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专业教学的多元化路径研究

2017-07-12侯忆皓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多元化

【摘 要】本文分析艺术院校中传统钢琴教学的培养模式,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从师资和教材的多元化等方面探索以课题群团队的研究、教学形式,实现钢琴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突破,丰富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达到科研教学一体化、多元化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学院 钢琴专业 教学手段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175-02

一、传统钢琴教学培养的模式

钢琴演奏是地方艺术院校音乐专业方向的传统学科,其普及和应用面最广。地方艺术院校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除了钢琴演奏主修课外,还需要学习音乐基础理论、音乐基础技能、音乐教育等相关课程。多年来,钢琴演奏专业是以演奏钢琴为主要职业目标的钢琴学习,培养的是“专业钢琴表演性人才”。在教学上强调技术手段和艺术修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合奏能力与独奏能力。根据钢琴演奏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按照“专业钢琴表演性人才”的要求,设置“键盘艺术史”“钢琴教学法”“ 钢琴文献”“钢琴伴奏实践”等课程,为使学生积累大量的钢琴文献,演奏曲目库中多以西方钢琴作品为主。主科教学采取个别授课制,即专业教师负责制,个别课是钢琴技巧训练和钢琴文献的演奏课,主课教师首先参照本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曲目、进度、标准,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并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严格科学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和钢琴文献的演绎指教。

中国的钢琴教学模式直接承袭了西方钢琴的教学模式,百余年来专业教师负责制和西方钢琴教材的运用一直是传统钢琴教学的特色。在当代中国,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一,传统的钢琴演奏专业是专业教师负责制,采用“一对一”的个体教学模式。即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形象直观地传授技巧,准确及时地纠正错误,是解决技术学习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艺术个性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实施多年,并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教材体系,从而使这种模式不可替代并长期沿袭。这种个体式、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误区和弊端,如门户之见、过分依赖教师的个人能力与经验,容易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够全面。其二,传统的钢琴教学一直使用西方的钢琴文献为主要教材,中国钢琴曲仅仅是补充教材,广西钢琴作品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教学导致钢琴演奏技能与表现地方作品的脱节。基于此,地方艺术院校钢琴教学的多元化路径实践势在必行。

二、钢琴教学多元化路径的教学理念

钢琴教学的多元化教学理念,肯定西方钢琴演奏技术来表现地方钢琴文献的教学思路,通过整合钢琴演奏、钢琴教学、地方作曲家等资源,完善钢琴演奏学科专业课程群和建设广西钢琴作品教材,形成钢琴演奏者和钢琴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梯队建设,围绕钢琴教师队伍、高层次钢琴演奏人才、地方钢琴教材的建设,建立钢琴教学的多元化路径,进一步丰富钢琴教学的手段,完善钢琴教學体系和人才培养。同时也是钢琴艺术民族化、本土化探索过程中的教学实践,是钢琴艺术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尝试。广西艺术学院钢琴教学多元化路径实践是依托地方性艺术院校的特点及学校所设的钢琴课的特点而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在钢琴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就是希望突破艺术院校中钢琴演奏课的个别课授课形式、教师单个负责制、重经验指导技能操作的教学模式和仅以西方钢琴作品为文本的教学手段,以课题群团队的研究、教学形式,实现钢琴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成为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三、钢琴教学多元化教学路径

(一)师资的多元化

1.多学派教师共同执教。教师学缘丰富是钢琴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钢琴是西方舶来品、乐器之王,钢琴教学为传统学科,钢琴学派林立。广西艺术学院主要利用教师的不同学缘,以课题团队建设的形式,直观地带动教师和学生吸收世界先进教学理念以规范、丰富学院钢琴专业教学。同时,合理利用教师特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拓展钢琴演奏教学的领域。结合钢琴教学的特点,学校老师实施了多流派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例如:国家公派留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毕丽君老师主持的教改课题“俄罗斯钢琴学派教学理念与演奏风格的研究与实践”,学成于法国的室内乐演奏博士梁旻昱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法国当代钢琴作品研究”“钢琴室内乐演奏教学研究”等。课题的汇报音乐会都是在主课教师的个别授课基础上,加入课题团队教学模式完成的。因此,通过课题团队的合作,参与的教师能够学习不同钢琴学派的教学理念及不同地域文化的审美诠释;参与的学生享受到在自己专业主课教师教学的基础上接受课题主持教师的指导,例如在留法博士梁旻昱主持的“法国当代钢琴作品研究”课题中,学生演奏法国印象派德彪西的作品,不仅接受参与教师的指导,还能得到法国学派造诣颇深的梁旻昱老师的指导。这样的课题研究成果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成果展示音乐会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平台,同时也提供教师和学生自我提升与横向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团队中的教师和学生在钢琴教学与演奏技能上共同提升。

