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平县龙江亭铜矿床成因类型及远景分析
2017-07-12谢家松
谢家松
摘 要:武平龙江亭铜矿床矿体多赋存于细粒和中细粒花岗岩的构造裂隙中,主要呈现出脉状、透镜状。矿床围岩蚀变强烈。在形成时间上具多期性、空间分布上具一定分带性。结合岩浆演化等特征表明,成矿作用与中酸性含矿岩体关系密切。
关键词:龙江亭铜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床成因;远景评价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1.区域地质背景
龙江亭矿区地处闽西南地处华南褶皱系东部,闽西南晚古生代坳陷之西南侧,云霄—上杭深大断裂带与宣和复式背斜南西倾伏端的交汇部位。矿床赋存于紫金山复式花岗岩体内。
2.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区内地层较单一,自老至新有(如图1所示):
震旦系下统楼子坝群下段(Z1lza):浅变质的浅海相细碎屑岩建造。
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群下组(K1sh):由火山喷发沉积相与喷溢相两个韵律构成的火山旋回。
第四系(Q):残坡积及少量冲、洪积堆积物。
2.2 构造
褶皱: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南部出露白垩系地层属于悦洋银矿构造洼地盖层,倾向南西、缓倾角单斜地层。
构造:矿区断裂发育,区内主要断裂有3条,编号F1、F2、F3。其中F2断裂出露规模大、横贯整个矿区,是矿区最重要的导矿构造,龙江亭矿区矿体均分布在该断裂上盘。
2.3 岩浆岩
岩浆岩在矿区分布范围最广,与矿化关系最密切。形成时代为燕山早期与晚期。
侵入岩:以燕山早期紫金山复式岩体为代表,呈岩舌、岩株状产出,是矿区主要赋矿围岩。主要有碎裂似斑状花岗岩(γ52 (3)c1)、中细粒花岗岩(γ52 (3)c2)、细粒花岗岩(γ52 (3)d)。
复式侵入体的特征与紫金山地区该岩体的总体特征基本相似,全岩遭受中低温热液蚀变是该地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本区最主要的含矿围岩。
次火山岩:存在有种类较多的次火山岩,以不规则的岩枝或者岩脉产出。有英安玢岩及隐爆碎屑岩。英安玢岩与成矿有密切成因联系。
3.矿床地质特征
圈定的矿体共有23个,矿体多受北西向构造控制,基本上以平行的脉状、透镜状分布。
3.1 矿体形态特征
矿体多均属于隐伏矿体,且为小到中型规模。走向大约为北西340°,较平缓,倾角20°~30°向北东方向倾斜。矿体中,最长的大概为409m,一般长度为281m~382m,倾向延伸最大为439m,倾向延伸一般范围为298m~366m。
主要矿体真厚度平均3.82m~11.80m,单工程矿体最大厚度53.02m(1号矿体)。
3.2 矿石质量
矿石矿物成分:矿石由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
金属矿物以黄铜矿为主,次为硫砷铜矿、蓝辉铜矿等;脉石矿物由石英、地开石、绢云母、明矾石、水云母等组成。
铜矿石品位较贫,平均品位为0.84%;一般为0.58%~ 1.44%,最高2.28%,单样最高品位8.79%。除主元素铜外,伴生有可供综合利用的金,银、镓等有益组份。
主要矿石矿物特征
黄铜矿:为矿区最主要的铜矿物,分布普遍,分布于透明矿物及黄铁矿脉中,金属光泽,具浅铜黄色、铜黄色、带金红的深铜黄色和翠绿色4种。
斑铜矿:常呈红、蓝、紫红等锖色,金属光泽,多呈他形粒状、粒径一般0.004mm~0.25mm。
蓝辉铜矿:主要分布于黄铁矿间隙中,手标本上呈钢灰一铁灰色,金属光泽较暗淡。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结构类型有他形晶粒结构、交代充填结构、半自形晶粒结构等。
矿石构造:以角砾状构造、细脉状构造为主,次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
3.3 矿石类型
本矿床矿石均属硫化铜矿石。可分为:铜矿石(占矿石总量的99.4%)、铜金矿石、铜银矿石、铜铅锌矿石、铜铅锌银矿石等类型。
3.4 围岩蚀变
蚀变类型:岩石热液交代蚀变甚强,常见且主要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地开石化、绢云母化、水云母化,次为绿泥石化、叶蜡石化、碳酸盐化,地表以高岭土化常见。在形成上和空间分布上具多期性和分带性的特点,与成矿具密切的关系。
蚀变分带:从地表往深部划分为石英——地开石——绢云母化带,石英——水云母化带二个组合蚀变带。
蚀变与成矿:铜矿化主要分布于中-上部的石英-地开石绢云母化带中。上部铜矿为斑铜矿、蓝辉铜矿;中部为斑铜矿、黄铁矿、黄铜矿;下部以黄铁矿、黄铜矿为主要特征。石英——水云母化带则很少见矿化。
4.矿床成因探讨
4.1 控矿因素
初步认为,控制本矿床的主要因素有:
(1)构造因素:含矿围岩的分布及矿带,矿体、矿脉都明显受构造控制。早期北东向断裂控制了含矿围岩及矿带的展布,北西向断裂控制了矿体的分布及产状,而不规则的裂隙构造则提供了矿液充填的空间。
(2)岩性因素:岩性是控制本矿床的一个重要因素。铜矿主要产于细粒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分布区。
(3)次火山岩因素:虽然直接产于次火山岩中的铜矿甚少,但多期次的次火山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热源和矿液运移的通道。
(4)蚀变因素:早期的面型蚀变的主要作用在与对矿床早期铜的活化、转移和富集,但是晚期的蚀变主要决定矿体、矿脉,是矿床成矿的前奏蚀交。
4.2 矿床成因
现有资料表明:本矿床具多期多阶段成矿的特点,初步认为可划分为斑岩、热液两个成矿期。斑岩型成矿期主要发生于燕山晚期本区引爆作用之前,形成蚀变强度大且分布面广,主要以地开石化、硅化、水云母化、绢云母化的全岩性面型蚀变,在这也过程当中,热液中携带的有益组分及邻近岩体地层中被活化的成礦物质在有利的岩性和有利的部位进行初始的富集。紧接着,在热液成矿期,深部的有益组分随火山及次火山期后的热液,沿火山或次火山通道及构造薄弱部位向上迁移,并沿构造破碎带及旁侧的裂隙、节理进行充填和交代,最终形成以呈脉状充填为主的铜矿化。
鉴于上述认识,初步认为本矿床的成因早期为斑岩型,晚期为浅成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即叠加型铜矿床。
5.远景评价
本区含矿围岩一般在200m以下分布,成矿的有利区段较小,初步证实矿床为一小型铜矿床。从目前未控制的几个地段看:东部汀江河床中见地表规模最大的北西向硅化破碎带,并有多处铜矿化显示,其倾向延伸方向的汀江河北东部有较好的前景;ZK001、ZK701以北地表分布较好的Cu、Au、Ag等多种元素化探异常,且构造发育,蚀变较强,并已发现有铜的次生氧化物,预测氧化带下部有铜矿体的存在。综上所述,在现矿区控制范围内矿床规模仅是小型,若包括南部大片火山岩出露区及汀江河东部凹上一带,则矿床规模有突破中型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姚金炎,彭振安.福建上杭紫金山铜金矿床地质简介[J].矿山与地质,199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