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感悟爱的真谛,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创造。

二、巧妙设疑.激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问题是推动探索的原动力,是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辅助手段。对于相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有的教师采取的是就题论题、机械传授、照本宣科,往往是讲得很详细,出力不少,但教学效果不佳。有经验的教师则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情境,用问题组成能力主线,课堂效果显著提高。巧妙提问的目的在于,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激起寻根究底的愿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板书课题后,我引导学生:“看到课题,你能想出什么问题?试试看谁提的问题最多最妙!”学生兴致勃勃地思考后,纷纷举手回答:①谁飞夺泸定桥?②在什么时候飞夺泸定桥?③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④飞夺泸定桥时有无遇到什么困难?⑤飞夺泸定桥的结果如何?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到黑板上,接着,让学生边听录音,边思考上述问题。听读完,合上书,再提问学生上述问题,学生能回答的我就擦去,最后剩下③④两个问题,学生无法回答或回答不准确。这是这篇课文阅读的重点,也是学习目标之二了。由于这两个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说明学生对这两个问题感兴趣。因此,当进入到这两个问题的学习时,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十分浓厚。

三、重视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例如我在阅读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而是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价,“读得有感情,把作者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我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我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另外,我还特别注意鼓励学困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四、引导反思,培养学生探究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某一教学环节结束的间歇,教师应针对学生存在的疑点、障碍,适时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通过品悟,弄清问题的实质,使理性的探究思维得到延展。

例如,我在教学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过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时,质疑:句中第一个“幸福”指什么?第二个“幸福”指什么?透过这两个“幸福”,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纷纷进行讨论,通过反复品悟,师生共同交流补正,总结出:句中第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的时候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指小女孩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境中死去的。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透过这两个“幸福”,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的强烈的不满。再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在指导学生理解“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中“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含义时,重点引导学生从渔夫和桑娜勤勞、善良的品格出发,结合全文加以理解。学生通过反思,知道“我们总能熬过去”的意思是“一定能度过艰难的日子,家里虽穷,又增加了两个孩子,但能熬过去”,表现了穷人敢于面对困难,有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这样,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品读研究,逐步排除学习中的疑点、障碍,最后使问题越辩越明,使理性的探究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总之,语文教学工作犹如一门艺术。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兴趣培养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