2.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广西艺术学院是全国艺术门类较为齐全的艺术院校,有利于钢琴演奏教学与其他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将多感官、多形式、跨学科的多元审美教育模式引入钢琴演奏专业教学中。侯忆皓主持的省级教改课题“钢琴教学对视觉艺术的联觉研究与实践”和余立主持的课题“山水画意境对中国钢琴演奏家内在影响的研究”,参与成员就有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师;李俊主持的教改课题“综合音乐感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参与成员包括钢琴教师、音乐基础理论教师、音乐教学法教师;赵宇主持的教改课题“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与双排键电子器的研究与实践”,参与的成员是钢琴教师与双排键电子琴教师。这种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不仅拓宽艺术认知的领域,还能借鉴不同门类的艺术表现手段丰富钢琴语言的诠释。如视觉艺术的具象与钢琴音乐的抽象艺术相结合,声乐歌唱气息、舞蹈律动、民族乐器表现手法等都对钢琴艺术的诠释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另外,还可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引导学生观看画展和舞蹈展演,听取其他学科专家讲座,选修其他艺术门类课程等多种途径,对美术、建筑、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艺术空间,帮助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形式理解审美对象的结构构成和艺术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感受能力和审美水平,使学生逐步建立全面、开放的艺术观和具有个性的审美观。

(二)教材的多元化

1.传统教材的使用与教学研究。具体如下:

首先,钢琴作为西洋乐器之王而盛传了三百多年,传统钢琴教材已是系统化、体系化的西方钢琴文献,并且作品量浩如烟海,学派林立,因此,使用和钻研传统教材是学科教学质量的保证。在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师对传统教材的研究方面,都在做进一步的完善工作并获得大量研究成果。如论文《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88乐队部分的演奏技术》《贝多芬音乐与西方文学的内在联系》《析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李斯特改编威尔第歌剧〈埃尔南尼〉演奏分析》等几十篇都是使用传统教材的研究成果。

其次,创建钢琴教学课程群。围绕原来“钢琴技能独奏”主课,建立“钢琴教学法”“钢琴文献研究”“西方钢琴艺术史”“俄罗斯音乐概览课程”“近现代钢琴作品赏析”等专业课程群,完善钢琴学科的建设,更好地作用于技能教学,为规范弹奏技术、掌握艰深技巧、准确诠释文化内涵提供科学、客观依据。近几年来,项目团队成员与所教学生的专业能力上也空前提升,在金钟奖、小金钟奖、全国高校音乐教育钢琴比赛等重大赛事及省部级以上的钢琴专业比赛上获奖上百人次。

2.地方教材的建设与演绎研究。广西艺术学院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在推广与传承地方民族文化方面,钢琴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要利用其受众面最广优势担起责任,还要建立具有广西艺术学院区域特色的钢琴演奏教学品牌,凸显钢琴演奏专业建设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教学特色。因此,项目实践重点即为建立广西钢琴作品教材库,并从演奏艺术的角度对广西民族特性钢琴作品专门的整体研究。

首先,建立广西钢琴作品教材库。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建立以广西世居民族的整体概貌为主要内容的广西钢琴作品教材库。分两步走,一是整理现有广西钢琴作品,梳理出经过时间与市场检验的优秀作品。二是对缺失或较少民族题材的作品通過向学院的作曲教师约稿填补空白。这些作品也已在文化部与广西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东盟‘红铜鼓——艺术教育展演”、广西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东盟音乐周”上有不俗的表现。由此带动钢琴系与作曲系的合作,形成科研—创作—教学一体化。教材库的作品收集求达顾全广西区域各民族,作品创作者也呈现老、中、青年龄结构,作曲技法多样化。这些作品不是单纯的广西传统音乐的改编曲,还是广西传统音乐形态特征的体现,是广西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的艺术化映现,这些作品集中展现了广西各民族的精神内涵及民族神韵,揭示了钢琴作品中广西民族音乐的特征。

其次,撰写广西钢琴文献演奏研究。在广西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作品本体及其特征和形成这些特征的背景与原因,并将演奏技法与民族风格进行实质性的研究,拓展钢琴的表现方式与手法,探索模拟民间音乐音响、诠释广西民族特色及其文化内涵的演奏技法并及时在教学中实践。培养熟练掌握多种流派钢琴演奏技巧,并能娴熟地将其运用在地方钢琴作品中的高层次钢琴演奏人才,更好地文化服务广西。如2016年中国—东盟“红铜鼓”艺术教育展演中学校研究生演奏吕军辉的创编作品《水族端节》获得优秀作品奖;在中国—东盟音乐周上,丁铃创作的毛南族作品《花竹帽》、邱玉兰创作的水族作品《水上船歌》等,大受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赞誉。广西钢琴作品演奏正在逐渐登上广西各地舞台,发挥钢琴在音域、音响、层次、音乐组织等多方面的表现特点,赋予原生民歌、民族文化更丰富、更易传播的生命力。

总之,广西艺术学院钢琴专业教学改革依据地域文化特色与学院的专业特色,以师资与教材的多元化为路径,滋生出体现地域与学科专业特色的课题群,形成以研促教,以教促研,使整个学科良性发展、快速提升的局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艺术实践活动与音乐比赛成果及培养的钢琴专业人才,不断增加广西地方钢琴作品为教材,钻研诠释本土钢琴作品的韵味。同时,张扬地区教学特色,弘扬本土文化特色资源与地域文化品牌建设相结合,整合教师资源进行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现钢琴教学的本土化,凸显钢琴演奏专业建设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教学特色。

【作者简介】侯忆皓(1970— ),女,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副教授。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教学和管理层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思考分析
如何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