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17-07-12宋倩倩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立体化教材构建互联网+

【摘 要】本文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形成时效性强、情境性突出的教学模式及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实现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并选取一个教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的教学实例,从课前的线上学习、课堂的线下教学、课后学习等方面探索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 立体化教材 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144-03

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畏难情绪较重,在通用英语能力较弱的前提下开展专业英语教学,往往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突出的外语教学难题,可以构建基于“互联网+”立体化特色教材的“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实时性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互联网融入外语教学中,也就是依托电脑、手机APP开展外语教学,同时设法将外语教学内容鲜活化,立体化课本内容的取材源于身边,来自校园。由于立足校园,学生学了就会看到身边同样的情境,学了就能用,下课后就能回归到真正的情境学习中,同时利用互联网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和语言使用面。

一、混合式英语教学体系概述

(一)混合式英语教学体系的构成。混合式英语教学(Blending English Learning),就是将现代化的网络学习模式及传统的面对面的教授模式相结合的新型教学体系。网络教学的内容在混合式英语教学体系中所要求占的比例为30%-50%,这样既能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引导、掌控和监察整个教学过程,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混合式英语教学体系的优势。传统英语教学体系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往往将英语教学偏道为“满堂灌”,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满堂灌”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实用性收效甚微。而混合式英语教学体系,则通过视频、音频、PPT课件等内容最大化地丰富教学内容,教师由主导者转为引导者,学生由聆听者转为参与者,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留出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和课后检测的时间,很好地规避了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导致的部分学生课堂上跟不上进度、部分学生又认为教授内容过于简单的弊端;教学评价上,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从繁复而单一的评价模式转变为网络化的自动计算模式,也利于学生随时查看自己的成绩,有目标性计划性地提高最终成绩,摆脱期考成绩一言堂的传统评价弊端。

(三)混合式教学体系的基础。混合式教学体系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一般而言,需要首先将因特网、校园网、移动平台等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作为教学体系实施的平台,再相应地配套立体化的教材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结合网上自学与面对面授课两种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多形式多渠道的教学手段全面激发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二、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在解决技术支持平台这一基础之上,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立体化教材是否可以依托互联网的使用从而鲜活起来,也就是将“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框架确立起来。这两部分内容的结合,需要以下五个步骤逐一配合,缺一不可。

(一)重组教学内容。立足校园,从身边取材,秉承一个原则,即教材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处处能学”這一学习目标。确保教学资源的时效性,现实性及可用性。基于此,高职院校确定采用混合式英语教学体系后,采用自编教材是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行之路。通过广泛调研及深入实践,确定教材的可选择教学资源、教学图片,即取材方向及具体教学内容,配套跟上微课、视频、PPT课件等,相关材料必须考虑到信息化的技术含量。

(二)形成立体化教材。架构立体化教材的框架,基于立体化教材框架,形成系列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进而形成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立体化教材。

(三)融合互联网技术的教学实践检验。有了鲜活的立体化教材框架,互联网这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立体化教材的深入融合,是为了实现“时时可学”这一学习目标。确保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形成可用的教学资源,确保学生只要有互联网接入,就能实时学习课本上的鲜活知识。

(四)架构科学合理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评价方法。传统高职英语教学中,通常采用“期考成绩”一言堂的评价模式,无法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平时学习效果,而期考成绩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语言实际掌握能力和使用能力。而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在每个单元中都设置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获得平时考核分,结合期考的在线模拟,可以很好地实现“过程+期末”的双考核模式,又由于采用了信息化平台,所有的考核成绩都能系统自动生成,规避了教师工作量大增的弊端,这也更利于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推广。

(五)形成专业英语与通用英语的无缝衔接。在通用英语教学形成特定模式,并且形成符合职业化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及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专业英语课程的框架。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一味追求专业英语教学,只能导致无趣的课堂,师生彼此都找不到教与学的乐趣与意义。因此,在稳固通用英语教学之后,再采用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无缝衔接,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选择上的冲突。

经过以上五个步骤,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框架才能逐步搭建起来。

三、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实施条件

第一,在主打基于“职业化”特色教学的高职院校,通过立足身边,以校内皆课堂为出发点,打造“基础英语+专业英语”的立体化高职英语特色教材,进一步促进通用英语课程设置与专业知识学习之间的有效互补,形成高职院校特色鲜活的立体化教材,之后形成系列评价体系及新颖可用的教学模式。

第二,切实提高学生实用英语能力,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及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摆脱“学了没处用”的尴尬,实现边学边操练、边学边用、边学边记;真正将课本所学融于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外语词汇的积累,英语能力的提升。

