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商务英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索
2017-07-12颜健生
【摘 要】本文分析“互联网+”为商务英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基于“互联网+”背景,从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探索培养既具备良好英语基础,又懂全球速卖通平台操作的商务英语跨境电商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 跨境电商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107-02
当今,伴随经济全球化来临,互联网、物流网建设加快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跨境电商业务获得了迅猛发展。跨境电商的兴起为商务英语电商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既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又能熟练操作跨境电商平台的人才备受青睐。因此,以创新教育为契机,以实际应用为宗旨,依托“互联网+”来探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一、“互联网+”为商务英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带来机遇
跨境电子商务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研发网上银行、网上支付以来,世界其他国家都积极开发互联网金融业务和在线购物平台,目的是节约成本以及实现全球贸易的快捷便利化。到目前为止,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买遍全球和卖遍全球基本都能实现。
国内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是2012年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2014年李克强总理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紧接着2015年,他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对经济社会的创新提出了建议和看法。同年10月,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吉林大学进行,有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高校的170支团队参赛,足见我国对“互联网+”时代到来的重视。
“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企业销售商品的模式,由传统的企业寻求外贸代理销货转为直接通过互联网来连接和协调各类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服务,主要包含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物流服务、跨境支付服务、贸易流程服务以及跨境衍生服务。这些外贸活动为商务英语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因此,探索商务英语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義。一是它符合我国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改革方向;二是它可以暂缓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供应不足的矛盾;三是它与目前我国大力扶持和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相一致。
二、“互联网+”背景下商务英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途径
(一)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互联网+”呼唤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的改变,快速推动教育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互联网+”改变了各类教学要素资源配置的方式,为教育资源的重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也为企业联合高校开展产品研发、人才储备、产品销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多元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开始培育生长。
1.“厂中校”模式。面对卖家和买家之间能实现“卖全球”和“买全球”的大趋势,企业纷纷加盟阿里巴巴,注册账号,利用国际B2C跨境电商平台之速卖通、亚马逊、eBay、Wish、兰亭集势、敦煌等来进行外贸销售服务,由此带来了跨境电商人才的巨大缺口。而要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跨境电商业务员,必须走产教融合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实现“厂中校”的培育机制,把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搬到企业。由于商务英语跨境电商教学需要有速卖通平台和账号,因此,校企联合后,原来学校与企业的“一对一”关系变为“一对多”的关系,学生可以借助企业账号进行跨境电商实操,合理分配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从而构建起校企合作培养的新模式,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快速融入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厂中校”模式既可以加大在校外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平台的力度,又可以解决校内实验资源和实训场所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育和发展。
2.“校中厂”模式。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不可或缺。允许企业进驻校园,让学生直接在企业中进行孵化是商务英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另一条有效途径。本着互利共赢原则,利用“互联网+外贸”平台,与企业直接签订合作协议,在校内共建实训实践基地,为企业代销产品;或者采取订单式培养,由企业挑选学生,组建外贸销售团队,通过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与培训快速培养既有一定英语基础,又有跨境电商实操经验的优秀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满足企业人才所需。利用“校中厂”作为孵化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首选。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商务英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完全可以通过合作引入企业的销售平台来解决学校实训实习场地之缺,把工厂的一部分外贸业务搬进校园,让学生在“校中厂”中得到孵化,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为学校和企业带来利益,还为企业储备了人才。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按照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商务英语应该培养适合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国内经济新常态下能够胜任跨国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层次包括应用型和研究型两种。但由于国际国内市场和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倾向多样化、技术化、信息化,因此商务英语跨境电商人才除了应具备良好的英语功底、创新创业意识外,还必须具有开拓市场、承接业务、参与谈判、处理信息、参与竞争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既然商务英语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以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国际贸易能力为支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具有良好外语沟通能力,懂得国际贸易规则,熟悉外贸流程的复合型人才,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专业特色、在低年级注重英语基础的夯实,在高年级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实操性课程,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为企业、行业提供实用型人才。
1.在课堂教学环节,紧紧围绕“英语+商务”这条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境贸易相关课程知识,构建商务英语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努力达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个要求,并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在有效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培养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
2.在实践教学环节,依托速卖通、亚马逊、eBay、Wish、兰亭集势、敦煌等跨境电商操作平台,在互利互赢的条件下与实企合作,利用企业提供的账号开设跨境电商实操课,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鼓励学生组成跨境电商实操小组利用节假日到企业参与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人才市场与岗位的需要。
3.在考核环节,逐步实现学分互认制度,根据课程性质执行灵活的考试手段。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跨系、跨学院甚至跨校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某些课程。专业知识考试中平台实操应占一定比例,而对于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学生可适当免考相关的课程;对于在校期间为企业作出重大决策和重大贡献的学生可以适当免考部分课程。
(三)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加强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商务英语走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既符合当前的社会需求,又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在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不断融合和国家经济新常态形势下,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互联网+”大赛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特长,体现个性化成长的最佳途径,彰显开放教育的本色。因此,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育要更注重利用“互联网+”大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優势项目,开发适合于与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的创新教育体系。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跨境电商骨干教师素质要具备企业经历与学术经历的双重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发展“互联网+外贸”的基本保障。
1.组建跨境电商教师团队。商务英语“应积极推进教师团队建设,构建鼓励教师参与的激励机制,支持和促进教师跨时空团队的形成发展。可以通过创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课程教学服务体系,推动教师专业化分工和集成化管理,将教学从教师的个体劳动转化为团队合作”。跨境电商教师团队要求教师不仅具备商务英语知识,还要能熟练操作当前的各种电商平台如速卖通、亚马逊等。
2.实施“双师型教师建设工程”。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引导教师积极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是有必要的。专业教师要定期到教育一线或企业生产、经营一线挂职(顶岗),接受培训和参加专业实践、科研开发,进行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训制度,使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具有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此外,积极引进优秀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也是一种举措。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由传统外贸转向利用全球速卖通平台来实现“卖全球”。正是这一范式改变导致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兴起,企业对既懂英语又有速卖通平台实操经验的人才需求旺盛。既然商务英语旨在培养既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又能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一般规律及运行规则的应用型人才,那么,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三个层面来探索商务英语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它符合当今企业和社会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普适性。
【参考文献】
[1]荆全忠,刑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5(9)
【作者简介】颜健生(1968— ),男,江西吉安人,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
(责编 卢 雯)