第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环境困境还在于很多的学校无法实现高速网络全面覆盖。而“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学校全面覆盖高速无线WiFi,便于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点击学习平台进行提前预复习。其次,学校需要有一定量的云教室,可以保证没有手机或电脑的学生,有电脑可用有网络可辅助。以上教学条件看似复杂,但建构起来之后将使学生永久受益,且才能真正符合课程的“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要求。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要推广“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教学队伍建设的推进无疑成为重中之重。大部分的高职英语教师是单纯的语言教学工作者,本身就缺乏相关的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操作水平。要实现教师团队的角色转换,必须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一是弥补信息技术知识。教学平台的编辑、教学视频的导入、微课的制作等各方面的内容,都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及相关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从教学体系设置的推进方式而言,开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式,多渠道多次数多方面地提升教师技术能力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有利于混合式教学体系初期教师的角色转换。

二是教学管理层的鼓励机制。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教师队伍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在岗再培训的过程,因此这一教学体系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且不能一劳永逸,因为世界是变化的,内容是变化的,互联网的更新之快也要求混合式高职英语体系的不断更新。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初期,应适当减免教师在其他方面的工作量,同时提高混合式课程教学的薪酬。多途径多管道地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专业技能加上自身语言教学能力及专业知识能力的整合,进而最终实现混合式教学队伍的角色确定。

三是更新教师队伍的创新理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独自承担自己负责课程的设计和教授,而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建立则要求教师本身也混合式,不能再独自设计,必须建立起“教师+教师”及“教师+学生”的混合式教学组合,明白和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喜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力所能及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效果。在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中依赖于教师队伍的理念创新。

四、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课堂实践

在把握了以上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及实施条件之后,笔者选取一个教学对象为在校大学一年级的教学实例,探索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職英语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的线上学习。第一单元为“我们的大学”,教师提前把教学单元中介绍自己大学的文化背景视频、课文中涉及的单词、对话段落及精读段落的相关音频均放在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点击网站的形式,登录本学习平台,通过看视频了解单元的文化背景(每段视频的长度不超过3分钟,且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目的在于学生不看课文即可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听音频在课前完成听力作业(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听5-8遍,直到完成作业;基础好的学生1次就能完成作业,这在无形中实现了分层教学,规避了课堂上每段听力放3遍的规律,最大限度上照顾了大部分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需求)。学生的登录在平台中均由后台数据记录,因此如果有学生完全不点击平台,最后的分数统计上将一定会显示出来,这在客观上,“无形”的督促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课前预习。

(二)课堂教学(线下教学)。学生在完成教师的线上作业后,带着立体化教材来到课堂,教师面对面地介绍课文内容,第一次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梳理平台内容,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出平台涉及的单词。将传统教学中安排的播放视频、音频的时间,转化成混合式教学中面对面带着读、面对面带着练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挑战感,而不是单纯被动地听。在保证了教学时间的基础上,将外语课程转变为“操练课”,既符合外语教学规律,也符合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三)课后学习。课后,学生将在平台上看到本单元授课涉及的所有教学PPT,课堂上没有听懂的学生可以自行下载对照课文进行翻译练习。仍有困惑的地方,学生可以登录平台中的答疑板块发帖子,教师轮番在线答疑,这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受到重视。网络答疑的模式也是现代学生比较青睐的学习方式,当然被评为精华帖的学生,还将获得额外的加分,这些工作量也都由后台数据全程掌控,不会大量的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同时,由于立体化教材是围绕着身边的校园情形编写的,学生在课后目所及之处都能看到课文的教学影子,遇到不明白之处,又能及时地通过手机点击平台,即刻获得答疑。

通过以上一个单元的实际教学展示,可见,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是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也能最大限度上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操练化和职业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语言的操练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校园意识和人文意识,真正多方位地实现高职外语教学的定位。

五、结语及展望

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对技术平台要求较高,后期还需要配套跟上自编教材,以及与自编教材配套的微课、视频、PPT课件等,为实现效果的最大化,移动客户端的开发和使用也是必须开拓的一种课前课后学习的新型渠道,课程评价体系的确立必须既能够合理、合乎学生学习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技能掌握,这些都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并非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式,相反,它是一个极具融合性的教学体系,环环相扣就能够取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总体而言,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是未来的在线学习的趋势要求,不过其现阶段的探索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构建、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6)

[3]徐岩.“教学做”一体化高职教学模式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1(13)

[4]徐友良,肖鹏.论多媒体教材与立体化教材的概念及分类[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4)

【作者简介】宋倩倩(1983— ),女,山东单县人,硕士,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职英语教学。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立体化教材构建互联网+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内容优化及教材建设的实践
丰富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内容的对策
工程图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